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每週話題

哈里斯出戰 美國大選變數不斷

2024年美國總統大選原本似乎已經寫好的前總統特朗普與現總統拜登對決的劇本, 在距離投票已經只剩下三個半月時間之際突然徹底改版。

幾個月來堅信自己是在11月5日擊敗特朗普的最佳候選人的拜登7月21日宣佈退選,其副總統搭檔卡馬拉·哈里斯已鎖定民主黨提名資格、接棒大選。如今看來,民主黨臨陣換將必將使得百天後的美國大選再添變數。陣前易帥,是美國總統百多年來未曾見過之事, 而且只有百多天, 更是罕見。整個競選議程, 由原來兩個總統之間的競爭, 加上年齡能力的比較, 一下子變成男與女、白人與黑人、保守與開放等爭取美國人的接納。可以說,就像荷里活電影的情節,令人目不睱給。

拜登退選震動政壇

自從上個月與特朗普的電視直播辯論表現不佳以來,81歲的拜登面臨著越來越多的要求他退選的壓力。而在拜登處境日顯被動之際,其對手特朗普因7月13日的未遂槍擊案更堅定了支持者的信心,儼然成為一個聞變不驚的強勢候選人。在一些人眼中,這次總統選舉的結果已經寫就。可以說,拜登宣佈退選既在期待之中,也在意料之外。拜登在宣佈退出總統競選時稱此舉「符合民主黨和國家的最佳利益」,並支持提名自己的副手哈里斯。拜登同時稱將繼續留任,完成任期的最後六個月。雖然有人認為拜登既然退選, 就當立刻辭職, 讓副總統賀錦麗繼任, 就可以總統之職,繼續與特朗普競爭, 然而至今, 拜登沒有辭職打算, 而社會焦點, 已轉向選情變化, 而非拜登是否辭職。

拜登宣佈退選的決定顯然重新打亂了似乎大勢所趨的格局: 自6月27日以來陷入被動的民主黨競選募捐活動,隨副總統哈里斯可能接棒競選的消息而驟然起死回生。僅一天之內就募集資金4670萬美元,是這次2024大選募集資金的最高記錄。雖然目前官方尚未稱哈里斯為民主黨新的推定提名人,哈里斯作為現任副總統以及這次拜登競選的副總統搭檔,接棒競選似乎是順理成章。她顯然也在拜登退選的第一時間,在民主黨內贏得不少支持。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定於8月19日至22日在芝加哥舉行。在不到一週之內, 民主黨各領袖, 包括前總統克林頓、奧巴馬及議長佩洛西等都先後表態支持, 而所有可能挑戰哈里斯者, 都已表態團結在哈里斯之後。哈里斯在這一周內, 顯示她已成為民主黨領袖的共識, 一洗先前大家對拜里競選連任的猶豫。

臨陣換帥讓民主黨重新團結起來,將圍繞拜登政治前途的數周內鬥拋在腦後,在距離選舉日僅剩100多天的情況下迅速聚集最多資源來支持哈里斯,以便能夠擊敗特朗普。哈里斯競選活動引起了人們濃厚的興趣,自宣佈以來已有超過2.8萬名新志願者註冊,這一速度是拜登先前競選活動每天平均人數的100多倍,突顯了人們對哈里斯的熱情。過去一個月的風雲變幻證明了一點,白宮競選的命運可能會迅速而永久地發生變化。哈里斯已經獲得了進入美國政治最大舞臺的門票,但現在她必須證明自己有能力競爭。

選情膠著未來難定

美國ABC新聞網近日公佈的一項民調結果顯示,副總統哈里斯的支持率上升了8%,來到43%,共和黨總統參選人特朗普持率則從40%下降到36%。調查中指出,就美國人對哈里斯作為總統參選提名人的熱情程度而言,哈里斯比特朗普更具優勢。48%的美國人認為,如果哈里斯成為民主黨候選人,他們會感到熱情。39%的人則對特朗普成為共和黨提名人感到熱情。這項調查以英語和西班牙語進行,對象為全美1,200名成年人,誤差幅度為3個百分點。特朗普的團隊認為,由於近來哈里斯以民主黨新的候選人之姿態被媒體廣為報導,因此民調才會暫時性地上升,這一增長可能會持續幾天左右。不過從拜登退選至今, 已有10天時間, 對哈里斯的熱情, 未有顯著回落, 表明特朗普團隊不能對哈里斯掉以輕心。

哈里斯在特拉華州威爾明頓對競選工作人員講話時坦言過去幾周如「過山車」,但對該新競選團隊表示有信心。她隨即轉向了未來100天對抗特朗普的競選主題,將其擔任檢察官的經歷與特朗普的重罪定罪進行了對比,並將塑造自己為經濟機會和墮胎權的捍衛者。在美國現代政治史上前所未有的動盪時刻,卡瑪拉·哈里斯卻過得異常順利。特朗普的競選民意專家托尼·法布里奇奧更是稱這個現象為「哈里斯蜜月期」——正面的媒體報導和正能量的結合,為民主黨人帶來了強勁的勢頭。

美國總統大選已經進入一百天倒計時,來自民主黨陣營的哈里斯競選團隊近日來獲得的捐款越來越多,其中絕大部分款項來自首次捐款者。一直以來, 美國總統選舉並不像澳洲一般, 要求強制性投票, 在過去三次投票(2018及2022年國會選舉及2020年總統選舉), 最多只有三分之一合資格選民投票, 其中以白人比例最高。一直以來,婦女、 黑人、拉丁裔及華裔選民投票較低。哈里斯卻具備婦女、黑人及少數族裔血統(牙買加及印度裔), 令她與特朗普對這些傳統對選舉不感興趣的選民, 有絕對不同的吸引力, 為這一次選舉, 帶來不同的變數。普遍認為,本次美國總統大選中,兩名候選人之間的角逐將異常激烈。

