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廣電局新招加強規管醫藥廣告 近日,中國廣電總局印發《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關於進一步加強醫療養生類節目和醫藥廣告播出管理的通知》,對醫療養生類節目和醫藥廣告播出加強管理。今後各級電台電視台上的醫療、藥品、食品、化妝品等廣告,播放時長不得超過一分鐘,且不得以電視購物短片等廣告形式播出。《通知》表示,近年來,各級廣播電台電視台開辦了各色醫療信息、醫療養生類節目,宣傳普及疾病預防、養生保健等科學知識。但有的節目假借普及健康知識的名義非法兜售藥品、保健品和醫療服務等,甚至播放虛假醫藥廣告,既損害大眾利益,也嚴重影響了廣播電視媒體形象。 《通知》規定,醫療養生類節目只能由電台電視台策劃製作,但播出此類節目,中央廣播機構及全國衞視頻道需報總局備案,其他頻道則需報予所在地省級新聞出版廣電行政部門備案。若節目邀請嘉賓,該嘉賓必須具國家認定的相關執業資格和相應專業副高級以上職稱, 並須在節目中表明。醫療養生類節目主持人也要取得播音員主持人執業資質。《通知》也明確規定:嚴禁醫療養生類節目以介紹有關養生知識等形式直接或間接發佈廣告、推銷商品和服務;嚴禁直接或間接宣傳醫療、食品、化妝品等企業、產品或服務;嚴禁節目中間以包括「欄目熱線 」以及二維碼等任何形式,宣傳或提示聯繫電話、聯繫方式等資訊。 同路點評:即使有了一分鐘的規定,企業還是可以用其他方式來對產品進行推銷,最常見的做法是由企業贊助拍攝相關主題的電視音樂片。這類音樂片畫面唯美、時間較長、明星雲集、又常常在比較好的時段播出,往往能給帶來很好的宣傳效果。受廣告監管較多的藥品、酒品和煙草尤其喜歡以此類音樂片或公益片的方式投拍廣告。例如,李冰冰和任泉出演的《康美之戀》MTV就屬於類似情況,該片時間長達4分鐘,講述了一對采藥人相知相戀的故事,直到片尾才出現「康美藥業」的字樣。那如果這種片子屬於音樂電視,定性不是廣告,就不在監管的範疇內了。其實,對於各類廣告,監管部門很難用統一的標準對其內容進行規定。 港人抗逆力不合格 基層最低 有機構調查以電話訪問逾千港人面對逆境時的抵抗能力,結果發現,受訪市民整體抗逆力呈現不合格水準,整體平均得分低於合格水準的二十八分(五十四分滿分)。基層市民的分數更是最低,高收入人士和中產階層呈現的抗壓力亦不理想。調查機構建議政府採取針對性的措施,包括加快標準工時立法;增加對駐校社工的支援,完善在校心理輔導服務;加大對基層人士的扶貧力度;訂立心理學家註冊制度,改善心理治療質素;以及提倡社會關愛及互助精神等,助市民面對逆境。 同路點評:基層市民的分數低,說明社會網絡不足,收入較低,面對逆境或困難時容易感到束手無策,若經濟環境轉差,基層人士受到的影響首當其衝。當年巴士阿叔一句「你有壓力,我有壓力」紅遍全城。港人最常面對的危機或逆境是「事業或學業的危機」和「經濟危機」。壓力無法避免,政府應作出相應的措施去紓緩市民的生活壓力和提高抗逆力。 台三成八受訪者不滿蔡英文 國民黨智庫近日公布「誰不滿意蔡總統的施政」民意調查,該民調訪問一千零七十七人,並將受訪者於一二、一六年兩次台灣的總統大選投票行為分類,其中「一二年投馬、一六年投蔡」的轉投族,對蔡英文的不滿意度已近三成。而整體受訪者不滿意率則達到三成八,惟近半人認為是因前任留下的「爛攤子」所致。淡江大學政治經濟學系副教授包正豪指,民調顯示總統的「賞味期」短,民眾可能已累積很多不滿,一旦政府沒做應該做的事,很快就會將不滿投射出來。 同路點評:蔡總統的「賞味期」愈來愈短,不全然是因為蔡英文領導的政府施政。台灣經濟不見起色、台灣人民對對總統期望太高等,都會引致民眾對政府的信心。其實,在蔡總統剛上任時,因新政府的內閣官員大多都具財經背景,不少民眾都看好新政府執政後的經濟前景,有信心新政府會為民生帶來正面的影響。無論誰執政,政府都需要時間來取得民眾的信任。 女性加薪成功率較男性低 儘管現在職場強調性別平等,也能發現高層主管不再是男性的天下,但最近有研究指出,相較於男性員工,女性在要求加薪時,只有16%能夠成功;而男性要求加薪成功的機率則是較女性高出25%。職場專家認為,相較女性,因為男性在傳統上需養家,加上賺取薪水的多寡也呈現了自我價值,因此男性比較善於談判以及勇於爭取;而女性則較容易對低薪妥協。