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每週話題

橫空出世的「印歐走廊」

在剛剛過去的G20峰會上,來自美國、沙烏地阿拉伯、歐盟、印度、阿拉伯聯合酋長國、法國、德國和義大利的領導人共同宣佈,他們簽署 「印度―中東―歐盟經濟走廊」(IMEC)諒解備忘錄,旨在通過增強亞洲、波斯灣、和歐洲之間的聯結來促進經濟發展。

雖說IMEC只是設想遠未建成,已有媒體將其稱作「新香料之路」(the New Spice Route),認為這是能與中國「一帶一路」分庭抗禮的存在。

美國版「一帶一路」登場

根據美國白宮公佈的諒解備忘錄內容,IMEC的參與者預計共建兩條獨立走廊:連接印度和波斯灣(又名阿拉伯灣,Arabian Gulf)的東部走廊,以及連接波斯灣和歐洲的北部走廊。走廊將以連通港口海運的鐵路為主體,輔以鐵路沿線的電力、清潔能源和數字化建設,各國政府也將為走廊建設提供技術、設計、融資、法律和監管標準等相關支持。IMEC的目標大致有二:第一,確保區域供應鏈安全,增加貿易進入,改善貿易便利化,促進貨物和服務在歐亞之間穩定流通;第二,為印度、阿聯酋、沙特、約旦、以色列和歐洲走廊周遭國家創造就業機會,同時降低溫室氣體排放,實現亞洲、歐洲和中東的變革性一體化。

這一條「新香料之路」並不是新的商路。在二千多年前, 歐洲貨物在地中海於非洲北部亞力山大港登陸, 再由商隊穿越沙漠, 由紅海再上船航行至印度, 基本上和這條走廊差不多。當時亞力山大港是全球最繁忙的港口。阿拉伯人興起, 成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商隊, 富甲一方。阿拉伯主導著這條最賺錢的商道, 直至15世紀西方社會從文藝復興走出來, 發現了更好的航海科技, 開啟了從歐洲繞過非州的航海商道, 並且開展了現新大陸的時代, 阿拉伯人控制的這條「香料之路」才逐漸衰落。阿拉伯人信仰伊斯蘭教, 與西方基督教國家不斷的衝突, 阻礙著這一條商路的發展。

今天, 印度總理莫迪稱讚 IMEC 是「合作與創新的燈塔」,描繪了「共同的願望和夢想」的旅程。這條被譽為「新香料之路」的印歐經濟走廊通過鐵路和港口,讓中東國家與印度相連,以更短的航運時間、更低的價格和更節能的方式,實現海灣國家到歐洲之間貿易和能源的流通。而白宮則表示,「這條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走廊預計將通過加強兩大洲的互聯互通和經濟一體化來刺激經濟發展,從而釋放可持續和包容性的經濟增長。」IMEC計劃對印度和美國來說無疑具有重要的地緣戰略意義。這一變革性的項目將有助於印度成為歐洲與東南亞國家的樞紐。

從運輸的角度來看,IMEC的目標類似「一帶一路」:建成貫通歐亞的運輸走廊,推動貨物與服務的流動。雖然簽署各國並沒有明確說明,印歐經濟走廊是針對中國的,但是,所有人都不可避免地將經濟走廊和中國的「一帶一路」相比。莫迪其實從一開始就對北京的「一帶一路」進行了不留情的批評,指出其是北京進行「債務陷阱外交」的工具,以建立對資源豐富或是具有重要戰略意義國家的霸權。如今,IMEC無疑是美國及其盟友和夥伴為應對中國的「一帶一路」推出的另一個嘗試,為其他國家提供了「另一個選擇」。

/ G20推出「印度-中東-歐洲經濟走廊」 

中國「一帶一路」面臨滑鐵盧?

中國全盛時期, 把西方無法生產的絲綢和茶葉, 向歐洲輸出, 成就了絲綢之路。中國2013年推出一帶一路, 要恢復以中國為全球生產基地, 向全世界輸出的盛世, 更重要的起點, 應該是與全球國家的合作關係, 這和今天中國與全世界已發展國家爭取成為世界領袖的目標, 互相矛盾。中國同時間把產能向發展落後國家輸出, 令西方國家相信中國的「一帶一路」為不少國家帶來債務陷阱, 並不能得到西方國家的認同及支持。

自美印宣佈推出這條經濟走廊後,中國媒體就開始唱衰這個計劃,稱美印是在「畫大餅」。他們指出的主要原因是建設「印歐走廊」的財力以及中東地區的地緣政治較量,包括中國在中東的影響力。10月份,中國將舉行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鑒於2023年是中國領導人習近平主席提出「一帶一路」的十周年,預計,中國會將這次大會演繹成「一帶一路」的十周年慶典。目前,歐洲多國已打算退出「一帶一路」,更多國家對這個項目的可持續性提出質疑。此時,印歐走廊的橫空出世,無疑是給了中國又一打擊。

