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每週話題

客觀評價中國抗戰與日本的戰後對華態度

文:本刊編輯部
圖:新華社

1945年8月15日「大日本帝國」宣佈無條件投降,同年9月2日舉行投降儀式並正式簽字投降,自此第二次世界大戰宣告結束。2015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70年過去,世界已經完全不同了,但關於抗戰和二戰的許多疑問,卻依然縈繞在人們心頭。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國戰場究竟有多少貢獻?日本為什麼不肯徹底謝罪?

毛澤東對中國抗戰的評價客觀嗎?
中國的抗日戰爭,幾十年來一直是激發愛國主義精神的重要教材,這是應當也是必然的。不過長期以來,宣傳口徑存在很大的片面性,這使得人們,特別是年輕人今天遇到現實爭端時産生了困惑。例如釣魚島爭端加劇後,人們憤慨「戰敗國」敢佔「戰勝國」之地,對內還産生諸如「軟弱」一類的指責。由於多年來中國國內强調突出「正面教育」,强調中國才是打敗日本的主力軍,結果反而引來不少人的疑問——既然如此,爲何日本不肯謝罪甚至其政要多不承認侵略?爲何中國要放棄對日本要求賠款?如今,人們已能接觸到多方面的信息,對當年那種片面的「正面教育」已不易全面接受,大量「憤青」的出現恰恰是對僵化教育的逆反。客觀地說明當年中國抗戰勝利存在的某些局限性,多數人才能冷靜客觀地正視中日矛盾的歷史由來,從而在目前的爭端中以理性的態度愛國。

站在西方社會的角度看待二戰歷史,東方反法西斯戰爭的轉折點顯然是日本奇襲珍珠港導致美國參戰。具備强大經濟和軍事力量的美國加入太平洋戰場,給予了日本軍國主義沉重打擊,在太平洋戰場,日軍損失了120萬兵力、絕大多數的海軍艦艇、各類飛機,相比日軍總計損失的185萬兵力,美軍的貢獻就達到三分之二,如果再考慮到海軍艦艇、作戰飛機的價值相比陸軍裝備高太多,那麼即使說85%的對日作戰成果是美軍取得的,也不為過。但這一觀點如果確實成立,很大程度上就否定中國抗日戰爭的「中流砥柱」作用。對於大多數的中國人來說,接受這一觀點,從心情上來說是非常難受的。

事實上,中國宣傳口徑强調,抗戰時中國戰場是東方反法西斯戰爭的主戰場,中國是打敗日本侵略的主力軍。但有意思的事情是,作為中國曾經的最高領導人,毛澤東卻不太認同自己宣傳機構說法。1956年9月24日,毛澤東同參加中共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南斯拉夫共産主義者聯盟代表團談到中國在抗戰中的作用時說過:「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我們是一個支隊,不是主力軍。」(《毛澤東文集》第七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當年中國太貧弱,雖有大國之名却無大國實力,只是以持久戰拖住日本。

縱觀那個階段的歷史,中國是同日本作戰最久的國家,早在太平洋戰爭開始前十年即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便在東北開始了局部抗戰。1937年日本在盧溝橋戰事後曾叫嚷「三個月解决支那事變」,以爲能速戰速决征服中國,結果深陷泥潭,雖佔領了大半個中國,却在正面戰場受國民黨軍抵抗,後方又有共産黨游擊隊襲擾,拖了八年不僅不能取勝也無法自拔。不過,中國因力量衰弱,在日本戰敗前也無力實施全面反攻。抗戰結束前夕,日本在太平洋戰場大勢已去,在中國戰場的强勢地位却並未改變,1944年春至1945年初「打通大陸交通綫」攻勢仍將中國軍隊打得敗退千裏,1945年日本宣佈投降時中國的戰略要地如北平、上海、南京、武漢、廣州等地,還都在日本佔領之下,這種戰場形勢與「勝利者」的地位相符嗎?客觀地講述這段歷史,應說明中國抗日戰爭的勝利是在國際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大背景下取得的,不能單講本國戰場的作用。

日本為什麼不肯徹底認罪?
許多中國人多年來總是憤慨日本政要經常否認侵略罪行且參拜靖國神社,不理解爲何德國能深入反省歷史日本却不能。要明白其中的原因,不能不客觀地回顧歷史。對傳統說法「日本無條件投降」的宣傳再做深究,就能看到當年天皇接受波茨坦公告其實是有條件的,那就是「保留國體」。美國從减少自身傷亡和戰後牽制蘇聯的戰略需求出發,對此表示同意,導致頭號戰犯天皇裕仁及其重臣繼續在位,甲級戰犯岸信介(即現在的首相安倍晋三的外祖父)戰後還長期任首相。直至現在,日本政要中很大一部分都是這些戰犯的後人,他們怎麽可能清算當年的侵略罪行?

對比1945年德國和日本戰敗的情况,可看出其根本區別在於納粹政權已被盟軍徹底消滅,戰後的東德、西德政權都是盟國扶起的原反法西斯人士執政。日本戰敗後,元首和政府却都保留下來,戰後只是聽命於美國,對內政進行了一些「民主改革」。蔣介石在大陸失敗後,美國又把建立美日軍事同盟視爲亞洲政策的基石,爲此實行在政治上、經濟上扶助日本的政策。

由於有美國大力幫助,1950年日本的經濟産值便超過100億美元而恢復戰前最高水平,1970年更超過2000億美元。因此,日本當局和相當多國民對打敗自己又加以扶植的美國又敬畏、又感激,對華態度則始終追隨美國。自上世紀50年代起,日本出現了持續幾十年的「經濟起飛」,民眾生活水平大幅提升,左翼運動在70年代後逐漸陷入低潮,右翼勢力却依仗著經濟底氣重新滋長。中國1972年對日復交時,也只能從現實出發。後來中國政府和民間雖經常提到日本侵華暴行,對一些日本人否定南京大屠殺加以駁斥,却也不可能改變日本政府和社會主流的歷史觀。

追溯二戰結束時的歷史可以看出,若想讓日本社會清算並真正承認侵略罪行,必須在戰後清算各級戰犯並改變當權者。由於美國的包庇和日本社會的局限,這一歷史機遇業已喪失。現在經歷過戰爭的一代人多已不在世,就普通日本民眾而言,部分老年人還存留一點對華歉疚感,中青年則大都不願再追究當年的戰爭責任。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近期紀念二戰的講話中就指出,日本戰後出生的人已經超過總人口的八成,這些「與那場戰爭沒有任何關係」的日本人及其後代,「不能再背負繼續謝罪的宿命」。安倍的講話充分表明了,日本的對華立場既堅决,又有足够的民意支持,很難扭轉。

時至今日,中國的對日關係,可能是中國對外關係中,最複雜最敏感也最受關注的關係。日本在現代中國的國際理念當中,扮演了多個不可或缺的角色。其一,抗日戰爭勝利是中國自1840年以來,唯一取得完全勝利的反侵略戰爭,是現代中國民族凝聚力的高度象徵,「抗日」是中國最政治正確的話題。其二,日本作爲亞洲曾經的最强國家,以及當前除中國以外亞洲經濟最發達的國家,對中國來說,競爭心態無法避免。其三,中日兩國又是文化交流最頻繁的國家之一,年齡跨度長達30年的中國人是看著日本動畫片、日本電視連續劇成長起來,成年以後又使用日本家用電器、開日本車。凡此種種,中日關係不可能達到真正意義上「戰勝國」與「戰敗國」的關係,但也不需要為歷史問題永遠糾纏下去,這就需要兩國領導人有比「擱置釣魚島爭議」更大的智慧。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