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週話題
澳洲北部洪災引發的思考
1月9日,澳洲總理阿爾巴尼斯(Anthony Albanese)已抵達西澳大利亞州,訪問受到洪水衝擊的金伯利(Kimberley)地區。
位於沙漠中的菲茨羅伊十字路口(Fitzroy Crossing)鎮的恢復工作已經開始,在目前向西的洪水中,該鎮首當其衝受到影響。逃離該地區的數百名居民現在仍在無法回歸。Kimberley這個迷人的地區隨處可見令人歎為觀止的美景,常年吸引著來自全澳甚至全球遊客來探索其保存完好的神秘風貌,如今正經受著百年一遇的自然災害。創紀錄的洪水淹沒了數百所房屋,摧毀了道路,並使野生動物陷入困境,損失金額已經攀升至數百萬澳元。政府正通過飛機為還被圍困的城鎮提供補給,損失評估小組的工作仍在持續加緊進行。
自然災害頻發
總理阿爾巴尼斯目前正在西澳遭遇嚴重洪水的Kimberley地區視察災情,同時宣佈為包括西澳偏遠的菲茨羅伊河谷(Fitzroy Valley)等遭受極端洪水襲擊的民眾提供救援,西澳偏遠地區和北領地的洪災災區將能夠通過聯邦和地方一攬子計畫獲得救災款項和其他支持。聯邦政府將為西澳政府提供其所要求的任何支持,以應對此次「史無前例的事件」,目前已部署飛機協助疏散和運輸重要物資,並將在現在和洪水退去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內繼續提供支援。國防軍飛機已經開始被用於協助洪災災區。
位於西澳大利亞州北部的金伯利地區此次受災面積巨大,幾乎是整個英國面積的三倍。菲茨羅伊克羅辛鎮是金伯利地區受洪災影響最嚴重的城鎮之一。該鎮附近的菲茨羅伊河峰值水位一度達到創紀錄的15.81米。大量洪水傾瀉而下,形成了一個寬50公里的「內海」並導致當地一座橋樑嚴重受損,部分橋樑被洪水淹沒。另有大量民宅被毀,數百人面臨無家可歸,多個社區淪為「孤島」。9日澳大利亞氣象局發佈消息稱,澳大利亞的第三次拉尼娜現象正在慢慢緩解。
西澳緊急服務廳長道森(Stephen Dawson)警告說,這一百年一遇的事件遠未結束,許多道路無法通行,許多社區仍與世隔絕,災後恢復任務艱巨,生活在該地區偏遠原住民社區的一些人不願離開自己的家園,有些人從未見過直升機,不想上去,這也讓救援工作變得更加複雜,我們不會強迫任何人離開,也希望確保人們的安全。如果他們堅持留下來,我們會為他們提供一些物資。
視察過程中總理指出,過去六個月席捲全國的「毀滅性」洪水事件是氣候變化的一個症狀,災害太頻繁了,人們一次又一次地談論百年一遇的事件。氣候變化曾經是一個隱形概念,但近年來,它在澳大利亞人的日常生活中開始變得越來越明顯,實在令人堪憂。
洪水氾濫可能影響糧食生產及貨運物流
澳大利亞北部礦產資源豐富,也有大片農田和牧場。前任總理莫里森在任期間曾有發表一份可將澳大利亞北部轉變為國家的「下一個大糧倉」的科學藍圖;只是近些年來險象環生的氣候變化極大可能會影響該地農業部門的作物產量和生產力;而且愈來愈難以預測的自然災害也開始對澳洲各地的物流能力產生影響。此次熱帶氣旋艾莉,致使西澳金伯利地區遭遇前所未有的洪水,其規模將使部分地區與該州其他地區隔絕近一周。
即便是2019-20年的「黑色夏季叢林大火」大部分集中在澳洲東部各州,但納拉伯平原 (Nullarbor Plain)一帶的大規模叢林大火將南澳和西澳之間唯一的柏油公路關閉了12天;而此次關閉對西澳州的食品供應造成了巨大的困擾。要知道,西澳作為全澳貨運鏈的終點,從珀斯出去只有一條公路和一條鐵路線,相當令人擔憂。此時又必須想辦法把食物運到應對自然災害的地方,所產生的額外費用將不可避免地影響到消費者。即便聯邦及州政府給與相應救援補貼,這也只是權宜之計。今後這些貨運成本無論它們是以食品價格的方式,還是以增加保費的方式,或者是以增加市政管理費的方式,無疑都會被轉嫁給消費者。如何令澳洲的貨運網路更具氣候適應性,才是長遠之計。
澳洲氣象局在其《氣候狀況報告》中將國內的洪水事件與「高強度、短時間的降雨趨勢」聯繫起來,並報告了極端火災天氣的增加。而極端天氣事件導致的貨運中斷正變得「越來越頻繁」。一旦流通出現中斷,那就是一個大問題。當務之急是通過在全國範圍內更好地分散庫存來解決這個問題。