另一項研究發現,女性在要求加薪後的生活也與男性大為不同,不僅是上司對要求加薪的女員工特別嚴苛,若得知「她」成功加薪,也可能會造成其他同事的不滿。 此外,就算女性開口要求加薪,大多時候所表現的態度也都較不強勢,且容易沒有自信,使得女性不容易成功談成加薪。大多數的人認為,男性應該要積極有野心,女性則應該要溫和謙卑;在這種刻板印象完全消失前,扯上金錢的「加薪」前更是不可能平等,儘管工作量及工作能力相當,老闆還是容易因性別刻板印象而有不同待遇。 同路點評:「女人無野心」、「女人不敢要求加薪」……在職場上男女同工不同酬依然常見。對此情形,不少人都會如此解釋。正因為女性平時都給人留下這樣的印象,一旦主動要求加薪,就會使人覺得不適應。對於加薪這件事,可以從管理者和員工兩方面去協調。管理者要瞭解女性員工的心理,對待工作出色表現良好的女員工及時給與關注和提薪;而女性員工自身也要打破心理思維定勢和不合理信念,對自己多做一些肯定,表現自信點,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前提下,如果做得更加出色,關於提出加薪要求是非常合理的一件事。 名作家三十年代小說終出版 美國著名小說《大亨小傳》(The Great Gatsby)的作者費滋傑羅(F. Scott Fitzgerald),一本從未面世的短篇小說集《我會為你而亡》(I’d Die for You,暫譯),暌違八十年後將於明年四月出版。...
文:李秀辰 圖:維基百科 近幾十年來,日本音樂對大中華地區的影響當然是毋庸置疑的。在眾多的日本音樂當中,有一類歌曲有著很特別的地位,它們是隨著日本影視作品進入中國的,卻在中國受到了巨大的歡迎。它們和影視作品相互依存,但又具備獨立的音樂人格,既是影視作品的一部分,又是一系列膾炙人口的歌曲。 日本影視歌曲最大的來源是電視連續劇。有一個很有趣的現像是,儘管都是「自日本而來的電視劇」,卻會因著年代而被仔細區分為「日本電視連續劇」(90年代之前)和「日劇」(90年代之後),而且似乎有什麼筆者也無法說清的不同。 最早最經典的「日本電視連續劇」大概要算是《血疑》(《赤い疑惑》),這部東京廣播公司1975年播出的電視連續劇,於1980年代初在中國大陸引發轟動,山口百惠、三浦友和、宇津井健等日後在中國名噪一時的影視巨星,都是隨著這部電視均進入中國觀眾的實現。《血疑》的主題歌叫作《謝謝你》(《ありがとう あなた》),由山口百惠演唱,風靡一時。 《血疑》是一部家庭倫理愛情劇,同一時期,中國觀眾還能看到另一部青春勵志劇——《排球女將》(也譯作《青春的火焰》,日語《燃えろアタック》直譯為「燃烧•攻击」)。《排球女將》講述的是少女小鹿純子(荒木由美子飾演,其青春靚麗的形象成為一代年輕男性的夢中情人)克服種種艱難最終成長為排球名將加入國家隊的歷程。主題歌《燃燒!攻擊!》由堀江美都子演唱,這首歌有中文的譯唱版本,所以當時學唱的人很多。 進入1990年代,「日劇」開始粉墨登場。而提到「日劇」,就不能不提《東京愛情故事》(《東京ラブストーリー》)。《東京愛情故事》源自漫畫家柴門文(柴門ふみ)的一部愛情漫畫,1991年由富士電視拍成11集電視連續劇放送。由於和《血疑》等片有著較大時間上的間隔,《東京愛情故事》在下一代中國人當中掀起了新的熱潮,而非對之前的延續,織田裕二、鈴木保奈美、江口洋介等新一代明星脫穎而出,特別是鈴木保奈美,與同時代的歌星酒井法子一起,成為了新的大眾夢中情人。《東京愛情故事》的主題歌《突然發生的愛情故事》(《ラブ・ストーリーは突然に》)由著名歌星小田和正演唱,寄託了一代人的情感。 在電視劇當中,有一個特殊的類別,那就是動畫片。日本動畫片對許多的中國人而言,那是非常美好的童年回憶。當然,不同年齡的人,童年對應著不同的時期,所以你的童年到底是《森林大帝》、《鐵壁阿童木》還是《足球小將》、《灌籃高手》,就成了「代溝」了。日本動畫片製作嚴謹,往往也有著很好的主題曲,相比之下,《灌籃高手》的主題曲《好想大聲說喜歡你》(《君が好きだと叫びたい》)充滿了青春的氣息,是為同類中的佼佼者。 除了電視劇,電影也是影視歌曲的重要載體。1980年代進入中國的日本電影引領了當時的流行風潮。《追捕》、《生死戀》、《望鄉》、《砂之器》、《人證》等影片在當時都造成了萬人空巷的效果。