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週話題
中國成為汽車強國了嗎?
近年來,中國汽車產業如雨後春筍般四處崛起,特別是在汽車整裝出口方面持續發力。前幾年中國已經連續超過韓國和德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的汽車出口國,而按國外機構的預測,中國今年也正式超越日本,成為這個世界上出口汽車最多的國家。
中國多家自主品牌紛紛發佈出海戰略,緊鑼密鼓地向南美、歐洲等地區佈局汽車出口業務。那麼,中國已經成為汽車強國了嗎?
中國汽車捲向世界
作為拉動汽車市場銷量增長的重要引擎,汽車出口數量是衡量一個地區汽車市場發展成熟與否的風向標。過去的2023年,中國汽車出口共計491萬輛,首次取代日本成為全球汽車出口第一大國。來自中國的汽車產品,已經不只是參與到全球產業鏈的一部分,更在越來越多的市場扮演了更加重要的角色。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佈的數據同時顯示,2023年中國汽車產銷首次同時邁上3000萬輛臺階,中國已成為世界最大的汽車生產國、消費國、出口國。同時,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均突破900萬輛,連續9年位居世界第一。如此亮眼的成績單,足以突顯中國汽車工業的充沛動能和強大活力。而今年3月中國舉辦的兩會上,多家車企代表提案與建議紛紛聚焦在新能源、智能化、出海等領域。
如今的中國車市很卷,不少產品被國內的消費能力驗證後再出口到國外,也讓部分車企一改以往的靠低價佔領國外市場戰略,實現了高端化轉型。中國汽車的出海模式正在優化,逐漸從早期出口產品的貿易模式,向更全面而複雜的生態出海轉變,從近期幾家更新了出海計畫的品牌身上就可以看到明顯差異。比如長城汽車已經宣佈日後將聚焦產能在地化、經營本土化、品牌跨文化和供應鏈安全化的國際新四化,將研、產、供、銷、服全面出海,計畫到2030年實現海外銷售超百萬輛,高端車型銷售佔比超三分之一。奇瑞汽車也表示將持續與全球合作夥伴在人才鏈、創新鏈、產業鏈、供應鏈等全價值鏈開展合作,和全球合作夥伴們共同構建開放創新的新生態,做大合作共贏的朋友圈。
不過,中國汽車市場仍需思考通過擴大出口轉移本國汽車市場的危機,無論從時間上還是空間上,都具有極大的不確定性。1950年代的英國汽車、1970年代的日本汽車、1990年的韓國汽車,都曾上演類似的劇碼,結局也基本相同。2000年代中期,中國汽車廠家的經歷已經證明,完全靠外貿的方式,無法支撐大規模的出口,未知因素依然很多。
汽車大國不等於汽車強國
這些年中國看中了新能源汽車的大潮,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崛起了不少新汽車企業。原有的汽車企業紛紛加入競爭大浪潮當中,再加上中國在電池產業當中龍頭地位,中國的新能源汽車一躍閃耀在世界汽車行業了。可以說中國這次是押對了寶。
過去多少年,中國一直依靠進口和在國內組裝國外的汽車來發展汽車產業,總有人認為中國汽車永遠發展不起來,然而偏見卻跟不上科技和現實的變化,中國居然要成為了世界出口汽車最多的國家了,這是值得中國人自豪的一件事情。不過,中國汽車出口數量卻並不能做為汽車強國的條件。
正如中國在很多工業擁有世界第一的的銷量,卻並沒有成為世界最強的工業國家。拿手機來說,中國擁有世界最完善的手機產業鏈,最高的銷量,最多的銷量榜手機品牌。然而中國的手機卻要大量依靠國外零部件和系統來生產,強如華為在美國的制裁之下也無法生產5G手機。中國的汽車行業也和手機行業差不多,雖然中國已經解決了大量汽車裏的零部件,但是時代總在變化。新科技賦予汽車更多的科技含量,也意味著那裏需要更多的科技零件,而這些中國目前都在大量進口,在這種情況之下說中國已經是汽車強國還有點早。
要成為一個汽車強國還有很多必要的條件。曾經的汽車強國,如美、日、德、韓除了研發汽車之外,還在汽車的各個方面都進行大量的投資,比如售前服務、售後服務, 而中國在這些方面有著較大的提升空間。成為汽車出口最多的國家,足以證明中國的汽車的進步,但是未來中國發展出強大的汽車企業走向世界,成為汽車強國,尚有時日。特別是要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建立強大的國內市場,以確保產業的長期穩定和持續進步。
安全問題不可小視
隨著新能源汽車的加速普及,保有量不斷增加,安全問題也成為了大家最為關注的話題,其中尤其是新能源汽車的自燃事故。當前中國市場上絕大多數新能源汽車電池的安全系數遠遠不夠,很多產品號稱安全失效率為百萬分之一,但實際上只有萬分之一,甚至千分之一的水準。根據應急管理部門統計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僅2023年第一季度,新能源汽車自燃率上漲了32%,平均每天就有8輛新能源車發生火災(含自燃)。
