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根澳洲反思
15 疫中生活思考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孔子在論語內對人生的目標、責任及方向的一些教導, 影響了二千多年來在中華大地的人, 成為了社會的基本生活原則, 甚至影響著不少在海外出生的華人。
要思考及探索的問題
修身是指要建立好自己個人品格, 學習生活技能, 管理自己的生活, 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齊家是指影響著自己的家人及親戚朋友, 為社會帶來正面的發展。至於治國, 指的不是今天的國家(春秋時代的國是小封地), 而是指在有共同文化、生活習慣的社區, 承擔社區責任及事務的參與。 平天下就是指參與現代國家的治理。華人移民來到澳洲, 一直以來關心的是修身、齊家及少許的治國吧, 因為大家連華人社區都走不出, 進入不了主流社會。至於國家大事, 澳洲的華人更少關注。近這二十年, 由中國日漸強大, 華人認為中國的事, 就是自己的天下大事, 更是令人摸不著頭腦。從中國來的移民, 不過是利用與中國的關係, 建立自己的事業, 卻不知道同時也走進了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合作、競爭及對奕之中。
新冠疫情改變了這一切。要生活於澳洲, 就要知道在澳洲如何防疫, 及各種防疫政策及措施, 對個人生活、健康、甚至生命安全都有極大影響。由於封城又不能離開澳洲, 所以不少華人都會關心總理及州長們的一言一行, 每時每刻所訂的政策, 概因每一句說話都和自己息息相關。對不少人來說, 這是多年來他們首次關心澳洲政客的所作所為, 無他, 因為知道這些決定與自己日常生活, 有直接影響。
不過政府疫情政策不斷改變, 經過年多的折騰, 到了今天大家要面對人人接種疫苗, 「與病毒共存」的後疫症生活, 相信每一個人都會問及、思考及探索到底要如何生活下去的問題。我相信華人移民無法再過一個澳洲社會與自己無關的生活了。
澳洲真的如此美好嗎?
身邊的一些朋友, 長期聽到中國沒有病毒傳播的消息, 更從朋友傳來消息知到中國有極高的自由, 很嚮往, 動了要回中國或香港的念頭。殊不知中國的朋友不會告知你, 在一旦有個案發生時, 人人要強制檢測及隔離之苦。是的, 有一些澳洲人不合作, 不遵守隔離規則, 令到疫情控制不足, 今天在Delta變種病毒極高傳播能力之下, 悉尼及墨爾本開始爆發。不過在鄉郊地區, 大致上仍能保持不會長期受到影響,生活自是不同。
有人想在澳洲開關後就回到中國去, 亦有一些初來者覺得回到中國更好。因此我們見到在這一、兩年間從中國來的人口出現淨減少, 可以說是難得一見。可能他們真的感受到澳洲不是如斯美好, 移民來此生活受到限制, 寧願回國。也可以說, 這些人來到澳洲, 卻未必享受珍惜澳洲所提供最珍貴的經驗, 我認為就是自由。
是的, 不少人在澳洲過自由自在的生活, 卻不一定覺得這是享受。自由就是有選擇, 因此要去經歷不同事物, 作出選擇。很多中國來的移民,來到澳洲,卻要繼續原來的生活, 不願去嘗試新的經驗。一旦疫情來到,生活受到限制, 就覺得不方便, 寧願放棄有選擇的自由。反正人對限制習慣了, 就不覺得是限制。
我覺得澳洲最美好的, 是人可以享受相當的公平和自由。每一個人不管上智下愚, 都可以有合理的生活, 並且政府絕大部份時間, 都不會干預。從事媒體工作, 我接觸過不少達官貴人, 從來沒有覺得他們是高不可攀, 或是神聖不可侵犯。猶記得有一年訪問前總理John Howard後, 他問我是否要一起合照, 我笑一笑答不必了, 因為作為專業記者, 沒有必要與政客合照吧。不過, 覺得總理願意與記者合照, 表示出他重視我們的專業, 沒有把自己看為高高在上。不過, 我們所提出的觀點或建議, 政客也不一定會重視, 這倒卻是事實。在社會中, 大家都有自己的角色, 所得到的能夠自己用, 這算是相對公平的社會。