不過,對哈里斯個人而言還有一個巨大的問題,即她無法擺脫拜登替身的印象。由於哈里斯是接替拜登競選,這就導致她在政策上必須與拜登保持一致,難以給自己打造具有新鮮感的獨立形象。再加上哈里斯在擔任副總統期間,沒有拿出比較具有號召力的、能夠表明她獨立立場的政策,大選的結果可能還是會有利於特朗普。如果哈里斯當選,她將成為美國第一位女性總統和第一位南亞裔總統。

同一個國家            不同的選民

澳洲實行強制性投票, 在過去三十年亞洲及世界各地移民湧入, 把澳洲改變成為多元文化國家。明顯地傳統支持兩大黨政治輪替, 是建基於國民對兩條政治路線的考量及選擇, 已不再是主流。在過往數次大選, 投票支持兩大黨的選民合起來只有約三分之二。兩大政黨陷在一個困局之中, 就是不願意冒著失去傳統支持者的風險, 積極向新來的多元文化選民伸手, 在政策上作出突破性策劃。同時間又無法把更多資源投向爭取少數族裔的支持, 拉攏新移民。結果是獨立候選人或少數偏激的政黨, 建立了空間, 令到勝出的政黨,不容易在議會中取得絕對優勢。

美國沒有強制性投票, 但哈馬斯的出選, 似乎觸發了似美國人口不少而又長期對政治冷淡者的熱情。從首次捐獻支持競選者及當義工者大量湧現, 表明今次選舉的選民組合, 很有可能與以前不同。而且當人對政治參與的熱情被激發後, 通常都不會在人短時間內冷下來, 亦即是說,美國將要迎來同一個國家卻有著不一樣的選民的轉變。對於民主黨和共和黨, 都是領袖們在選舉過後, 要重新審視的議程。

「兩個美國」之爭

日前,美國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日前結束,2024年美國總統選舉共和黨方面的「特朗普-萬斯」組合正式出爐。從阿巴拉契亞山區走出的不到40歲的萬斯,作為特朗普MAGA (Make America Great Again讓美國再次偉大)保守派接班人,被寄予了將來在後特朗普時代延續特朗普主義的希望。而民主黨一面,拜登退選並支持提名副總統哈里斯出戰,無論最終哪種組合參選,都代表著與截然不同的另一面美國。這不僅反映出自由與保守的兩黨分歧,還關乎種族、宗教、文化、經濟等等各自的身份認同以及美國方向。

距離2024年美國總統選舉僅有百日,「兩個美國」之爭不僅是這次選舉的底色,實際上也是美國200多年的過去以及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的競爭旋律。總體上看,保守派和自由派的分歧,在於文化與政治的關係。簡略而言,保守派認爲,文化決定社會的興衰、政治的成敗;自由派認爲,政治能夠改變文化、移風易俗。「文化的美國」,就是時刻面對經濟社會不平等現實的保守主義的美國,則認爲解決美國問題的根本在文化;而「政治的美國」,則是永無止境地實現自由平等民主法治理想的自由主義的美國,認爲解決美國困境的出路在政治。

/兩個美國之爭

作為可能的史上第一位黑人/印度裔女性總統候選人,包括工會、少數族裔、女性權益和年輕人群體在內的民主黨基本盤迅速表態,支持哈里斯。失去「老人牌」的共和黨,也必須重塑選戰方向。而有些令人意外的是,拉丁裔是美國合格選民中成長最快的族裔,歷來總統大選,這個族群傳統上支持民主黨,但近來的民調顯示,愈來愈多拉丁裔改變投票傾向,這種趨勢對篤定成為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的現任副總統哈里斯構成巨大挑戰,她得在剩下的100天裡,力抗川普及其強硬邊境政策對拉丁裔的吸引力。距離美國大選不過百日,拜登退選全力支持臨時被推上第一線的哈里斯,迎戰因槍擊案而人氣暴漲的特朗普,究竟鹿死誰手,如今還是充滿了無數的未知。這一屆的大選,必然是新老兩代選民的對決,傳統與革新,保守與自由,而這座民主燈塔的未來也將有一個前所未有的新的方向。

未來走勢

民主黨內要求拜登退選者原來最擔心的是一旦拜登退選, 無法凝聚選民。但選民對這十多天的回應, 把這擔心一掃而空。明顯地民主黨有了新的領袖, 還要看的是賀錦麗所激發出的關注和支持, 能否持續一段較長時間, 變成新一波的推動。要有這樣的靭力, 要投放大量的資源。在這十多天的鉅額捐款, 看來是為民主黨的翻身, 提供了彈藥。若賀錦麗的競選團隊能把握這一個機會, 相信在八月中民主黨大會後, 競選工程, 將會見到新的氣像。

或許到時, 我們才能見到更清晰的走勢。

特朗普的團隊, 似乎只能在這段時間內, 對賀錦麗作出更多人身攻擊, 盼望能阻止情況惡化。不過, 直到今天, 似乎這樣的策略, 仍未發揮作用, 令到情況未能明朗。

文/本刊編輯部

圖/網路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