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每週話題

阿桑奇認罪換自由 返回澳大利亞

維基解密創始人朱利安·阿桑奇6月26日抵達澳大利亞首都坎培拉,返回故土。

當天早些時候,他在塞班島的美國聯邦法院承認違反美國《間諜法》,被判處與其在英國已完成的相等刑期後當庭釋放。對此,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稱,阿桑奇獲釋是一個「可喜的進展」。

世界傳奇人物

阿桑奇1971年出生在澳大利亞,十幾歲時就因程式設計出名,1995年曾因駭客行為被罰款,還曾與人合寫過一本關於互聯網的暢銷書。2006年,35歲的阿桑奇創辦了維基解密網站。自此,命運的齒輪開始轉動:這個網站曝光了大量與戰爭、間諜和腐敗相關的世界各國包括美國在內的機密檔案。 這些被曝光的內容不僅令人瞠目,令全球各國政府都恨之入骨, 卻又無法應對。而發佈的美國政府機密檔案, 嚴重打擊了美國的外交形象。阿桑奇也因此成了美國政府的「眼中釘」,並陷入曠日持久的法律糾紛,開始了長達14年的漂泊與監禁生活。

不過, 維基解密公開這些檔案, 卻得到全球很多人的支持。2010年《時代週刊》風雲人物投票, 因為公開了美國政府在阿富汗戰爭的行為,令到阿桑奇成為獲得最多支持的人物。不過最後《時代週刊》卻沒有把阿桑奇放成為封面, 而選出把得票少於他 1/20的Elun Musk馬斯克。從今天馬斯克對世界的影響, 大家也可以說當年《時代週刊》的確是選對了。

不過, 在其後的14年間, 從被整個世界視為英雄, 阿桑奇卻要孤獨面對美國這全球大國對他全球的通緝, 開啟了他以個人之力, 對抗美國政府的人生旅程, 更成為他人生最具傳奇性的一頁。

/ 維基解密重塑網路時代媒體力量

抗爭14年終獲自由

阿桑奇曝光「燈塔之國」的種種內幕後,瑞典政府檢察院一度指控他涉嫌犯下強姦、性騷擾等罪行。阿桑奇申請政治避難被拒,被國際刑警組織在全球範圍內通緝……。多方圍堵下,走投無路的阿桑奇於2012年保釋期間躲進了厄瓜多爾駐英使館,在這裡一「躲」就是7年。此後,厄瓜多爾政局出現變動,2019年厄方不再向阿桑奇提供庇護,英國警方隨即以違反保釋條例為由逮捕了阿桑奇;在英國倫敦安全係數最高的貝爾馬什監獄,阿桑奇在一間3米長、2米寬的牢房內,度過了1901天。

期間,美國以「維基解密」公佈涉美機密檔危及他人生命安全為由,要求引渡阿桑奇。美國政府對阿桑奇提出17項違反間諜活動法等的指控。如果所有罪名成立,他將被監禁175年。只是生活的動盪與活動的限制,並不能阻止阿桑奇持續「揭秘」美國的「黑料」:2016年美國大選之際,維基解密公開了當時的總統候選人希拉蕊的一系列私人郵件,引爆「郵件門」事件;次年,阿桑奇再度公開了數千頁美國中情局機密檔,暴露了「中情局實施駭客攻擊的全部能力」。

直至今年6月,在經歷了無數次開庭、裁決、上訴,經歷了漫長的等待、堅持和呼籲後,阿桑奇與美國方面達成認罪協定的消息傳出。根據美國司法部與阿桑奇達成的認罪協議,美國司法部仍將尋求判處阿桑奇監禁,但這與他此前在倫敦已完成的刑期相等,故美方承認阿桑奇已完成服刑,放棄此前對他的引渡要求,允許他返回原籍國澳大利亞。