如果單純輪電影的影響力,《追捕》首屈一指,可惜《追捕》並無演唱版的歌曲(有一個很著名的人聲和聲配樂「啦呀啦」),所以更為人所記得的歌曲是《人證》的插曲《草帽歌》。《人證》(《人間の証明》)拍攝自日本小說家森村誠一的長篇推理小說,是森村誠一最受歡迎的作品之一,講述駐日美軍士兵與日本女子生下的孩子的坎坷人生,被多次改編成電影和電視劇。《草帽歌》在中國風靡一時,堪稱經典,感動了很多普通的中國人。有趣之處是,《草帽歌》是一首英文歌曲,這款「源自日本電影的英文歌曲」的混搭,在當時也令人耳目一新。 日本影視歌曲在Youtube上很多,其中不少都是中國用戶上傳的,可見這些歌曲在中國的影響力之大: 突然發生的愛情故事(演唱:小田和正) 《突然發生的愛情故事》有一個非常震撼人心的前奏,只要音樂響起,馬上能令人想到鈴木保奈美甜美的面龐。另外,這首歌也是小田和正的代表曲目。 燃燒!攻擊!(演唱:堀江美都子) 和《突然發生的愛情故事》一樣,這首歌的前奏熱情歡快,聽到的時候就能激起心中的熱情。 謝謝你(演唱:山口百恵) 作為歌星,山口百恵的名曲無數,但這大概是中國觀眾最熟悉的一首了。 草帽歌(演唱:不詳)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LjeDi-oYOc 作為一首英文歌曲,在中國的受眾本來應該比較少,但實際情況是這首歌非常有名。 好想大聲說喜歡你(演唱: BAAD樂團) 這首歌因著青春活力,理所當然受到年輕人的喜愛,雖然1990年代的年輕人,今天已經不再年輕了。
周偉文 前言 過往十多年,本刊每年都會參加在墨爾本博士山舉行的年巿及中秋慶祝活動。策劃這些活動的絕大多數從商的華人移民。最近六、七年,我都注意到一位年輕的女孩子,擔任推廣策劃在白馬巿這些活動的聯繫。不單如此,她也協助白馬商會舉辦不同的社區活動,在各方面協助商戶在這地區建立生意。她就是自小就在博士山華人社區活動中長大,從事巿場及活動推廣,在博士山長大,可以於是屬於博士山的女孩-Tina Liu。 成長於博士山 Tina 五歲時跟父母從台灣移民墨爾本,落地於墨爾本。父親是越南華僑,母親是台灣人。Tina 成長於典型的中華文化家庭之中,卻又在澳洲這一個充滿自由和機會的社會中長大,她一直認為自己得天獨厚,能在東西方最好的經驗中長大,而她一直在享受著這一特別的成長經歷。 Tina的父親是活躍於墨爾本僑界、長期服務博士山的僑領劉國強僑務委員,她自小有很多機會跟著父親參與各類華人社區活動。Tina 記得她小時候,博士山華人並不太多,今天區內華人食店及商舖林立,可以說Tina是與博士山成為一個華人社區一起成長。她小學及中學都在博士山,因此同學朋友中既有在這土生土長的西人,卻又有不少是在博士山華人社區中一起成長的第二代華人。由於長期參與服務社區,她更認識不少從海外移民來到這裏安居的新朋友。對Tina來說,她特別感受到澳洲社會的多元性及活潑。 服務社區 理所當然 Tina家在博士山開設雜貨店, 父母親工作繁重,每天見到父母親勤勞工作,令她繼承了華人勤儉就是美德的傳統。父親多年來參加了各類社團活動,服務社區,更因此與主流社會有深入接觸,令到Tina自小就參與社團內不同的義務工作,更進而有認識及服務主流社會的機會。在家中她和弟弟學會了要尊重長輩,更常常跟著他們組織各類社區活動,深深體驗華人合作處事的方式。又因為成長及學習於主流社會,帶著澳洲人的生活經驗,塑造了Tina今天把東西文化結合於一身,遊走於發展迅速的博士山,建立自己的人生事業。今天,她積極參與推動博士山的社區發展,也把自己的專業及時間用在服事社群。 推廣中華文化 雖然一直參與服事社區,Tina 與父輩的社區領袖想法並不完全一樣。對Tina來說,博士山是華人生活中心,但同時卻又是澳洲社會的一部份。因此在考慮這一個社區的發展時,她不單止會從第一代華人移民生活的方式及角度去考量,同時亦會從澳洲人的觀點出發去思想,到底怎樣的發展方向,會令到大部份人更有好處。舉一個例子,十多年來,博士山在農曆新年及中秋節,舉行的慶祝活動,Tina會認為這些活動,並不只是屬於華人的文化活動,更是屬於整個社區包括不同民族的活動。過去多年,她成為義工,協助組織這些活動的同時,也著重主流社會有更大的參與。我們見到愈來愈來的澳洲人,一起參與這些具備中華文化特色的活動,就可以見到像Tina這樣成長的第二代華人,接棒華人社區走進澳洲社會的路,與父輩不一樣的歷程。 