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在中國的鐵礦石進口來源中,來自澳大利亞以及巴西的進口佔比分別約為60%和20%。雖然澳大利亞依然位居中國鐵礦石第一大進口來源,但高達60%的進口佔比不一定會在今年延續下去。 因為澳大利亞的競爭對手——巴西的鐵礦石供應正在逐步恢復當中。市場數據顯示,今年3月份,巴西鐵礦石出口量同比增加33.97%至2842萬噸。據悉,靠出口鐵礦石,巴西3月掙得了13.6億美元經濟收入,同比大增164.15%。 3月30日,中國還與阿爾及利亞國家鋼鐵公司簽署了合作協議,約定要在阿爾及利亞西部Gara Djebilet地區進行鐵礦石開採。 澳大利亞業內的專家也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立即為澳洲的鐵礦石貿易商「敲響警鐘」。 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ASPI)執行董事彼得·詹寧斯(Peter Jennings)發出警告,短期來看,中國還會繼續自澳大利亞購買鐵礦石,但就長期而言,中國勢必會盡最大努力來促進鐵礦石進口的多元化,因此,澳大利亞的鐵礦石生產商應該意識到,他們未來進入中國市場的難度將會加大。 同路點評: 自從年初,中國先是出台了進口優質廢鋼的規定,為鋼鐵企業增加生產所需的鐵原料;隨後又積極推進中企在海外的礦山建設;並且要求鋼鐵行業必須在年內壓縮粗鋼產量。這一切,都是為了破除鐵礦石進口價格居高不下的困局。如果中國選擇從其他國家購買鐵礦石,只要對方的鐵礦石價格便宜1美元,按照中國每年將近10億噸的購買量,就可以省下每年10億美元。中國佔澳大利亞鐵礦石出口的80%-85%,澳大利亞鐵礦石出口的非季節性下降一定引起了人們的擔憂,中國在找澳洲鐵礦石的替代者的同時,澳大利亞也必須去找中國的替代者,否則澳洲經濟面臨的壓力會非常大。
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民主黨創黨主席李柱銘、支聯會副主席何俊仁等9人涉參與前年8月18日民陣在維園舉行的「流水式集會」,被控組織及參與未經批准集結罪。警方僅就當天維園集會發出不反對通知書,惟參與者眾多並走到中環一帶。 警方去年4月拘捕黎智英等15名民主派人士,控告其中9人,黎及李等7人否認控罪。 4月1日在西九龍法院裁決,法官胡雅文裁定7名被告就兩項罪名,即組織及參與未經批准集結全部罪成,控方反對被告保釋,但法官最終準李柱銘等原本獲保釋的5人繼續擔保,眾被告的案件押後至4月16日作求情及判刑。 法官在書面裁決指,當天的遊行在警方未有批出不反對通知書下進行,並由維園遊行至遮打道,遊行涉及多於30人,其共同目的寫在帶頭遊行的橫額之上,違反《公安條例》。 法官認為,這不是一個出於必要的疏散計劃,被告亦在無合法權限或合理辯解下,組織及參與這次遊行,裁定不認罪的7名被告罪成。 同路點評: 法官胡文在簡短的裁決中提到,在違憲挑戰方面,她認為終院2005年已裁定未經批准集結罪合憲,對本庭有約束力,因此辯方挑戰罪行違憲失敗。前民主派議員李卓人表示他們只是「助人散場」,即使被判刑或入獄「也很光榮」,因為他們與香港人一起表達對民主自由的意見和意願。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萊斯(Ned Price)稱這次政治裁決再次反映北京及香港政府決意要剷除任何形式的和平異見者。對於現時的香港而言,也是提出了挑戰,如何在現有體制框架內,去表達自己的意見,推動民主、維護自由,都是今天香港人需要去思考的,相信總會找到那個最合適的方式。
主動融入澳洲社會 Seek integration into Australian society actively