這14年「自我放逐」及監禁的生活,  阿桑奇最大的收獲是與現時太太史黛拉 (Stella Assange) 結婚並生下兩個孩子。史黛拉本名 Sara Gonzalez Devant, 擁有瑞典及西班牙國籍, 出生於南非約翰尼斯堡, 是一名人權律師, 於2011年成為阿桑奇的法律團隊。兩人2015年當阿桑奇於厄瓜多爾大使內單獨生活時開始交往, 並於2017年訂婚, 並於2022年於英國獄中結婚。 兩人可以說是患難見真情, 史黛拉更長期為阿桑奇的自由奔走。

6月26日晚上, 史黛拉與阿桑奇父親在坎培拉機場, 是第一個迎接阿桑奇回到澳洲的家人, 並代表他舉行記者招待會。不過, 阿桑奇與史黛拉的兩名兒子, 要在期後才首次見到父親一面。

寒蟬效應猶在

美國政府針對阿桑奇的指控引發全球支持者憤怒,質疑對阿桑奇提出刑事制指控是對言論自由的威脅。維基解密聲明,阿桑奇獲釋,是包含草根組織、新聞自由活動人士、不同政治派別領導人甚至聯合國在內的一場全球聲援活動的成果。2022年阿爾巴尼斯當選澳大利亞總理後,一直將釋放阿桑奇作為優先事項。很明顯,延續14年之久的阿桑奇案如今得到了突破,說明政治風向發生了變化。

有媒體表示,這樣的認罪協議在美國間諜案中並不罕見。如果此案進入審判階段,美國軍方和政府使用的一些「情報來源和方法」將有被曝光的風險。雖然美方一直主張,阿桑奇的行為超出了新聞或者舉報的範疇,其索取、竊取、不加區別發佈機密檔的行徑已經危及到了無辜生命;但目前結案,使得美國軍方和政府也可以從混亂的法律糾紛中解脫。從某些方面來說,這樣的結果是一種「雙贏」。

美國外交官熱衷於保護與澳大利亞的關係,因為美國已與澳大利亞和英國達成了所謂的「奧庫斯」(AUKUS)防務和安全夥伴關係。阿桑奇一案長期以來還一直是英美關係中的一個棘手問題,許多外交官都希望解決該問題。阿桑奇的美國律師波拉克亦指出,雖然阿桑奇承認違反了《間諜法》,但該法有根本缺陷,而且不符合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這次起訴本身就開創了一個危險的先例,無疑是對全世界記者追求言論自由和民主問責的一個極大威脅。

要知道,維基解密所做的正是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誕生之初所要達到的目的:它保障了言論自由和新聞自由,並在此過程中賦予了人們權利公開反對政府濫用權力。這是對政府所揮動的權力巨棒的一種至關重要的制約。而對阿桑奇的起訴,意味著還要起訴《紐約時報》和《華盛頓郵報》等知名新聞機構。此案對公共利益新聞產生了嚴重的寒蟬效應,很難想像它沒有嚇阻潛在的吹哨人和記者。目前還不清楚未來的美國政府是否有可能把阿桑奇的認罪作為一種方式,運用《間諜法》來對付令人不適的新聞報導。

未來尚可期

面對阿桑奇返澳,總理阿爾巴尼斯表示,人們對阿桑奇的看法各不相同,但拖得如此久的案子終於結束了,阿桑奇終於與家人團聚了。這畢竟是件令澳大利亞人高興的事。阿爾巴尼斯政府並未計劃支付阿桑奇回國的費用,維基解密稱,包機將他接回國的費用約為77.8萬澳元;而在阿桑奇登上回國專機的幾個小時內,眾籌活動已經籌集到了70多萬澳元。重獲自由的阿桑奇在公眾眼中依然是一個極具爭議的人物,一些人稱讚他是言論自由和新聞自由的捍衛者,而另一些人則嘲笑他是逃避法律制裁的罪犯。