Tina 覺得不單是在博士山生活的澳洲人,包括在維州不同社區的西人,也很願意瞭解及主動參與在博士山這些以中華文化為中心的活動。Tina覺得大部份澳洲人對中華文化存開放態度,在從事巿場推廣的經驗中,Tina相信自己可以在向澳洲主流社會推廣中華文化傳統,作出更多貢獻。 結合中西的巿場推廣 華人來自不同地區,都在博士山出現,Tina 也有機會接觸來自不同地區的華人。Tina認為從香港來的華人,大都已經在這裏生活了數代,因此熟悉主流社會,也融入在其中。來自東南亞的華人,不少是七、八十年代來的難民,也開始投入社會生活。近年從中國來的移民,對澳洲不太熟悉,但也主動去認識這一個國家,持著開放的態度。她覺得不同地方及時期來的華人,都很願意以這裏為家,主動建立自己的將來。她相信自己的專業及在這裏成長的經驗,能夠給他們幫助。 Tina在墨爾本大學唸商科,主修巿場推廣,以優秀的成績畢業,並且完成碩士課程。她也修讀過資訊系統,畢業後在主流媒體推廣公司中任職。在六、七年間,她取得不少經驗,表現亦亦得到業界肯定。她曾獲墨爾本大學邀請,主持講座分享巿場推廣心得。只是在她工作環境中,大多是西人,華人只有寥寥無幾,Tina覺得機構並沒有給少數族裔很大的發展空間,因此七年前毅然離開穩定的工作,開展了自己的巿場推廣事業。 Tina現時從事數碼化及社交媒體的巿場推廣,也協助客戶舉辦大大小小的活動,她那豐富的社區參與及人脈網絡,成為她在策劃各類推廣活動時最大的助力,她的客戶既包括針對向主流社會推廣的企業,也有以發展華人巿場為主要目標。從Tina的觀察,現時華人移民引進的企業發展迅速,其中一些是帶著創意和資金來到澳洲,也很願意投放資源去推廣不同的營商意念。她相信從事巿場推廣有很大的發展空間,而像她這樣具備亞洲及澳洲背景的,將有更大的發展機會。 由於亞洲移民澳洲漸多,企業的巿場推廣也開始針對著不同民族來進行。最近Tina協助一個動漫展覽的推廣,主辦方不單找她負責主流社會的推廣,也讓她推動在不同民族中間的宣傳。Tina 相信這是巿場推廣發展的趨勢,而像她具備少數族背景的,會有更大發展空間。 在多元文化中成長...
文:本刊編輯部 圖:新華社/維基百科 5日,2016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選舉投票結果揭曉,總體結果未見得非常意外。兩大傳統陣營「建制派」和「泛民主派」的得票均有滑落,「泛本土派」則攻下6席。一般來說,當選民對傳統陣營都不滿意的時候,容易引起第三勢力的增長,這可能是這次選舉的一個顯著結果。而議會陣營數量增加,實際上會增加議事的難度,也就是「碎片化」問題,可能對香港的未來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 投票率最高的選舉 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六屆立法會選舉的投票結果5日傍晚全部揭曉,70名候選人當選為第六屆立法會議員。4日是香港特區立法會換屆選舉投票日,全日投票人數超過220萬,創歷史新高,投票率也打破歷屆紀錄。 本屆立法會選舉投票於4日7時30分至22時30分舉行。選舉仍然按照傳統分為地方選區選舉和功能界別選舉兩個部分。地方選區為5個,分別是:香港島、九龍西、九龍東、新界西、新界東,共有84張名單的213名候選人競逐35個議席。 功能界別方面,傳統功能界別為28個,共選舉產生30個議席,其中10個功能界別的12名候選人在無競爭對手的情況下自動當選,另有43名候選人競逐剩餘18個功能界別的議席。區議會(第二)功能界別由9張名單的21名候選人競逐5個議席。 本屆立法會選舉中,全港合資格的登記選民共有近378萬人,較上一屆增約31萬人。投票結束後共點算了約220萬張地方選區選票、約198萬張區議會(第二)功能界別選票和約17萬張其他功能界別選票。據統計,總投票率約為58%。 本屆立法會選舉中,建制派陣營共獲得41個議席,約佔總議席的60%,建制派與反對派兩大陣營所佔議席基本格局不變。民主建港協進聯盟(簡稱「民建聯」)在本屆立法會選舉中獲得12個議席,繼續保持立法會第一大政團的位置。 立法會是香港特別行政區的立法機關,除特區第一屆立法會任期為2年外,立法會每屆任期4年,第六屆立法會的任期將從今年10月1日起。香港特區第六屆立法會的產生辦法與第五屆相同。 