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每週話題

澳洲新一輪人口普查出爐

澳洲新一輪人口普查出爐

 

澳洲統計局在過往都會定期進行不同範疇的數據收集以作統計,例如經濟、人口、健康、行業及勞動力等。澳洲人口普查每五年進行一次,並在聯邦 “1905年人口普查統計法” 的授權下進行,澳洲公民有義務需配合及提供真實可靠的數據以助完成該全國人口普查數據。國家統計機構,提供對澳洲重要的經濟、社會、人口和環境問題的可信官方統計數據,協調統計活動,並與官方機構合作,從而有助更好的政策制定和評估,以及有針對性和更有效的服務提供。

 

宗教信仰

最新的 Census 數據充分顯示出澳洲是一個宗教信仰多元化的國家,基督教仍然是最常見的宗教信仰,佔人口 52.1%。而伊斯蘭教是第二大宗教,其教徒佔總人口的 2.6%,佛教則緊隨其後佔 2.4%。但此報告亦發現新的趨勢,報稱「無宗教信仰」的人數在 2011 年至 2016 年的五年間,大幅增長 8%,由22%升至30%,將近達到了澳洲人口的三分之一。在澳洲出生的人表示他們沒有宗教信仰達 34%,反而比海外出生的人表示他們沒有宗教信仰 27%的高。更有趣的是,在沒有宗教信仰的海外出生人口中,有22%在中國出生,20%出生在英國,14%出生在新西蘭。

 

以上數據可反映兩個情況,其一是在澳洲岀生表示沒有宗教信仰

主要原因是二戰後的移民潮及人道理由所接收的那一代已經在澳洲開枝散葉,而他們的兒女現已長大並受沒有宗教信仰父母所影響。其二就是談到海外岀生沒有宗教信仰的人,大多認為來自亞洲,皆因亞洲人往往信不同的宗教,比傳統西方宗教信仰不同。但數據反映,連傳統西方基督教國家—英國,都只不過與中國相差 2%,因此應對這社會定型有所反思。

 

岀生國

 

2016年人口普查顯示,澳洲人口中約有三分​​之二(67%)出生在澳洲。在 6,163,667名海外出生的人中,五分之一(18%)自2002年年初以來已經抵達。英格蘭和新西蘭仍然是澳洲之後下一個最常見的出生國家,而出生在中國和印度的海外出生人口比例自2011年以來有所上升(分別為6.0%至8.3%,5.6%至7.4%)。菲律賓與意大利排在前十位,從第8位移至第6位。馬來西亞首次出現在十大出生國(取代蘇格蘭),佔澳大利亞人口的0.6%。在未來五至十年亞洲岀生國的人口岀生比例將會繼續上升,由此可見,澳洲現時正主要歩向亞洲化,已經發展到不再是二戰前西方文化的澳洲了,真的變成一個多元文化的國家。

 

種族分佈

2016年,海外出生人口中位年齡為44歲,而澳大利亞出生人口的中位年齡為34歲。鑑於亞洲移民最近有所增加,亞洲出生年齡較小,平均年齡為35歲。相比之下,在歐洲出生的人的平均年齡為59歲。這受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大規模遷移計劃的移民老齡化的影響。

 

種族區住分佈,發現大部分上世紀移民的意大利人及希臘人社區集中在墨爾本中心區,而華人社區則主要集中在東區,印裔社區大部份集中在最新發展的西區和北區等。這些反映出移民的貧富差距,因東區較早發展,較好的資源地區都聚集在東區。而西區及北區則較遲發展,設施較少等。

 

血統及語言

 

血統是指一個人最接近的文化種族族群。2016年人口普查共統計到300多種獨立血統。最普遍的血統為英國血統(36%)和澳大利亞血統(34%)。血統排名前十中的三到六位為歐洲血統。最後兩位為中國血統(5.6%)與印度血統(4.6%)。

 

2016年的人口普查統計到300多種在澳大利亞家庭中使用的語言。超過兩成(21%)的澳大利亞人在家使用非英語語言。普通話(Mandarin)是澳洲的第二大語言,有2.5%的澳大利亞人在家裡講普通話。除了英語和普通話,最廣泛在家使用的語言為阿拉伯語(1.4%)、廣東話(1.2%)和越南話(1.2%)。塔斯馬尼亞州在家說英語的人口比例最高,為88%;而北領地在這方面的比例最低,為58%。