香港政府統計處年初公佈,2020年底香港人口的臨時數字是747.4萬,比對2019年下跌0.6%,是2002年以來首次出現跌幅。香港2020年的登記出生數字異常偏低,出生嬰孩只有41,958人,較平常每年5萬多,少了兩成。而這似乎不只是香港遇到的狀況,整個東亞,甚至整個亞太地區都有相似的情況發生。
近日,澳大利亞政壇性侵醜聞仍在發酵。被爆出性侵指控的總檢察長克利斯蒂安·波特決定反擊,其法律團隊已于上周以誹謗罪名在聯邦法院起訴澳洲廣播公司(ABC)和記者Louise Milligan。為了避免在重返工作崗位後出現利益衝突,波特應總理莫里森的要求,已放棄了訴訟期間他在內閣中對ABC和聯邦法院的職權;如果在支出審核委員會或內閣中有關於ABC資金撥付的討論,波特也將退出。 隨著事件的餘波不斷,外界有了這樣的一種感覺,如果該事件沒完沒了,它可能已經不再是事件的本身,而在於事件之外。
目前澳洲新冠疫苗推出計劃在全國範圍內推進,只是仍然落後于原定計劃。澳洲政府正在組織各界力量,説明實施新冠免疫計劃,其中澳大利亞國防軍的醫護人員也加入到了免疫行動。而最近發生的「丟失」疫苗事件也讓聯邦政府和州政府之間的衝突浮出水面。
拜登政府上任以來中美首次高級別官員面對面會談在美國阿拉斯加結束。雙方火藥味十足的唇槍舌劍引人注目,引發各種評述。 代表中國出席會議的是主管外事工作的政治局委員楊潔篪和外交部長王毅。美國的代表則是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與白宮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 布林肯在會後形容對話是「艱難而直接的」。他還向媒體表示,雙方談到存在根本分歧的議題,包括新疆、香港、西藏、台灣問題,以及中國在網絡空間的作為。 「當我們明確直接地表達這些關切時,得到了戒備的回應,這不令人意外。」 楊潔篪則在中方記者會上表示,會議是「坦率的,建設性的,有益的」,但他指出,雙方仍存在重要的分歧。 雙方代表兩日內共展開了三輪會議。 18日當地時間下午與晚上舉行了兩輪,19日早上第三輪。 會議大部分時間閉門進行,但向媒體開放、常規只限於數分鐘的開場白部分,卻因雙方激烈交鋒而延長至一個小時以上。 中美高官的唇槍舌劍暴露兩國當前深刻的分歧。有分析認為,這顯示本次世界矚目的會議,不僅沒有為中美關係「破冰」,似乎還可能寓示著雙邊關係進入了「冰河世紀」。 首日會議伊始,布林肯與蘇利文分別緻辭,語氣平和但姿態強硬。 布林肯稱,美方對中國在新疆、香港、對台的政策,以及對美國的黑客攻擊與對美國盟友的經濟脅迫行為的關切。這些問題威脅到國際秩序,並非僅僅是中國的內政問題。 蘇利文強調美方會保護盟友與夥伴的利益,表示並不尋求衝突,但歡迎「激烈的競爭」。 楊潔篪代表中方率先發言,他表示中方主張「全人類共同價值」,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而非「以一小部分國家製定的規則為基礎的秩序」。 他還猛烈抨擊美國的人權問題,建議美國「管好自己的事兒」。 王毅緊接著的發言比楊潔篪的簡短,他告誡美國放棄干涉中國內政的「霸權行徑」。 「這個老毛病應該要改一改了。」 會議之後,兩國官員互相指責對方違反外交禮儀,超時進行陳述,或得到了額外的發言機會。 在楊潔篪與王毅的首輪發言英文翻譯結束後,開幕致辭本應結束,現場記者被告知需離開房間。 此時,布林肯與蘇利文要求記者留下來,記錄美方的回應。 美方回應結束後,記者再次被告知是時候離場了。鳳凰衛視的記者高聲提問:「你們為什麼在對話前製裁中國?」 此時,中方代表團指責美方有多一輪的發言,做法並不公平。楊潔篪質問美方:「幹嘛害怕記者,不是講民主嗎?」這段視頻在中國社交媒體上熱傳。 同路點評: 中美關係此前一直處於「喊話」和「試探期」,此次「2+2」戰略對話無疑是雙方進行實質溝通的重要一步。至於是否能為後續的雙邊關係鋪墊良好開端,多位中國官方人士指出,取決於中美是否在一些共同利益的領域有止損或合作的意向,至少對已有的衝突矛盾不再擴大。