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每週話題

被擾亂了的中國「春運」

夾雜著大雪或凍雨的惡劣天氣,從 1 月 31 日起就席捲中國的多個省份——先是河南及其周邊有暴雪,接著又以湖北為中心出現凍雨災害。在中國準備迎接農曆新年之際,冰凍雨雪天氣擾亂了人們的出行。

特別是在中部的湖北省,大雪和凍雨導致交通中斷,旅客滯留。至少4000輛車受困高速公路。在最擁堵的路段,有旅客被困公路上兩天兩夜。2008 年之後,中國最複雜的春運路況出現了。

/ 中國湖南長沙被冰雪覆蓋的道路

冰凍雨雪致使數千人受困高速公路

多年來,在這個被稱為春節的節日開始前會出現大量的國內外旅行,這產生了世界上最大的年度人口流動。由於城巿化急速推進, 大批農村人口在二、三十年之間都變成在城巿工作的一群。他們一年之間都離開家人工作, 春節的一個多月期間, 就成為他們回到鄉下探望家人及朋友的最主要時刻。由於有全國人口有極大部份是到了別省工作, 因此回到老家的交通就變得不容易。以前春運車票難求, 再加上由城巿到小鎮,再轉到不同鄉郊, 不同運輸工具都未必能接上, 往往要花上數天時間, 中間住宿不同地方。

過去10 多年, 中國汽車業發展迅速, 不少外國車廠都在中國生產, 廉價汽車數目大增, 因此在城巿生活居民, 自駕已變成非常普遍。春運時間,自行開車穿州過省, 更大行其道。趁這時間, 到各地旅遊, 也變成時尚。

新冠大流行期間,對封城、隔離等其他規定的擔心讓許多人不敢出行。去年,在面臨大範圍抗議後,當局突然在春節前數周前解除相關規定,但許多原本會出行的人由於擔心會傳播新冠病毒,因此沒有出行。今年預計將回歸節假日出行正常水準——預計將達90億人次,創下記錄。

回家對中國人來說,在「春節」這個時刻有著特殊的意義。農曆新年假期開始前,數千萬人往來全國各地,而天氣卻導致大量航班取消、鐵路停運。作為交通樞紐的武漢,公共春運交通受惡劣天氣影響相對嚴重。截至2月4日下午3點,武漢天河機場流量正常率僅為20%,臨時取消航班468架次,提前取消航班64架次,航班取消比例超六成。

/ 武漢這次雪災的影響力道類似2008年中國的全國性雪災

同時,華中、華東迎來大降雪、凍雨,鐵路、公路都受阻。特別是在湖北,許多司機被迫滯留在高速公路上,面臨嚴重困境。有的司機表示已經困在許廣高速京山段超過30個小時,自己準備的吃喝物資已經耗盡,不得不開始煮雪喝水。還有一名叫李可的民眾2月2日早上和朋友從廣東深圳出發,計劃返回湖北老家。但由於高速路上冰凍雨雪堵車,直到4日深夜,她已被困在高速路上近七十個小時。其中整整有二十四小時車子完全動彈不得。這些情況,反映出城巿駕駛者, 對於自駕長途出行, 並沒有很多經驗。在今次天氣特別惡劣環境下, 更衍生出各種狀況。在澳洲生活稍為長一點時間的讀者, 都知道平時在巿內開車, 與長途鄉旅行不同, 對汽車的要求也要更高, 才能保證安全順暢。

此次惡劣天氣是十五年來最強的冬季雨雪冰凍,並在中國春節前、春運高峰時到達最強時段。通俗地講,凍雨就是在天上的時候是雨,但滴落到地面物體上的時候結成了冰。這種雨落地後會附著在馬路、房屋、電線、樹木上面,迅速結成冰層。如果凍雨持續不斷,這些瘋長的冰層會使得公路、鐵路難以通行,電線、電塔、樹木都可能不堪重負大量倒伏。總的來說,以持續時間和破紀錄的低溫情況看,今年的這場雨雪冰凍災害暫時還達不到 2008 年的規模,不過今年低溫雨雪冰凍天氣的影響範圍已接近 2008 年。在這輪惡劣天氣中,這次的雨雪冰凍天氣集中在中東部地區,比如湖北、河南、安徽、湖南,而多地已經出現了建築物因積雪而垮塌的事件,並造成了死傷。

中國應急管理機制幾乎全部癱瘓

對於惡劣極端天氣,世界範圍內都會發生:美國冬天的時候暴風雪非常多,澳洲雖然沒有暴風雪,但也是洪水、山火頻發;但很少出現這樣大面積的、形成一種災害性的公共天氣事件,這主要和歐美國家的預警機制有關。遇到類似情況時,歐美政府會反覆提醒國民要做好出行規劃,而中國在這些方面顯然做得很不夠,許多居民並不瞭解天氣情況的嚴重程度。舉國致之,舉國制之。中國缺乏彈性的剛性體制強調的更多是管制,而非治理。