至於自由, 只要你沒有所求, 別人或是政府也很難干預你的生活或選擇, 在澳洲(及我來自的香港), 我都享受著自由。不過來自中國的華人, 可能不會這樣想。
中國來的朋友, 大多數不覺察在中國, 自己生活中沒有很多自由。他們往往會認為有一些事情,國家不許做, 總是有它原因, 可以接受的。無它, 中國的愛國教育可能做得很成功, 讓人相信政府已盡力為人民做了很多事, 為國家而放棄一些個人自由, 是合理的要求。不過, 這是否真實, 還是要看每一個人是否知道, 自己放棄了的到底是甚麼, 或是明白自己可以有的是甚麼吧。
要放棄澳洲回中國的朋友, 我覺得是沒有找到澳洲最美好的事物, 可能是否身在福中不知福吧。
不守規則的人
在這些日子, 有一些澳洲人在長期封閉隔離後, 要求政府解除封閉, 上街示威, 聚集人群, 被警察武力驅散。這些上街的人, 認為政府不應該剥奪他們表達意見的自由, 他們認為表達意見的自由, 高於遵守緊急法例進行防疫, 因為他們認為疫症不可怕, 只是政府在欺騙人民。不過, 事實擺在眼前, 病毒的傳播是真實的, 醫生們會告訴你, 今天的Delta 毒株, 只要在極短的時間的接觸, 就可以從一個人身上傳給另外一個人,而可能另外的一個人的生命就受到影響。因此行使個人的自由的同時, 又會影響到別人, 那麼, 要如何取捨呢?
我相信除了他們所選擇的方式外, 人仍有其它的表達自由的方法, 澳洲社會及政府並沒有完全禁止, 所以自由應有的底線, 是不影響別人的生命、安全、及自由為基礎, 這才不是濫用自由。
也有一些宗教人仕, 如有基督教會堅持在隔離下舉行每周崇拜, 也有猶太人偷偷舉行婚禮集會, 或是在宗教節日於會堂聚會慶祝。 對他們來說, 破壞規則進行宗教聚會比防止病毒傳播更為重要。 令人憤怒的, 是有一些參加者竟然是醫生等專業人仕。他們是口說一套, 實際上又做另外一套的偽君子呢, 還是他們連自己所說的都不相信是真的呢?
這些不守規則的人, 被發現後不少都要付出沉重代價, 被罰鉅款往往達$5000以上。不過, 罰款能有多少成效, 讓更多人守規則, 就不可知了。
也有一些政府訂定的規則, 令人不服, 引來非議。如維州政府定出小孩子也不可以在戶外使用公共遊樂場, 因為不少家長藉此聚在一起交談。以取消使用遊樂場,剥奪小孩子遊玩的權利, 來控制人聚集, 明顯是本末倒置, 引來專家們表達措施會帶來小孩子精神健康問題, 結果這措施在輿論壓力下, 草草被取消, 可見媒體在這社會中, 仍可扮演監察政府的角色。
準備後封閉時代
最近新州、維州及聯邦政府, 都以準備向接種疫苗者提供更多自由, 來推動接種疫苗, 相信在11月或12月後, 社會可以回復自由開放。很多人開始準備面對開放後, 經濟消費活動大幅增加。
是的, 長期封閉隔離令到無數小生意陷入困局, 甚至倒閉之中。既然解封有望, 我們算是進入後封閉時代, 我們會回到以前一樣嗎? 我相信不會。
在達到指定疫苗接種率而開放, 只是表明願意接受接種疫苗而減輕病毒可能帶來的影響的人, 達到某一數量, 是政府覺得可以應付得了, 其實並不表示病毒問題解決了。所以大部份的限制措施, 仍會實施。保持社交距離、聚會人數限制或是口罩, 相信在短時間內,還是少不了。不過生意相信可以恢復運作, 不過每一個人仍要極度小心。
所以我們仍會不斷為華人社區, 帶來防疫的最新消息, 盡力與大家一起面對這後封閉時代的挑戰。
周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