 

過去十年的澳洲新移民

 

根據2016年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在最近10年的澳洲新移民之中,共有360,200人(1.9%)在到達澳洲之後拿到了澳大利亞公民身份(Australian Citizenship)和662,900人(3.5%)拿到了臨時簽證(Temporary Visa)。另一方面,588,200人(3.1%)拿到了永久簽證(Permanent Visa),其中61%持有技術簽證(Skilled Visa)和33%持有家庭簽證(Family Visa)。

 

此外,印度人和中國人佔過去十年的澳大利亞新移民總人數的13.7%和13.3%,位列第一和第二位,其次是英國,新西蘭和菲律賓,分別佔比7.9%,7.7%和 6.0%。根據數據顯示,具有澳大利亞公民身份的新移民更有可能就業。 77%有澳大利亞公民身份的新移民找到了工作。與之相比,只有63%持有永久簽證和59%持有臨時簽證的新移民找到了工作。此外,在這些就業人員中,79%具有澳大利亞公民身份的新移民找到了全職工作而只有 74%持有永久簽證和 61%持有臨時簽證的人找到了全職工作。

 

另一方面,性別也是影響求職的一大因素。男性全職工作的可能性要比女性高:87%具有澳大利亞公民身份的男性新移民找到了全職工作而女性該比例僅為68%。另外,在永久簽證持有人中,82%的男性和66%的女性可以找到全職工作,兩者相差16個百分點。此外,67%男性臨時簽證持有者可以找到全職工作但只有55%女性臨時簽證持有者可以工作全職。

 

新移民失業及就業問題

 

最近10年的澳大利亞新移民和澳大利亞臨時居民的失業率均為7.4%,與之相比,在澳大利亞出生的當地居民失業率僅為5.4%。在最近10年的澳大利亞新移民之中,具有澳大利亞公民身份的移民失業率為3.3%而臨時簽證持有者和永久簽證持有者的失業率分別為8.6%和8.8%。關於就業問題,在最近10年的澳大利亞新移民中,46%的人用了大約三個月的時間來尋找他們的第一份工作。對於新移民來說,最常見的就業幫助來源是朋友或親人的幫助(佔比例74%),其次分別是Centrelink(一個澳洲就業網絡或工作服務的提供商,17%)和教育機構的協助(4.2%)

 

在最近10年的澳洲新移民中,近三分之一(31%)的人報告說他們在找第一份工作的時候遇到困難。最常見的困難是:缺乏澳大利亞的工作經驗或工作參考資料(65%),缺乏本地聯系或社交網絡(31%)和語言問題(25%)。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企業更傾向於招聘具有澳洲公民身份的新移民,這批新移民也更容易找到全職工作。另一方面,企業也更樂於招聘男性求職者,許多女性求職者在職場上面臨抉擇:是要參與勞力工作,還是被迫放棄自己原先的專業轉為低階層工作。

 

勞動參與程度

 

勞動參與率是經濟活動人口(包括就業者和失業者)佔勞動年齡人口的比率,是用來衡量人們參與經濟活動狀況的指標。根據2016人口普查的數據,這批新移民的勞動參與率是70%,與之相比,澳大利亞總人口的勞動參與率是66%。具有澳大利亞公民身份的新移民有更高的勞動參與率(80%)而永久簽證持有者和臨時簽證持有者的勞動參與率僅為69%和65%。此外,男性比女性有更高的勞動參與率(90% 比 71%)

 

根據2016人口普查的數據顯示,84%的新移民報告說工資是他們的主要收入來源,但有9.7%的新移民認為他們以政府發放的養老金維持生計。

 

結語

我們注意到澳洲政府在這十年中,文化有多樣性的改變。在2016年,澳洲只有 50.7%是第三代移民,而近 49%的澳洲人出生在海外(第一代澳洲人),或者一個或兩個父母出生在海外(第二代澳洲人)。可見生活在澳洲裏的人已經不再只是經歷同一個文化。

 

再者,移民問題加上通過人道理由所接收的難民亦是澳洲內部重視的一個議題,澳洲需要小心準確地規劃未來,否則就岀現一發不可收拾的後果。較詳細的報告將會在今年十月及十二月裏發佈。這些數據在未來數年將是為澳洲社區作出重大政策、規劃及服務決策的依據。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