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週話題
一個國家領袖是否該有信仰
莫里森的感召
澳洲總理莫里森近日在一個基督教教會會議上表示,他相信,他在艱難的選戰中當選澳洲總理前受到了上帝的召喚。
身為五旬節派基督徒的莫里森說,他在2019年的競選活動中尋找來自上帝的跡象,並在工作中踐行了福音派的 “按手禮 “和祈禱傳統。
莫里森是澳大利亞第一位五旬節教派總理,儘管只有1.1%的澳大利亞人認同該教派,但該教派卻越來越受歡迎。該宗教的傳統包括說方言和在希爾斯通教會(Hillsong)等機構看到的狂喜崇拜儀式。五旬節派是世界上發展最快的宗教派系之一,但在澳大利亞,教堂的出勤率仍在下降。在2016年的人口普查中,該國的一半以上被確定為基督教徒,而50年前為88%。大約30%的人沒有宗教信仰。
儘管莫里森一直對自己的信仰持開放態度,在2019年大選期間邀請記者進入薩瑟蘭郡的Horizon教堂,但總理很少分享有關宗教如何塑造他擔任最高職務的方式的細節。
莫里森當選為澳洲總理時,他的牧師給他的建議是「用上帝放在你手中的東西……做上帝放在你心中的事情」。
在艱難的選戰最後階段,莫里森曾祈求上帝給他顯示一些啟示,他祈禱說,「主啊,你在哪裡,如果可以的話,我想得到提示。」「出現在我面前的是一個雄鷹翱翔的畫面,而且是我能想像到的最大的巨幅畫面……那天我得到的信息是,你必須奔跑才不會疲倦,你必須行走才不會昏倒,你必須像雄鷹一樣張開翅膀,像雄鷹一樣翱翔。」他表示,他和他的妻子非常感激全澳各地基督徒的祈禱和支持。
他在信中說,他被要求在澳大利亞從事「上帝的工作」。他抨擊社交媒體和身份政治的弊端,並從字面上描述將手放在人們身上並為他們祈禱-顯然他們沒有意識到。
明顯地, 莫里森是一個敬虔的信徒, 他確認了自己的從政有著從所信仰的神而來的召命,是完全合理和可以理解的。不過, 這並不表示他在執政時, 所作是每一項決定, 必然是由他信仰所推動。沒有人相信任何基督徒到那裏吃飯,作任何事都是神替他作的決定, 或是都要尋問所信仰的神。但是, 在莫里森帶領聯盟黨政府,作出各項政策時, 信仰如何影響著他, 卻是值得澳洲人及支持他的人所關注。
國家元首擁有信仰
澳洲接納多元文化政策, 並且容許每一個人有宗教自由, 這意味著任何宗教, 都沒有法律依據, 去按信仰來管治澳洲。就算總理有其個人信仰, 在立法及施政時, 他不能以個人信仰來作為理據, 支持所推出的政策。
不過, 一個國家的領袖有信仰,其實還有另外一種情況,就是國家在法律上, 規定了他們有統一的信仰。
在社會主義國家中,國家元首及管治階層都有統一的信仰, 並且要求以這信仰來管治國家。社會主義國家中那些長期實行共產黨一黨執政,並信仰馬克思列寧主義及其衍生理論的國家又被稱為「共產主義國家」,即「狹義的社會主義國家」,其中4個以共產黨為法定執政黨,即中華人民共和國、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和古巴共和國。像這樣的國家元首都有自己統一的信仰,即信仰馬克思列寧主義,這樣的信仰是無可厚非的。
另外的國家元首擁有統一信仰的就屬於政教合一的國家了:
梵蒂岡是一個天主教政教合一的國家,在羅馬的教宗是全世界天主教徒的精神領袖,也是梵蒂岡的國家元首。梵蒂岡是一個只有825人的極小國(2019統計), 不過全世界一共有近10億天主教徒,因此梵蒂岡可以說是對人的思想有極大影響力的國家。 那麼, 這國家的領袖,有著與別的領袖不一樣的身份和影響力。