近些年來,中印兩國競爭不斷,雙方都認為自己才是「全球南方」國家更合格的領導者。中國希望借「一帶一路」來擴大在「全球南方」的影響力,而印度不僅在「全球南方」國家中享有較高的威望,得到美國支持的印度則更是「全球南方」和西方國家的橋樑。此外,「債務陷阱」也是中國「一帶一路」的建設最為外界詬病的一點。雖然中國已經向發展中國家提供了超過5000億美元的貸款,但近幾年,由於疫情、俄烏戰爭、通貨膨脹等因素,經濟形勢下滑,很多國家如斯里蘭卡、巴基斯坦、柬埔寨、馬爾代夫等,都面臨著債務違約的危險;而由於中國與俄羅斯的關係,「一帶一路」在東歐地區更是遭遇滑鐵盧。

如果印歐走廊真的開始運轉,也就意味著印度、中東和歐洲之間將會有更多的貿易,同時美國作為支持這一切的後盾,必將保證IMEC持續運作下去。只是這裡有一個繞不過去的現實問題不能忽視——簽署諒解備忘錄的國家中,至今沒有巴基斯坦與伊朗。巴基斯坦明顯考量對華關係不願貿然參與,伊朗又因被美制裁而不可能加入,如此一來,「印歐走廊」在連接波斯灣前,便只有印度一個國家。那麼所謂「印歐走廊」,或許就是在印度直接出海,以海運連結波斯灣的沙特與阿聯酋。這樣一來,就無法真正改善以印度為起點的歐亞鐵路運輸,更遑論推動沿線國家的「變革性一體化」。「印歐走廊」與「一帶一路」的明爭暗鬥可以想見。

到底是中國的「一帶一路」會影響全球經濟發展, 還是「印歐走廊」可以得到盡快開展, 成為了中國與西方國家的競爭。不過, 現時中國資金短缺, 經濟進入收縮狀態, 而西方社會又提倡「去風險化」(De-risking), 不願意把國家經濟發展, 全繫在中國手中,看來中國的「一帶一路」將會面對更大壓力和危機。

地緣政治意義深遠

IMEC 剛剛登場,就被提升到「一帶一路」倡議的高度,但兩者在性質上有本質區別。「一帶一路」在性質上是不透明的,資金只來自中國一個國家。而IMEC已經討論了一段時間,它聚焦多方資金集中起來搞基建的可行性,尤其是納入公私合作夥伴關係。如果「印歐走廊」真的開始運轉,印度、中東和歐洲之間將會有更多的貿易,而且,美國正在支持這一切,並將持續這樣做。一旦建成,印度將成為東南部與歐洲互聯互通的重要樞紐。根據印度的「東向政策」,印度與東南亞國家有四個重要項目在建,為「印歐走廊」的推進奠定了堅實基礎。

此外,IMEC加強和延伸了美國的「印太戰略」,也是美國重返中東的一個重要體現。國際社會反對中國政權的聯盟,正在從太平洋延伸到印度洋,再延伸到紅海和波斯灣,直接與歐洲和北約相連。從國際地緣政治的角度看,「印歐走廊」成了對中共政權全方位的堵截,將其從四面八方逼到了死角。G20峰會還宣佈,擁有55個成員國的非洲聯盟正式加入該集團,並成為G20的永久成員。在中國經濟下行的情況下,「一帶一路」彷彿成為強弩之末。而此時「印歐走廊」橫空出世,無疑是以美國為主導的國際社會給中國的致命一擊。

中國主席習近平在本屆G20的缺席無疑令其成了此次峰會的最大輸家,他的缺席使得莫迪和拜登可以擴張影響力和意見,並凸顯了中國日益孤立。「印歐走廊」這一倡議是一件「大事」,將會為走廊相關沿線國家提供「無盡的機會」,成為一座「跨越大陸和文明的綠色數字橋樑」。而印度無疑是這一項目的最大贏家,畢竟其地處東南亞與中東和歐洲的貿易交往的中心地帶,從而帶來的戰略和經濟優勢不言而喻。可以預見,印度和中國之間的競爭只會愈演愈烈,而美國的加持則無疑讓天平的一端傾向了印度一邊。

印度、中東及非洲聯盟登場世界舞台

IMEC的提出, 重新確定了印度、中東及非洲國家在世界未來經濟發展中, 扮演著重要角色。印度是人口大國, 也是科技強國, 而且說英語的人多, 因此佔著比中國更大的優勢。西方國家要擺脫中國的影響, 或是要消減中國的威脅, 將會更多倚重印度, 並因此願意支持加快印度的發展。

中東國家因著石油資源的緣故, 現時擁有不少資源, 因此在發展經濟上的潛力不能忽視。在世界能源將要大幅調整進入全球使用再生能源的關口時, 中東國家要運用已有的財富來發展經濟, 變成了IMEC的重要資金來源, 可以說, IMEC對中東國家來說, 是相當具吸引力的計劃。

而非洲國家人口不斷在增長, 構成一個可發展的巿場, IMEC可以為非洲北部國家帶來貿易及經濟發展的可能性。很少人記得非洲北部,曾經是羅馬帝國的一部份, 也曾是世界經濟發達的地區。

可以說, IMEC回歸人類歷史中, 曾經有過輝煌的經濟發展的歷史, 會不會是今天這些相關國家的政治契機?相信很快, 就會看出端倪。

文/本刊編輯部

圖/網路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