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週話題
专题:中国向世界发出邀约 开启「一带一路」新航程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即将召开
专题:中国向世界发出邀约 开启「一带一路」新航程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即将召开
文/本刊编辑部
图/
5月14日至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于中国北京举行,届时,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开幕仪式,并发表主题演说和主持领导人圆桌峰会。截至目前,28个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确认与会,参会代表总人数达1200多人。这次论坛将是中国继北京APEC、杭州G20之后举办的又一次重要国际盛会和主场外交,是2013年「一带一路」战略提出以来中国就此召开的规格最高的国际性会议。
参会国家集中于亚非两洲
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在上台后一年(2013年),即提出振兴古丝绸之路的设想,并把它称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今年4月18日,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外媒体吹风会上表示,「一带一路」本质上是一个国际合作的倡议,不是会员俱乐部,而是广泛参与的朋友圈,中国无意为「一带一路」划定明确的地理界限,应当向所有志同道合的国家和地区开放。
「一带一路」战略,一头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另一头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中间广袤的腹地,则是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中、西亚以及非洲地区,经济发展的空间和潜力非常巨大。很多国家看准了这一重大机遇,与中国加强合作往来。该倡议提出近三年多来,已有34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与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政府间合作协议;中老、中泰泛亚铁路网等都已开始建设。
特别是东南亚地区(主要为东盟十国),除新加坡外多为中度发展国家,借助共建「一带一路」项目可以与中国实现互惠共赢。第30届东盟峰会上周刚刚结束,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表示,「一带一路」倡议对东盟国家十分重要,扩大了这一地区的市场规模。同时,南非、埃及、肯尼亚、坦桑尼亚、莫桑比克、埃塞俄比亚等非洲国家纷纷期待同中国对接「一带一路」合作战略,把中国资金、技术、市场、企业、人才和成功发展经验等相对发展优势,同非洲丰富的自然资源、巨大的人口红利和市场潜力紧密结合起来,期待率先从「一带一路」建设中受益,并成为拉动中国和世界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从28个派元首或政府首脑出席此次高峰论坛的国家名单亦可看出,亚非国家占据一半。
西方社会反映冷淡
从今年3月开始,中国政府高级官员开始飞往世界各地签署建设合同,其中包括与沙特阿拉伯签署的650亿美元投资案,修建印度尼西亚雅加达与万隆之间高速铁路的47亿的美元的项目等。4月初,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芬兰期间,促成了高达8亿5千万美元的生物炼制协议。在此次国际峰会——北京本年度最大的政治外交盛事之一举办前,这一系列大手笔背后就是为了创造「一带一路」项目的成功远景。「一带一路」已经成为中国国家领导人习近平的重要执政基石。
近日,美联社文章指出,这场高峰论坛展示的是习近平标志的外交政策倡议,当他将中国定位为一个崛起的外向型的地区国家,以及世界对美国总统特朗普维护美国传统世界领导力的承诺产生质疑之际,峰会被视为对中国国际声望的测量。但是,从目前确认出席峰会的28个国家领导人名单来看,主要来自非洲、中南亚和中东欧,大多数西方国家领导人将不会出席,20国集团中只有六个国家出现在与会名单。亚洲国家中的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发达国家领导人,以及金砖国家中的印度、巴西和南非领导人都不会出席。中外媒体吹风会上,被问及西方主要国家缺席会议,是否代表对中国的羞辱时,王毅表示,高峰论坛以经贸合作为主,不希望被政治化。
目前来看,主要发达西方国家领导人不予参会的原因,可能是国内竞选或对「一带一路」仍持有顾虑。有观点认为,中国推行「一带一路」,本意是要向海外输送中国的过剩产能,并非自由贸易;很多项目缺乏细节和透明度,令分析人士怀疑中国政府对「一带一路」存有更大的政治意图。
由中国倡导成立的亚投行和「一带一路」互为便利,「一带一路」代表着中国经济走出去的大战略,而亚投行则提供了一个钱袋子的保障。很多西方国家如英法德澳韩等美国盟友都选择加入了亚投行,但对「一带一路」始终持观望态度。不难看出,亚投行服务的是亚洲发展中国家巨大的基础设施市场,投资过程中将创造众多商业机会,其中蕴藏的经济利益和影响力不可小视,同时也可减缓美联储连续加息、大量资本回流美国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加入亚投行明显符合西方各国经济利益考虑。但对于概念过于宽泛的「一带一路」计划,不仅缺少具体路线和推动方案,而且未能让西方主要国家从中看到符合其发展的利益所在,这次对参加高峰论坛的冷淡反应恰好印证了此点。现代政治中,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看清楚这一点,中国政府也许不会再「一厢情愿」希冀得到西方社会的无条件支持,而是花更大心力考虑中方能给予的对价。
阻力的多元化
阻力不仅来自于西方主要国家,也来源于中国政府大力拉拢的周边国家。对中国来讲,「一带一路」是一项重要的中、长期国家发展方略,推进过程中也缓解了中国所面对的如产能过剩市场难以消化、获取发展资源、强化国家安全、掌握经贸主导权等迫切和重要的战略问题。而将国内过剩产能推销出去的做法确实引发了当地民众对中国经贸扩张的不满。今年年初,中国协助斯里兰卡开发港口和工业区的计划,就遭到当地民众不满和抗议。动土典礼现场,数百名斯里兰卡民众与警方爆发冲突,表示不愿离开自己的土地,这是斯里兰卡民众对中国投资的抗议行动首次演变为暴力事件。
华盛顿智库詹姆斯顿基金会(Jamestown Foundation)欧亚问题分析员曾杰(Jacob Zenn)认为,一些中亚国家对中国的忧虑今后也会增加。「虽然中国对中亚国家同样会推行不干涉内政的战略思想,但我认为,长远来看,中亚国家的人民会对中国的经济霸主地位筑起更大的戒备心态。」
此外,印度始终对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保持警惕。特别是海上丝绸之路,一直以来,印度是这一地区海上安全的提供者。中国在印度洋的参与,无疑会给长期以来形成的稳定局面带去挑战,亚洲经济秩序可能将经历深刻变化。
结语
从目前国际社会对此次峰会的参与程度和讨论热度来看,很难说中国政府实现了其初衷。可以肯定的是,此次高峰论坛是否能取得预期效果,并就下一阶段重要合作举措达成有关协议,将左右「一带一路」倡议在国际社会的未来走向与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