新老交替數量大 本次立法會選舉,總共產生了26位新任議員,佔總共70位議員的37%,換屆率是相當高的。在換屆的席位當中,包括了一部分在任議員宣佈不再謀求連任,也包括不少議員被新銳候選人擊敗。 總共有12位在任議員在選前宣佈不再參選,其中不乏政壇重量級人物,包括過去八年擔任立法會主席的曾鈺成、從香港回歸之日起便擔任立法會議員的譚耀宗、以及去年在政改方案投票中缺席導致投票混亂的劉皇發等。當然,有些議員的退出,未必是真的放棄參與,而是為屬意的後來者讓出空間,比如劉皇發退選之後,其子劉業強被經民聯提名參選,並且在無對手的情況下自動當選。類似情形可見一斑。 而在謀求連任未成的現任議員也達到10位之多,當中包括泛民會議召集人何秀蘭、工黨主席李卓人、自由黨榮譽主席田北俊、泛民悍將黃毓民等人。現任議員落敗的方式各有不同,如黃毓民在九龍西區參選,最終得票7.25%,排名第六,低於「泛本土派」青年新政推出的年輕候選人游蕙禎(25歲,為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女議員)。 從投票結果來看,香港政壇傳統的「建制派」和「泛民主派」的得票均有滑落,所得議席也各自減少3席,所失去的約11%的選票以及6個議席則落入近年來興起的「泛本土派」手中,並且這6個議席全部屬於選民直選的地方選區議員,顯示一部分香港選民不滿意兩大傳統派別而尋求新意的想法。 「碎片化」的憂慮 就選舉結果而言,傳統泛民主派的議席減少至22席,得依靠「傘運」後新興的「泛本土派」才能維持「關鍵24席」,可否決議案,而兩者之間的合作則未必簡單。外間分析早已預期新的民主派內部呈現「碎片化」,否決法案的能力存疑。然而,也有學者指出,建制派同樣將面對「碎片化」問題。由此可見,香港未來四年的政治格局似乎更見凌亂。 香港政界與政治學者對於新衍生的民主黨派還沒有一個較統一的分類。一些媒體籠統稱呼非建制派,而當中包括泛民主派,以及泛民內部早年已出現的激進民主黨派。一些媒體選擇把新興的團體分為「激進本土派」和「自決派」,前者包括政團青年新政,以及熱血公民、普羅政治學苑和城邦派香港復興會組成,俗稱「熱普城」的選舉聯盟,後者則包括「傘運」學生領袖組成的香港眾志黨和三名獨立當選人。 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馬嶽說,泛民主派與「本土派」之間缺乏互信已屬必然,而正因為新政團之間各有不同立場與意識形態,加上他們許多都是「議會新丁」,毫無經驗,以後非建制派要協調聯合行動將更見困難。 不過,馬嶽也說,建制派「有自己的分裂跟矛盾,他們共同行動也會比以前困難」。「建制派那邊有40席,但是民建聯作為『最大黨』,它佔的比例也比以前減少,第一代領袖事實上也大部分退下來。所以它要再領導建制派也會比以前要困難一點。」 香港教育大學協理副校長兼社會科學系教授盧兆興說,無論建制派還是民主派都出現了嚴重的「碎片化」問題,但相比之下,他認為泛民主派的表現其實並不差勁。「因為它們在碎片化的過程中達致了世代更新、交替。我們可以看到許多新的、年輕的議員給選進去立法會,而過去政績良久的議員都落馬。」「建制派『配票』很成功,但由於這次選舉投票率非常高,很多年青人投票,『首投族』都是投給一些新的候選人,所以建制派的表現實際上是有點差。」 泛本土派的崛起 本次立法會議員選舉,最大的關注點顯然是泛本土派的崛起。所謂泛本土派,是香港於2010年後興起的一個政治及學術派系,原屬泛民主派的激進陣營。現成為香港政治光譜中,非建制派的一部分。泛本土派強調以香港人的利益作本位,認為政策應以香港人的利益為依歸,香港人應優先享有社會福利,並主張實行中港區隔,反對中港融合,以捍衛香港的獨特性。泛本土派在社會和政治層面的立場都與中間派和泛民主派存在分歧,例如給予褔利予居港未滿七年的香港新移民的立場,對港中關係的理解等。 本次泛本土派攻下6席,6位當選議員均為不足40歲的年輕人,其中最年輕的羅冠聰僅23歲,前文提到的游蕙禎僅25歲。6位當選議員中,梁頌恆(30歲)和游蕙禎屬於「青年新政」,成立於2015年,是一個主張香港有權選擇自決,要求「港中區隔」的本土派政黨,成員逾百人,大部份為20至30歲的在職青年。「青年新政」的特色是主張走「議會路線」,認為議會上應該有屬於本土派的聲音,通過議會帶動本土思潮,並主張本土大團結。 