特斯拉作為新能源汽車的代表性車企,儼然是車市里的一顆璀璨明星,其一舉一動更是受到公眾關注。其尚且涉及自動駕駛、起火等事故問題,更何況其他品控遠遠不及特斯拉的中國新能源汽車品牌。新能源車的品質安全問題越來越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目前,電動車車齡普遍較短。不管是中國還是歐美國家,燃油車的平均車齡都要遠高於電動車,甚至還不乏一些十幾年的老油車。不過, 這些老油車的安全問題, 似乎並不太嚴重。而一旦發生事故碰撞,新能源電動車極易起火,無疑是一大安全隱患。
此外,新能源車自燃更難撲滅,其複燃率也高;一旦起火留給車主逃生的時間更短。燃油車起火的過程,基本是一個緩慢漸進的過程:會先冒煙,然後有焦糊味,車主有時間應對逃生。
但是,新能源汽車的自燃,不僅往往是毫無徵兆,而且自燃速度要快得多,甚至是很難給車內乘客留足充足的逃生時間。這些都是亟待解決的隱患。
安全問題如果得不到解決,後果將是「災難性的」。競爭固然重要,但是消費者安全的標準更是一條紅線。安全性是新能源汽車技術研發的核心,只有不斷提升電池的安全性,才能確保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充電裝置將是最大考驗
今年年初, 中國出現極寒冷天氣, 導致不少電動車在長途出行中, 取得充電而塞在公路上, 對西方社會接受電動車發出警報。近年電動車巿場急遽增長, 是由於世界各國對環境保護的重視。然而西方國家在長途出行期間提供的充動裝置系統中的建立, 不會在短時間內完成, 可以說這是限制電動車巿場發展的一個難關, 也是中國電動汽車工業持續發展下去的障礙。
在一些落後國家, 連公路系統及基礎供電系統都還在發展中, 建設大量充電裝置更是天方夜談, 因此電動汽車的使用, 只能局限在大城巿內。而且這些國家並未具備大量購買電動汽車的經濟能力, 在可見將來, 最多是吸納混能汽車。中國在這方面發展, 並未比其它國家優勝, 可以說, 未來中國汽車未來巿場的發展, 將受極大考驗。
技術限制會是問題嗎?
中國汽車技術發展最快, 是在過往吸收西方制造汽車技術時, 大量引進各大品牌汽車在中國設廠生產。這一策略令到中國出現了不少汽車工業的技術人才, 更推高了中國自行生產汽車的能力。不過現時不少汽車廠因為巿場萎縮, 已開始撤離中國, 這一個優勢將要消失。
再加上現時中國與西方國家關係緊張,西方國家開始限制技術輸出到中國, 包括晶片、人工智能及能源技術等。在這些限制之下,中國電動汽車工業的發展, 會有多少障礙, 現時還未可知。
未來還是個問號
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持續擴大無疑是未來汽車行業發展的主要趨勢之一。隨著全球對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新能源汽車的市場佔比將繼續增長。預計到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將突破2000萬輛大關,其中中國市場的貢獻率預計將保持在60%左右。這一增長趨勢得益於技術創新和政策支持的雙重推動。電池能量密度的提升、續航里程的增加以及充電設施的完善,都將進一步增強新能源汽車的市場競爭力。
未來汽車行業的發展必將呈現出多元化、高科技化和全球化的特徵。新能源、智能網聯、自動駕駛等技術的發展將重塑行業格局,推動產業鏈的完善與拓展。同時,國際化發展和產業整合將加速進行,推動行業向更高質量、更可持續的方向發展。在這個充滿機遇與挑戰的時代,汽車企業需要保持創新動力,積極應對市場變化,才能在未來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目前中國汽車已經遍佈全球,在很多市場中都有良好表現,不過仍面臨一些特殊的影響或風險。風險包括地緣政治、稅收、碳壁壘、技術法規差異、認證門檻以及跨文化融合等多個方面。前不久,歐盟發佈通知對自華進口電動汽車進行海關登記,未來可能對相關車輛徵收追溯性關稅,英國、美國準備對中國電動汽車進行反補貼調查或國家安全風險調查。
特別是近期,美國兜售新能源產能過剩論,全球貿易保護主義抬頭,也對中國新能源汽車出海形成了不小挑戰。中國要想打造成為汽車強國,需要跨越的重重阻礙還不少,走出去只是第一步,如何真正走進海外市場、夯實海外市場,贏得海外市場的信任,依舊長路漫漫。
文/本刊編輯部
圖/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