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每週話題

譚保政府對陸克文競選聯合國秘書長說「不」 「出爾反爾」亦或「先見之明」?

本刊編輯部
圖:維基百科

上週五,澳洲譚保政府明確表示不提名支持前澳洲總理暨前工黨領袖陸克文角逐聯合國秘書長一職,引發了一場似乎牽扯到澳洲「顏面」的政治大撕逼。「失望且氣憤」的陸克文向澳媒公開了部分與譚保之間的往來信件,指責譚保「出爾反爾」,工黨亦亦批評自由聯盟黨政府此舉「小家子氣」;譚保拒絕公開不支持的理由,但指責陸克文公開私信的做法欠妥,且所述並不完全屬實,聯盟黨亦有議員指工黨此前為「逼宮」而數落陸克文的「個人形象」才是根因,更有甚者披露稱,私下收到了自陸克文工黨同僚處而來的,對聯盟黨「成功阻止」陸克文參選的「點讚」。一個國家的政府極力阻止本國資深政治人物活躍於國際政壇當屬全球罕見,這究竟是令澳洲陷入「尷尬」的敗筆,亦或是挽救澳洲未來「顏面盡失」的先見之舉?

依照《聯合國憲章》,聯合國秘書長是由安理會推薦,聯合國大會指定的聯合國秘書處最高行政長官,負責秘書處的工作,將其認為可能威脅國家和平與安全的任何事項提請安理會關注,並執行安理會、聯合國大會和其他主要機構託付的「其它職務」。在世界各國面前,聯合國秘書長往往被看作聯合國的象徵,同時亦利用這一身份對爭端的各方進行調停。雖然,聯合國秘書長一職曾被形容為「世界上最吃力不討好的公職」,但不可否認,聯合國秘書長在目前國際政治大環境下最具公信力的平台──聯合國中有著不容忽視的話語權和影響力。現任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的任期將於今年12月31日到期,圍繞著下一任聯合國秘書長的人選問題,不少國家的政府紛紛支持並提名本國知名資深政治家參與角逐。特別是本屆聯合國秘書長的選舉將由聯合國全體會員國投票選出的決定,堪稱1945年以來的創舉(此前秘書長一職都是在美國、俄羅斯、中國、英國、法國五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閉門會議中決定的),此番進程更是獲得了極大的關注。自2015年12月起截至目前,被提名參與下一任聯合國秘書長選舉的候選人有:前南斯拉夫的馬其頓共和國斯爾詹•克里姆博士閣下、克羅地亞共和國韋斯娜•皮習克教授閣下、黑山伊戈爾•盧克希奇博士閣下、斯洛文尼亞達尼洛•蒂爾克博士、保加利亞伊琳娜•博科娃女士、摩爾多瓦共和國納塔利婭•蓋爾曼女士、葡萄牙安東尼奧•古特雷斯先生、紐西蘭海倫•克拉克、塞爾維亞共和國武克•耶雷米奇先生、阿根廷蘇珊娜•馬爾科拉女士、斯洛伐克米羅斯拉夫•拉查克、哥斯達黎加克里斯蒂安娜•菲格雷斯女士。

對於政治家而言,成為聯合國秘書長,哪怕是候選人之一,都將是其政治生涯最重大的里程碑,而幾乎所有的國家,其政府與百姓都會對本國公民出任聯合國秘書長一職引以為傲,對於角逐這一職位的候選人予以支持,因為他們堅信此舉會有助於本國在國際政壇上的地位提升,並獲得一定的「優勢」。當然,世上總有例外,時常不按「常理」出牌的澳洲政府,再度讓世人大跌眼鏡。成為聯合國秘書長候選人的政治家必須獲得一國政府的提名。然而,曾兩次出任澳洲總理,在外交領域極為活躍,並以「代表澳洲政府公開向原住民道歉」而獲得澳洲原住民及民眾認可的陸克文,在為著下一屆聯合國秘書長一職全球奔走了18個月之後,被現任澳洲總理譚保「無情阻擋」在了角逐的大門之外,一切努力化為了泡影。

雖然,據稱澳洲駐美大使霍基(Joe Hockey)、駐英高級專員唐納 (Alexander Downer)以及外交部長畢曉普(Julie Bishop)、律政部長伯蘭迪(George Brandis)與衛生部長李蘇珊(Sussan Ley)都或多或少支持(或至少不反對)提名陸克文,但內閣中的大多數部長對此「並不熱情」,認為陸克文無法獲得總理譚保與內閣的支持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例如,財長莫瑞信(Scott Morrison)就向媒體表示,「據我所知,譚保已在5月時用最強硬的措詞表達了其持保留及反對意見的態度」。而國家黨領導人喬伊斯 (Barnaby Joyce)則將陸克文當下的處境形容為「人格與禮儀之戰」,在很大程度上是工黨內訌後的自食其果,當年陸克文擔任澳洲總理時期及「逼宮」前後,不少其工黨同僚都批評其為「報復心強、情緒不穩定且狂妄自大」,甚至稱其為「神經病」,喬伊斯明確指出,「這麼多陸克文前同事的評價基本上已經讓他出局了」。

不可否認,陸克文在從政期間,確實曾有著可以載入史冊的傑出表現,但是,陸克文的個性亦確實是影響其政治生涯的一個「不定時炸彈」。從陸克文在得知譚保不支持提名的決定後旋即公佈私信並在公共場合使用不太文明的詞彙進行抱怨即可隱約看出,不論陸克文是否具備成為一名傑出國際政治領袖語言天賦、政治抱負與行動能力,其明顯缺乏足夠的情商。而作為肩負著調停責任的聯合國秘書長,最忌諱的莫過於「頭腦發熱、言辭過激」。如此看來,譚保說陸克文「不合適」倒也不算有錯。大約在譚保與其支持者的眼中,不支持提名陸克文或許暴露了澳洲兩大黨黨爭的混亂,確實會令澳洲在國際社會上面臨一時的尷尬,但總要好過支持一個「能力不足之人」上位而令澳洲淪為永久的笑柄!但無論如何,正致力於進一步加強國際政治影響力的澳洲失去了70年來難得的一次機會,卻是不爭的事實。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雖然澳洲政府表示不會提名任何一個澳洲人參選,但有建議及趨勢顯示,澳洲在很大程度上會支持友好鄰邦紐西蘭,已獲提名的前總理克拉克。現年66歲的克拉克曾於1999至2008年間擔任紐西蘭總理,後擔任聯合國開發計畫署(UNDP)署長。UNDP是聯合國下屬最大事業體之一,過往常有預算浮濫的問題,但克拉克在其任內於控制預算方面頗有績效,而她亦是目前在聯合國擔任最高職位的女性。再加上聯合國大會主席、丹麥籍的里克塔夫特,及安理會輪值主席、美國駐聯合國大使鮑爾,去年底曾聯名致函各會員國,希望提名女性擔任下任秘書長,翻開歷史新頁,克拉克的贏面可以算得上是相當高。此外,克拉克曾在採訪中強調,「安理會現狀是1945年地緣政治現實的反映,如今則需要反映我們所生存的21世紀的現實了。」在一定程度上,其主張與澳洲謀求國際政治主導的主張不謀而合。如何選擇,自然不言而喻。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