Connect with us

植根澳大利亞

12 從王賡武教授看植根澳洲(下)

王賡武教授正確指出, 中國的概念根源於孫中山先生創建中華民國。孫中山最初提出革命, 希望推翻清政府, 以「反清復明」為號召。

沒有國家意識的中國人

在經過300多年滿洲人統治的中國大陸, 孫中山沒有得到多少支持, 因為那裏的人只重視自己是來自哪一個省、哪一個巿、哪一個鄉、哪一個姓氏的人。今天你在全世界的唐人街見到的各地會館、同鄉會及宗親會, 正正反映出這一種思想。

來自相近的鄉鎮的華人可以組成聯合的同鄉會, 我們有南番順同鄉會, 有四邑會館, 有五邑會館等, 都顯出華人看重同鄉同族或相隣鄉里的關係, 遠多於國家。

孫中山在海外推銷「反清復明」的概念, 也不成功。當時的華僑社區, 多是來自廣東的人。明朝是他們記憶以外的時代, 而清朝康熙、雍正、乾隆、嘉慶的管治, 正是繁榮盛世。只是到了太平天國之亂之後, 才開始有大批華僑離開中國。清朝的腐敗, 確實是這些華僑所經歷過, 推翻滿清的管治, 也是他們所支持的。另一方面, 這些華僑也令到孫中山修改了他的反動倡議為「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目標很清晰, 重新分配地權是主要推動力。可以見到, 海內外的華人, 都沒有很強的國家意識。

在中華民國成立後, 中華民國承繼了清皇朝的版圖。一下子滿洲、蒙古、新彊及西藏都成為了中國版圖一部份。孫中山提出「五族共和」建構中華民國, 中國人才開始有國家意識。其後日本侵華, 在八年抗戰之中, 確實是令到在中國大陸生活的中國人, 建立了極強的民族主義。二戰勝利後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當時中共推行的是國際主義, 共產黨要求中國人成為世界共產主義的信徒及實踐者, 這和在越南及柬埔寨的共產政權沒有兩樣。可以說, 中國的國家主義在這時期稍為被壓抑了一些。但當中國與蘇聯交惡後, 中國以正宗共產主義繼承者自居, 國家主義與共產主義結合成為今天中國人的主導思想。

在海外的華人, 卻有著不同的發展。海外華人沒有親身經歷中國的政治變動,相反在僑居國家受到壓抑, 不少東南亞華僑都回歸保留中華文化及盼望中國強大。但第二、三代的華僑因為無法回到中國去生活, 不少已融入所居國家, 願意生根在土生土長的多元文化國家之中。

王賡武教授明顯就是這樣的一個華人。

中國為祖國

一直到上世紀六十年代, 海外華僑會以中國為祖國。在西方國家定居的華僑, 不少人融入當地主流社會, 但在東南亞國家的華僑, 卻因當地國家紛紛獨立而在上升中的民族主義中, 覺得被排斥, 變成為與當地主流社會中分隔的少數族群。這些華僑族群盼望中國能強大, 令他們在定居國家的地位提高, 卻又未注意到他們大多在當地國家中, 是擁有最多資源及掌握經濟命脈的一群。因著如此, 華僑在東南亞國家中往往受到排斥, 進而演變成為民族之間的衝突, 直到今天。

中國成為這些華人的祖國, 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 中國文化大革命前, 曾經吸引了不少華人回中國定居。但其後文革期間對華僑的迫害, 卻令不少海外華人對中國持有它戒心。不少海外華人, 大批展開再移民往西方國家, 其中不少也來了澳洲。

可以說, 今天在澳洲的130多萬華人, 有接近一半來自東亞或東南亞國家的華僑, 而有一半來自共產中國改革開放後的兩代人。王賡武教授把中國人、華僑、及華夏民族等概念分開, 對華人植根澳洲, 極具啟發性。

「Chinese」是甚麼?