美國新任政府上台後至今,對華戰略尚未成型。美國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計劃在4月中最終審定一套全面的中國相關議案,以便有時間起草一份得到民主黨和共和黨同僚支持的議案。美中代表在媒體鏡頭前的「硬氣」,其實背後驅動力非常可能是各自國內的政治需求。在華盛頓,對華強硬已成為共和、民主兩黨僅有的少數共識之一,主流民意也支持鷹派的對華政策。 89%的美國人認為中國是競爭對手或敵手,而非夥伴。在國家主義日趨高漲的中國,「對美國挺直腰桿子」亦是能調動民意的政治取向。由於社會制度不同,中美在涉及人權、台灣、南海等意識形態及政治方面存在的爭議固然是雙邊關係中不可迴避的頑疾,相比之下,抗擊疫情、經濟復甦、人文交流等則是擺在雙方面前最現實的易合作領域。如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的表達一樣,中方並不指望一次對話能解決所有問題,並沒有過高的期待和幻想,希望會談能夠成為一個開端。相信,美方也是一樣。
由於洪水氾濫,新南威爾士州數十個地方轄區被宣佈為災區,這為居民申請政府資金提供了可能。 澳大利亞服務局(Services Australia)列出了新州的34個地方政府轄區有資格獲得澳大利亞政府災難恢復金(Disaster Recovery Payment)。 昆士蘭州南海岸的布里斯班周圍地區也遭受極度降雨。 Balonne River, Moonie River, lower Warrego River, Paroo River 和the Barcoo and upper Thomson Rivers已經被發布小型洪水警告。 某晚,昆州東部進行了六次營救。 同路點評: 目前大面積的惡劣天氣帶從布里斯班一直延伸到霍巴特,1000萬澳大利亞人受到暴雨的威脅。沿海低氣壓槽已經移入巴斯海峽東部,會將焦點轉移到澳洲大陸南部。經歷了山火、疫情、水災,澳大利亞的日子最近不太平,希望大家都可以做好防範措施,減少損失。另外,生活在新州34個已經標記為災區的地區的人每個成人最多可申索$1,000 ,每名16歲以下的孩子可申索$400的災難恢復金。
西澳州長麥高文(Mark McGowan)在疫情期間所寀納的限制措施為他贏得了更多選民的支持。西澳工黨輕松贏得連任,這意味著反對黨自由黨遭遇了潰敗。 州長麥高文表示,週六選舉的勝利意味著選民所考慮的是西澳的未來。 他說:「感謝西澳大利亞人,我感到非常的榮幸。我們一起經厤了很多,疫情對於每個西澳人來說都是非常艱難的時期。我們會繼續在未來實施積極的計劃,重振製造業,為西澳人提供可支付的TAFE和訓練項目,建造新的女子和孩童醫院。」 同路點評: 反對黨領袖基爾庫普(Zak Kirkup)已經成為自20世紀30年代以來首個未能保住自己席位的西澳自由黨領袖。他說自己已經退出政罈。工黨預計將贏得下議院59個席位的大多數,這可能是西澳厤史上最多的議會席位。而諸多自由黨知名人士呼籲進行黨內改革,以從這場潰敗中迅速走出來。但自由黨究竟會怎麼改革,雖然飽受關注,但是似乎路也很長。
15日,突然傳來消息,指維州自由黨道路、青年司法及罪行事務發言人柏廸(Brad Battin)宣佈挑戰奧拜仁黨領袖地位,自由黨將於翌日早上舉行投票,且看奧拜仁是否能保住黨魁一職。 由於16日為維州國會復會之日,安德魯已因養病要缺席國會,如果連奧拜仁也因被「刺殺」而被拉下馬,國會將出現兩大黨原有黨領袖皆失蹤的局面。 同路點評: 雖然在是次挑戰中未被拉下馬,但輿論對奧拜仁未來仍然不看好。自從奧拜仁接掌維州自由黨以來,一直未能重振黨聲勢,甚至有人質疑他過於低調,既避談家庭私隱,又少於發言攻擊。近日有指蓋伊有可能重新備戰,傳媒亦不斷推算還有那些自由黨人可挑戰領袖地位,例如野心勃勃的史密夫(Tim Smith),只是想不到出擊的竟然是不動聲色的柏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