33歲的鄭松泰綽號泰博,現於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擔任專任導師,任教香港社會、現代中國文化以及社會學導論等科目,為本土派組織「熱血公民」成員,在網絡電台擔任節目主持,包括《熱血時報》節目《大香港早晨》、《熱血政治》;以及MyRadio的《毓民踩場》及《建國研習班》。「熱血公民」於2012年2月29日成立,強調香港以文化為特點與外界「區隔」。 創造最年輕當選紀錄的羅冠聰為「香港眾志」創黨主席,黨的成員包括學民思潮前召集人黄之鋒等,成立於2016年4月10日,以「民主自決」為最高綱領,以直接行動,策動公投和非暴力抗爭,推動政治和經濟自主,以香港本位,實踐民主治港的理想願景。...
長三角貫通中原高鐵開通 由河南鄭州至江蘇徐州的鄭徐高鐵,是中國「四縱四橫」客運專線網路中徐蘭客運專線的重要組成部分,將於9月10 日正式營運,結束過去長三角往西北方向中原地區不通高鐵的歷史。鄭徐高鐵開通後,鄭州到徐州約需一小時二十分鐘,較現有最快列車縮短一半。鄭徐高鐵途經河南、安徽、江蘇三省,西起鄭州東站,東至徐州東站,總投資四百七十九點八億元人民幣,線路全長約三百六十二公里。 中國鐵路客服中心網站近日發出公告,為配合鄭徐高鐵開通營運,鐵路部門將由9月10 日起,推出部分線路列車的新運行圖。上海至鄭州車程將減少兩個多小時,縮至四小時內;上海至西安更減少了三個多小時,車程縮短至六小時內。鄭徐客運專線的開通也會大規模影響京滬高速鐵路、鄭西客運專線等線路的列車運行圖,特別是對合肥南站影響最大。因為在鄭徐客專沒有開通之前,由東北、天津、濟南、青島等始發前往武漢、重慶、成都、長沙、貴陽、廣州、深圳、南寧方向的高鐵,必須經徐州上京滬高速線—合蚌高速線—合武線。鄭徐客專開通後,將給京滬高鐵最繁忙區間(蚌埠南—徐州東)釋放了一定的運能,也讓旅客不再忍受合肥南站換向的困擾(因為在換向的同時,需要旅客更換座椅朝向)。而經停合肥南站的高鐵車次也會隨之減少。 同路點評:鄭徐高鐵終於來了!這意味著鄭州的高鐵「十字架」將正式形成。那麼,從鄭州可以通過高鐵連接的城市「朋友圈」,也將進一步擴大。而屆時,中原經濟區、東隴海地區與長三角經濟區也取得緊密的聯繫,務工、旅遊、求學、商務出行,將變得更加快捷。鄭徐高鐵的通車,鄭州、濟南、南京、上海、杭州等大城市之間實現4小時直達,中原與長三角等城市群之間的時空距離大大縮短,乘客可以在6個小時內實現貫穿洛陽、開封、安陽、鄭州、商丘、杭州、南京等中國歷代著名古都。隨著交通工具的發展,不僅有火車、汽車、飛機可以選擇,高鐵也漸漸成為大家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 QS排名榜港大重奪港本地龍頭位 國際高等教育及人力資源研究機構Quacquarelli Symonds(QS)公佈16/17年度全球大學排名榜,香港有四所大學打入首一百位,其中香港大學上升三位戰勝去年排首位的科技大學,升至全球排二十 七,但在亞洲大學排名中,仍不敵新加坡兩所大學以及內地清華大學,排名 第四。至於去年的香港本地一哥香港科技大學則急跌八位,是唯一一所排名下跌的本地院校。QS世界大學排名是根據院校的學術聲譽、僱主評分、師生比例、論文引用比率、學院及學生國際化六個範疇,為全球逾三千八百所院校評分。 同路點評:每年都有不同的教育機構對大學作出評分,其實大學排名均具有其爭議性,如被指有過多主觀成分及具商業性質、被指部分調查方式不當、被指應用於大學招收優秀學生用途上等。大學除了透過研究促進知識外,亦負有知識傳承,培育下一代學者的使命。大學排名雖能鼓勵各大學進行科研,也會令大學較少注重教學質素,故排名只能作為參考,而非標準。 台逾1/3大專生自認較像打工族 台灣yes123求職網發布「開學打工族vs.職場兼差族調查」,以網路問卷於8月18至24日調查1308位大專學生、8月25至31日調查1416位上班族。結果指出,94.6%的大專生曾經打工過,平均月收入1萬6916新台幣,但55.6%的人認為錢不夠用、無法支付所有開銷;37.8%的人自認比較像打工族而非學生,31.3%的人透露曾因為打工使學業成績變差。yes123指出,過半大專生認為目前經濟壓力大,希望透過打工賺生活費、賺學費、舒緩貸款或負債壓力等;而最熱門的兼職項目為聽打人員、網路拍賣、特約記者。 同路點評:學生有打工經驗對於未來職場,確實有加分作用。