伊朗全名是伊朗伊斯蘭共和國,是伊斯蘭教政教合一的國家。大部分伊朗人信奉伊斯蘭教什葉派,什葉派宗教領袖也同時是伊朗最高領袖,掌控伊朗軍政大權。不過,雖然什葉派最高領袖是伊朗國家領袖,伊朗還會選舉出總統,具體負責管理整個國家。但在不同時期, 這些宗教領袖會扮演著國家領袖的角色。
中國實行共產主義,共產黨在憲法上有著指導及帶國家的角色。西方社會最初只把共產黨看成一個政黨, 但上一任美國總統特朗普的政府, 嘗試把共產黨與中國分開, 明顯是看到了國家領袖與思想領袖身份重叠, 所出現的種種問題。
辯論的聲音
工黨領袖安東尼奧·阿爾巴內塞(Anthony Albanese)在莫里森發表言論後, 提出了反對莫里森被要求從事上帝的工作的想法,並告訴國家廣播電台「上帝在任何政治方面的想法,都沒有運動隊獲勝的想法更受尊重,那是因為神聖干預」。
有人說,莫里森的講話並非針對無神論者或不信教徒。也沒有試圖將他的宗教意願強加於該國。這是一條以激光般精確的目標對準五旬節派的狹窄條子的信息,這些教條組成了福音運動的一小部分但很有影響力的邊緣。莫里森的許多主張,似乎對局外人都很奇怪,具有五旬節世界中那些人所熟悉的更深層的編碼含義。例如,他關於社交媒體和身份政治的警告提醒人們信奉耶穌的至高無上。
不過, 作為總理他的一言一行都會受到整個社會的關注。不錯, 他是在一個基督教會議上發言, 可以說他是在表達他對宗教信仰的看法, 我們不應該用政治宣告或立場來評論。但這發言卻差不多被所有主流媒體所引述並討論, 所以我們是否真的能夠把莫里森的言論, 只看成他的宗教表述呢? 莫里森作為政治人物, 當然明白這情況一定會出現, 所以這也是他個人的一個選擇, 就是冒著爭議, 也要闡釋自己對宗教經驗的體會。在這一點, 莫里森確實是表現了他作為一個信徒的勇氣, 在一個世俗化的社會, 仍堅持信仰在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值得討論的問題
近代社會既是突顯人權和人的平等,強調社會公義和憐恤,上帝就予以回應,其中基督教會的崇拜更是主要的表達和實踐的渠道,讓神的道活現在教會整體的相愛生活與及對社會現象和需要的關懷中。正如莫里森而言,他的禱告,讓神選擇了他作為澳大利亞的總理,那麼到底是神選還是民選呢?
神選,在澳大利亞這樣的多元文化國家中是否會讓民眾不安?當莫里森向自己崇拜的真神做出禱告,神回應了他,那麼其他不同信仰的民眾呢?是證明了其他信仰的「神」不是真神,並不能「顯靈」嗎?那麼這對於澳大利亞社會和諧並不會有積極的意義,相反會造成更多的衝突。在闡述他的信仰時, 莫里森如何平衡其他人的想法, 這有頼於莫里森的智慧。
其次,當莫里森的執政出現偏差時,是誰的責任,是當初「選擇」他的神還是他自己。若是神,神又怎麼會犯錯呢?若是他自己,在神的指引下又怎麼會犯錯呢? 這是他何能要向社會交待清楚的事!在這方面, 莫里森大概要尋求並聽取更多神學家的意見, 因為這已經是一個不容易回答的神學問題。
像政教合一的國家,像社會主義國家,這些國家的建立都是基於同一種信仰,或是在這種信仰下產生的政體。那麼,對於澳大利亞這樣多元文化的國家,國家的總理宣揚自己是通過禱告讓神聽到了自己的聲音,從而被選中成為總理,很容易會引起那些沒有信仰是持不同信仰人士的爭議。
一個國家的總理,可以有自己的信仰,可以宣揚自己的信仰,也可以服務自己信仰的社區,都無可厚非。不過, 在闡釋自己的信仰時, 總理必須尊重每一個國民的信仰,尊重每一張選票, 並且能夠表達出這一種態度。讓不同信仰的人團結起來,讓社會變得和諧,從而創造澳大利亞的發展,這才是人們投票選舉的真實意義, 也是持信仰的從政者所要考量的事。
文/本刊編輯部 圖/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