一方面,阿桑奇和他的支持者們將他塑造成一位為言論自由和揭露黑暗而戰的英雄,為全人類的公義發出呐喊,螳臂當車一般;另一方面,未考慮後果的洩密,不僅危害了美國等國家的國家利益,還威脅到從事秘密工作的個人的生命安全。視角的不同,決定了結論的不同、甚至是截然相反。而如今,或許人們更應該把注意力放在阿桑奇認罪後的影響。雖然認罪協議不具有法院判決的先例效力,但仍然會在未來多年懸在所有人的頭上。澳國會議員喬伊絲稱,儘管他個人並不喜歡阿桑奇,但這一事件暴露出美國的「治外法權」,實在令人擔憂。

在關閉的大門背後,政府官員相互交流著往往跟公開聲明不同的情緒,公眾對此習以為常。但維基解密曝光的很多內容還是令人震驚——洩密凸顯了快捷的全球通訊的前景和風險。在這個世界上,個人能夠破壞全球戰略計劃,強大無比的政府則竭力控制危害性的蔓延。這是私人和公共聲明之間、言論自由的要求和保密的需要之間矛盾的戲劇性展示。維基解密網站的存在,以及阿桑奇和眾多吹哨人的遭遇,或許本身就代表了一種國際制度的缺失。

阿桑奇雖然被釋放了,但這並不意味著他未來將不再受到迫害,畢竟他損害了美國一直以來自詡的「民主自由」的形象。從青年得志到顛沛流離,再到身陷囹圄,阿桑奇的命運幾經波折,如今重獲自由,但很難講,就此塵埃落定。畢竟,世上從來就沒有不受限制、抽象、絕對的新聞自由;而追求自由的路上,從來就不缺同行者。

阿桑奇與黎智英

阿桑奇能被釋放, 標誌著美、英及澳洲這些持西方媒體為監察政府的社會, 在面對新聞自由挑戰政府權威時, 最終都要面對人民的意願, 不能把權力用盡, 去壓制不同的意見。雖然阿桑奇選擇認罪,不再堅持作烈士, 但人們普遍對他表達了同情和諒解, 仍然是批評美國政府。

阿桑奇的律師團隊呼籲全球仍要向美國政府施壓, 要求美國總統特赦阿桑奇, 來表達美國政府理虧, 用來肯定人民有知情權的重要性。這些行動, 當然會有政治的考量, 但在一個民主社會之中, 仍有機會發生, 因為政府要考慮民意所向。

同樣在香港這一個曾經具自由卻沒有民主的社會, 76歲《蘋果日報》出版人黎智英卻因著與政府有不同的政治立場, 以違反國安法被告、審訊並仍在獄中等待判決, 已經超過3年。在這一個社會, 政府視媒體為政府的宣傳機器, 亦不承認國民有自由獲取不同的資訊, 黎智英仍要單獨面對香港(及中國?)政府的壓迫。黎智英在全球並沒有得到像阿桑奇一樣的支持和肯定, 因為中國強大控制媒體的能力, 正向全球華人宣傳黎智英對國家安全的損害。而不少在中國或香港的華人, 也缺乏分析能力, 甘願接受政府宣傳放棄知訊自由。

不過, 在澳洲這一個民主自由的國家, 這裏的華人又會如何面對這一個問題呢? 黎智英的兒子黎崇恩(Sebastien Lai)7月1日和代表其父親、香港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的律師加拉格爾(Caoilfhionn Gallagher KC )出席澳洲全國新聞俱樂部(National Press Club)的座談會,並呼籲澳洲政府加入英美等其他民主國家的行列,要求釋放被監禁的黎智英。黎崇恩和其律師團隊亦在坎培拉與外長黃英賢會面。其後黃英賢亦在社交媒體 X 上帖文表示:「澳洲對香港廣泛使用的國安法來鎮壓民間社會並起訴像黎智英這樣的記者深表關切。」

阿桑奇與黎智英都因為政府廿對媒體的打壓而在獄中, 黎智英走出香港的監獄, 看來機會並不太大。對關心新聞自由的人來說, 是令人惋惜不已的不同結果。

文/本刊編輯部

圖/網路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