科廷大學供應鏈物流副教授莉·傑克遜和道路運輸業代表協會西部公路聯合會的執行總裁卡姆·杜梅斯尼則認為在國內更多地區建立冷藏倉庫設施,可以一定程度緩解該問題;並且建議,在布魯姆(Broome)附近建立這樣的設施,可以減輕為應對目前金伯利地區洪水的貨運網路的壓力。合理分散庫存,提高供應網的韌性,是聯邦及州政府需要即刻著手做的。
澳洲「北部大開發」的迷思
此次洪災,讓澳洲的頂端地帶(Top End)——南回歸線以北的澳大利亞再度回到了公眾的視野。自從建立聯邦制以來,澳大利亞就多次對北部地方嘗試進行開發。無奈北部地廣人稀,原始而偏僻,單靠本國力量和零星的外資根本不足以支撐開發所需要的大量資源。如今,大部分北方區域仍然缺少城市化的痕跡:河流波濤洶湧,大片的芒果樹花開花落無人問津,沼澤地裡鱷魚潛伏,房屋後院、草地和高速公路上時不時有成群的袋鼠光顧。
其實在2015年6月,對於這塊佔國土總面積近40%的土地,時任總理的托尼·艾博特政府發佈了《我們的北部,我們的未來——發展澳大利亞北部構想》,這一白皮書構想了一個雄心勃勃的20年計劃,設想在澳大利亞北部將有數百萬人生活和工作,澳洲應抓住機遇、與亞洲蓬勃發展的經濟體、尤其是與中國進一步融合。時隔七年有餘,澳洲卻仍處於該計劃的早期階段,實現目標的進度令人沮喪的緩慢。
「北部大開發」的概念, 在聯邦政府的投入, 是設立了一名「北澳洲部長」,與昆士蘭、北領地及西澳洲政府的相關部長, 聯合推動落實白皮書構想, 每年聯邦政府撥出數千萬元經費, 組織諮詢策劃小組, 並提交進展報告。在這白皮書中, 對北部大開發提出了兩個大的重點, 一是要與原住民為中心, 強調保育原住民文化的重要性, 其次是要開發並建設足夠水源。在200多年前英國人殖民澳洲時, 原住民的存在並未受到重視,直至50多年前,原住民才取得澳洲國民身份,社會才開始重視原住民作為這一片土地的主人意識。北澳洲開發能重視原住民的角色, 是澳洲社會的進步,相信會為澳洲的發展, 帶來一個不同的方向。
事實上, 今天的澳洲已經不再是一個英國白人社會, 而是一個多元文化社會。開發北澳洲如能加入原住民及多元文化原素, 相信會令澳洲更吸引世界各地的移民, 為澳洲加入年輕化及具拓展性的力量。不過,在澳洲主流社會, 能得到多少認同和實際的支持, 就要看聯邦政府及各州政府的決心。但從西澳州、昆士蘭及北領地政府過往政策多集中在開發現有的城鎮看來, 要有更多的推動, 才能讓澳洲社會接受這改變。
水利工程的發展, 是北部大開發一定要面對的問題。有研究顯示, 澳洲北部雨水不多,並且一年內乾旱時間相當長。若不把雨水貯起來使用, 無法支援人口的增長, 更談不上發展農業。要是不解決水的供應問題, 北澳洲的開發只能是以礦業為中心, 而礦展的發展,不會導致城巿的發展及人口增長。在西澳洲的金礦鎮, 人口多只是數千, 無法成為人聚居的地方。
由於澳大利亞經濟規模相對較小,大規模的發展仍需外來資本的支持。「北部大開發」白皮書顯示,政府不再希望扮演投資者的角色,而是希望通過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築巢引鳳」,吸引更多外來投資,借外力發展北部;中國大量的資本無疑是澳洲伸向橄欖枝的最佳對象。只是國際局勢,風雲變化。這七年間,澳中兩國關係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特別是近三年疫情期間,關係更是降至冰點。據相關統計,澳大利亞「北部大開發」需要幾千億美元的資金。如果澳州政府不依賴中國投資,而是尋求來自印度和東南亞的投資以發展北部地方,無疑是「癡人說夢」。
不單只是資金, 發展北澳洲亦標誌著人口的增長。 沒有醫生、教師、兒童照顧、社區支援及足夠的專業服務,發展北澳洲只能是空想。現時澳洲政府的移民政策, 偏向把人口遷進鄉郊地區, 不過金伯利等北部地區是屬於極度偏遠地區, 新移民也不多。除非聯邦政府在這地區實施特別政策,鼓勵人定居, 讓大量人口自願地移入, 不然這地區的發展, 根本亦不可能。
澳州北部地方發展長期落後於澳洲南部,已是不爭事實。這次的洪災讓我們再度想起聯邦政府擱置已久的「北部大開發」計劃——增加投資的承諾,以回應地域廣大對基礎設施建設的巨大需求,如今看到時而中斷的路網,任務刻不容緩。本屆聯邦政府上臺後,澳中關係因兩國外長重啟「戰略對話」略微緩和,不知是否能夠成為一個新的契機,以重啟「北部大開發」的願景規劃。
文/本刊編輯部
圖/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