不少人會向澳洲人稱自己是Chinese。王賡武指出, 這可能是說他們是「華人」(即具備中華文化的人, 沒有說明是來自哪一個國家), 也可以說他們是「中國人」(即他們出生自中國, 為中國國民), 亦可以說他們是「華僑」(即他們是在中國以外出生長大但以中國為祖國的人)。其中可以包括從台灣或香港來的華人, 他們不知自己是否是中國人, 或是不願意視自己為中國人, 卻又被中國政府看成為中國人的人。當然也有一些是中國政府認為是中國出生長大的少數族裔如西藏及新彊維吾爾族的「中國人」, 不過這些「中國人」絕大多數都不承認自己是中國人, 反認為是中國侵略了他們國家, 並迫害他們國家的家人。

除了來自新彊或西藏的Chinese 外, 這些人的共通性是他們都分享著不同程度的中華文化, 可以彼此溝通及認同。他們大多可以用廣東話或普通話交談, 有共通的話題或相似的生活習慣, 就算彼此只能用英語溝通, 他們都可以談及中國及自己的過去。而除了來自中國的「中國人」外, 他們大多都會盼望主動融入澳洲社會, 但又喜歡留在Chinese的安全社交圈之中。

還有的是他們都會有通過擴大這樣的生活圈子而豐富自己生活的性向, 意思是他們會主動或更希望擴大自己的Chinese 生活圈, 結果是Chinese 形成一個鬆散的社交群。

多元的華人融入澳洲

王賡武教授自己也無法融入澳洲, 他對「華人」的研究也沒有提供出路給澳洲的華人如何成為澳洲人。不過, 他對華人背景的研究, 卻給澳洲社會一個可能性, 就是在華人作為極多元化的民族, 在澳洲吸納全世界不同民族, 要建立多元文化國家, 提供了不少認識和經驗。

我相信, 首先澳洲社會要把「華人」與「中國人」分開。 在上週中國總理李強訪問澳洲, 在阿德萊德、坎培拉及柏斯的歡迎者, 絕大部份是來自中國的移民, 並不代表所有的華人。像印度總理莫廸早前訪問澳洲時, 夾道歡迎他的是印度國民而非所有南亞裔澳洲人一樣。澳洲社會若不能分開, 強行把華人看成為中國人, 就會無法令不同華人社群能協調或聯合, 就像要所有華人都支持及認同中國, 就是最大的矛盾。

其次, 澳洲社會要承認華人文化的多元性, 已超越國家。各地華人都會慶祝同一個華人節日, 但新加坡華人慶祝的方式,與中國人不完全相同, 也與越南華人會略有不同, 因此澳洲社會要接受他們不同的表達方式。 在墨爾本慶祝農曆新年, 在史賓威的方式與在威菲利巿的慶祝或是在白馬巿的又不完全一樣, 就說明了華人的多元性。把多元的華人文化推廣, 更勝於把他們看為相同的一群。

第三, 對來自不同地區的華人, 在協助他們融入時, 要調整策略。 在中國來的中國人, 長期在統治者控制資訊下生活, 往往受虛假的新聞資訊影響,並不一定懂得如何取得正確的社會及世界訊息。 澳洲政府要能正視並作出協助, 才可以令他們更主動及容易融入澳洲生活。

最後, 還要感謝秦始皇統一了中國的文字, 澳洲政府要提昇澳洲華文媒體質素, 藉著中文媒體來幫助華人移民融入澳洲。不管來自不同地區的華人, 只要懂得中文, 都可以通過它來溝通。不管是文字、聲音或影像, 即是通過刊物、電台、電視、電影、互聯網視頻等, 都可以用來彼此溝通。只要澳洲政府願意支持本土華人生產高質素的中文媒體取代來自中國的中文資訊及扶植栍極推動華人融入社會的中文媒體, 就能加快華人成為澳洲人的可能性。

周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