但也有學子尚未踏出校門就要背負數學貸,成為大多數學子的打工首要原因。更有學生因打工而影響學業,甚至被迫休學等問題。在經濟不景氣之下,打工不只能分擔家計也能提早規劃人生方向,但應以課業為重,時間管理得當,在工作跟學業中取得平衡,避免因成績不佳而因小失大。 德蘭修女封聖 教宗:慈悲典範 德蘭修女的封聖儀式近日在梵蒂岡的聖伯多祿廣場舉行,儀式由教宗方濟各主持,約十萬名來自世界各地的信眾親臨現場見證。教宗形容德蘭修女為慈悲的聖人,稱讚她是個榜樣,應該引以為鑑。教宗表示,德蘭修女捍衞所有受疾病煎熬的、被拋棄的、以及未誕生的生命,他說:「德蘭修女將她的聲音傳達給全球列強領袖,讓他們意識到自己製造了貧窮的罪行。」教宗亦重提德蘭修女極力反對墮胎的立場,並引述她說未誕生的生命是最脆弱的。儀式上亦供奉了德蘭修女的小量血液,作為封聖儀式所需的聖人遺物。今次封聖儀式有至少十三個國家的元首或代表出席,印度、阿爾巴尼亞及馬其頓的官員均有到場,教廷派出三千人維持秩序。儀式在全球各地亦有直播。雖然梵蒂岡方面指會場可容納二十萬人入內,惟以安全理由,將入場人數減半。德蘭修女大半生奉獻予印度加爾各答的貧民,大批民眾聚集在仁愛之家總部慶祝,亦有大批民眾到德蘭修女的墳前獻花及點起蠟燭致意。 同路點評:有「加爾各答天使」之稱的德蘭修女出生於一個阿爾巴尼亞裔天主教家庭,自小立意侍奉天主,成立「仁愛之家」,一生為窮人服務。她在1979年獲頒諾貝爾和平獎,1997年因病離世,享年87歲。雖然德蘭修女廣獲外界讚賞,但也有人批評她沒有盡力紓緩臨終病人的痛苦,也沒有想辦法根除貧窮的根源。雖然她幫助了許多窮人,但也令窮人覺得接受幫助是理所當然的事。縱然如此,德蘭修女仍獲萬民景仰,鄉親父老與有榮焉,馬其頓與阿爾巴尼亞都力稱修女是本國之光,兩國都有不少道路、醫院、雕像與紀念碑以她命名。 近半人超重 法國擬徵垃圾食物稅 法國面對國民超重問題,財政部將之歸咎於民眾愛上吃垃圾食物,近日建議增設垃圾食物稅,以降低民眾吃速食的意欲,以及減少國家在相關方面的開支與損失。財政部早前一份報告指出,全國現時近5成民眾面對肥胖或超重問題,且有上升趨勢。報告指,現時法國有15%國民有肥胖問題,另有近32%人過重,顯示民眾愈來愈喜歡吃垃圾食物。報告稱,民眾因健康問題而請假,所造成的經濟損失,達到國內生產總值(GDP)的1%。 財政部為緩和國民肥胖問題,建議開徵新稅項,或是大幅提高與垃圾食物有關的消費稅,建議由現時5.5%增至20%。財政部強調:「若徵稅額太低,阻嚇市民進食速食的效果便不會明顯,故希望增設成效『顯著』的稅項。」財政部更建議,禁止於街上擺放投幣式的糖果販賣機,以免小孩過度沉迷於甜食當中。法國政府早已對含糖分的有氣及能量飲品徵收「汽水稅」,希望藉此降低民眾吃垃圾食物。 同路點評:肥胖成為全球通病,也已成為困擾人類社會的嚴重問題。由於肥胖及由此產生的疾病嚴重威脅民眾的健康,也給醫療保險系統和國家財政造成沉重負擔,不少發達國家因此開始考慮用稅收作為抑制肥胖的「武器」。但徵垃圾食物稅真的能如預期的那樣奏效嗎?小編認為,政府與其徵垃圾食物稅,還不如鼓勵民眾積極做運動,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加民眾的健康意識。而且,民眾有吃東西的自由,不應該為此付出更高的代價。對速食類食品徵稅也許更會影響窮人的生活,因為窮人比富人更經常食用這些便宜食物。 狗懂得聽人話 可分辨詞彙和聲調...
聯合國環境署對中美批准《巴黎協定》表示讚賞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3日在內羅畢發表聲明,對中美兩國批准氣候變化《巴黎協定》表示讚賞,認為中美對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挑戰的支持令人振奮。 聲明說,中美對推動《巴黎協定》生效的進程至關重要。雖然應對氣候變化挑戰的任務依然艱巨而緊迫,但能夠得到中美兩個大國支持「令人極度振奮」。聲明說,作為全球最大的兩個經濟體,中美是在向世界說明,未來經濟發展方向是低碳、綠色的。 按照規定,《巴黎協定》將在至少55個《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方(其溫室氣體排放量佔全球總排放量至少約55%)交存其批准、接受、核準或加入文書之日後第30天起生效。 