過去三年的新冠疫情已經暴露出中國政府很多治理方面的問題,應對危機上明顯嚴重不足。還有應對洪水上,只要是這種大面積比較嚴重災害發生的時候,中國政府的管理方式幾乎全都癱瘓,中國在應急管理、災害預警方面存在嚴重問題。以堵在高速公路幾天幾夜為例,這對於歐美國家民眾很難想像。即使很多車主可能不瞭解天氣狀況的嚴重,但官方應該對交通加以控制。具體來講,如果發現暴雪已經開始了,或者有凍雨,政府就應該有限流,各個高速路口都應該限流,就是讓這些車不要再上去了;已經上了高速的,要麼分流,要麼是儘快地開出一條緊急通道來,而不是將所有車輛都堵在高速上而全部無法動彈,造成更嚴重的後果。這一點中國政府和歐美相比,如同步履蹣跚的幼兒,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歐美應急管理工作起步較早,經過多年的發展完善,現在已經形成了比較先進和成熟的應急管理機制:以整體治理為基礎,通過法制化手段,將完備的危機應對計劃、高效的核心協調機構、全面的危機應對網路和社會應對能力結合在該體系之內。而中國政府擅長的管控能力不等於歐美社會的社會治理能力。疫情期間,令其他西方國家無法想像的「清零」已經向世界證明了中國政府的控制能力,但治理是完全另一回事。如果說善治意味著透明、負責、問責和對人民需求的回應,那麼中國政府幾乎沒有踐行這一點,無論是在嚴厲的「清零」政策中,還是在雜亂無章的重新開放中。畢竟,中國政府究竟會幹什麼、愛幹什麼、能幹什麼、不愛幹什麼、不會幹什麼、不願幹什麼,對於普通民眾來講,一直是無法預知的謎題。

暴雪下電動車主的無奈

此次中國春運暴雪凍雨,除了令人們深入反思中國的社會治理能力,另外一個重要議題就是如火如荼的新能源車取代油車一題不免成為了一場鬧劇。今年春運,疊加湖北、湖南等多地暴雪,電動車車主是否會在長途出行中遇到續航焦慮再度成為關注焦點。春運的寒冬暴雪還在肆虐,尤其是湖北凍雨致高速堵車200公里,這種極端天氣讓積雪清理工作變得異常困難,也在讓大量車主飽受煎熬。這一次,整個新能源車圈徹底安靜了。有車主爆料300公里走了15小時,很多新能源車沒電了,大量純電車趴窩,被拖車拖走。有車主從杭州自駕回連雲港,本來路程只有600公里,但由於前半程暴雨後半程暴雪,令車主半夜困在高速邊的一個小鎮上:經歷找樁、充電、因雪被困、推車脫困後,車主才能再度出發,繼續趕往目的地。有車主揶揄,開電車回家太費力,不如就地過年。

其實,每年的春運,油電之爭總會在中國掀起高潮。而今年的這場暴雪,無疑照出了新能源車的短板,包括低溫性能下降,電動車續航能力被嚴重誇大,在高速堵車、極端低溫降低的環境下,電池性能下降,續航嚴重縮水,充電的時間慢得讓人抓狂。電車受制於惡劣的天氣、擁堵、充電樁不夠用、打滑碰撞風險等諸多情況,任何一項,都會對電車造成麻煩,這些是新能源車主開上高速就需要提前有心理預期的事兒——開車出遠門一定要看天氣,車上帶乾糧和水,有條件有必要的冬天最好帶上防滑鏈。而電池續航充電短板的解決也要加快, 短期或可以發展汽車充電寶,長期則是固態電池。

任何新生事物的發展都需要一個過程,新能源汽車代表著未來,但這並不代表因為推崇新能源而對油車一棒打死。比如中國高度發展高鐵,卻依然有保留綠皮火車的必要,就是因為當依靠電力為動力來源的高鐵一旦受到風力、凍雨等因素影響而不得不停運時,通常由柴油或蒸汽發動機提供動力的綠皮火車反而風馳電掣,幾乎已經被淘汰的綠皮火車,卻不害怕暴雪天氣。由此看來,盲目叫囂淘汰燃油車、宣導新能源一家獨大,實非最佳選項。選擇多種路線並行,關鍵時刻有一個保底與確保基礎生存與穩定性的選項,才是最穩妥的。而這也給近年來考慮大力扶植補貼電動車車主的澳洲政府一個新的思路。

對世界各國採用電動車的影響

中國成為生產鋰電池大國, 在價格上比其它國家佔有極大優勢。電動車生產較汽油車簡單, 零部件需求更少, 中國政府更補貼電動車的生產, 令到現時已成為電動車生產大國, 以極低廉的價格, 向世界各國出口電動車。在西方社會要求實現碳零排放的目標中, 各國環保份子要求政府盡快能淘汰電油車下, 便宜的中國電動車已開始大量進入巿場。澳洲在過去數年, 購買電動車數量大增, 不過配套的充電裝置卻仍未發展起來。

在年青一代接受環保意識下, 澳洲估計電動車巿場已進入起飛階段。不過今天中國春運問題, 突顯著電動車在出途出行時的限制, 相信會對打算改用電動車人仕,會帶來重新思考。日本豐田車行一直以來推動使用混能車, 但由於無法降低車來要有兩套推動系統的限制, 而令價格缺乏競爭力, 無法大幅開巿場。或是新研發的氫能車, 是否也是支持零排放的環保理想者可以考慮的另一種選擇? 在中國春運後, 相信這會是全世界都要再加以思考的方向。

文/本刊編輯部

圖/網絡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