目前已有180個《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方簽署了《巴黎協定》。中美兩國3日先後向聯合國交存批准文書,使得正式批准《巴黎協定》的締約方數量增至26個。根據聯合國的計算,這些締約方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佔全球總排放量的39.06%。 為了加強《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的實施,對2020年後國際應對氣候變化行動作出框架性安排,2015年12月12日,《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1次締約方會議在法國巴黎通過了《巴黎協定》,成為近年來氣候變化多邊進程的最重要成果。 同路點評:《巴黎協定》一如當年的《京都議定書》,是實施《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的具體指導性文件。沒有這樣一個文件,《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就真的只是一個框架,沒有任何實際效用。而《巴黎協定》的生效方式,決定了大國、發達國家在批准問題上有著更高的發言權。 中美兩國同時批准這一文件,對《巴黎協定》的推行有重要作用,也會對世界環保大局產生影響。未來經濟發展方向是低碳、綠色,各國都在為此努力。不過,從另一個角度來說,環保本身的效果需要長期積累,但破壞卻很容易,一次小規模的戰爭就能令長期發展的成果化為烏有。所以,最大的環保其實還是世界和平。 澳洲大學世界排名上升 靠科研投資刺激 發佈最權威的世界大學排名榜單的高等教育智庫Quacquarelli Symonds表示,澳洲各大學在科研方面的投資促進提升其世界排名。根據2016年QS世界大學排名,澳洲國立大學(ANU)依然是澳洲最好的學校,儘管它的世界排名從去年的19位下滑至22位。臥龍崗大學(University of Wollongong)提升最快,去年升至2018位,今年繼續上升至193位。新州大學(UNSW)和西澳大學(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在科研表現方面也有提高,首次進入世界大學前100位。世界大學排名對澳洲各大學來說十分重要,因爲這關係到國際生源。QS智囊團隊調研主管Ben Sowter表示,近年來各大學的排名升降情况,顯示出投資具有决定性作用。 西歐國家削减公共研究支出,導致大學影響力下降。於此同時,俄羅斯、美國、韓國和日本各大學的排名顯著上升。QS世界大學排名是最權威的大學排名榜單之一,與專注學術因素排名的世界大學學術排名不同,QS世界大學排名衡量因素包括學術領域的同行評價(Academic Peer Review),全球雇主評價,單位教職的論文引用數(Citations per faculty),教師/學生比例(Faculty student ratio ),國際學生比例(International...
文:李秀辰 圖:維基百科 古往今來,知名的鋼琴演奏家不計其數,即使是在世的現代鋼琴家,為人熟知的不在少數。不過,以中國聽眾的視角來看,有一位鋼琴演奏家的身份非常特殊,他是相當數量的現代中國人認識古典音樂的橋樑,他甚至被稱為「中國人民的老朋友」。他,就是「浪漫鋼琴王子」理查德•克萊德曼。 理查德•克萊德曼(Richard Clayderman)本名菲利浦•羅貝路易•帕杰斯。1953年出生在巴黎一個世世代代爲家具製造商的家庭。6歲開始學習彈鋼琴,12歲時被巴黎國立音樂學院破格錄取。他從音樂學院畢業以後,偶爾做一些伴奏和樂隊的兼職。 1976年,他的生活有了戲劇性的改變。一位名叫Paul de Senneville的製作人相中了他,决定讓他演奏《給愛德琳的詩》(Ballade pour Adeline,在中國大陸出版時被稱為《水邊的阿狄麗娜》)。那張單曲一鳴驚人,創下了在38個國家2千2百萬張的銷售記錄。從此以後,他開始他作爲一個鋼琴演奏家的音樂生涯,錄製了1000多首鋼琴曲,成爲了世界上最成功的通俗樂器演奏家之一,在世界各地賣出了7千萬張專輯。在他的高峰期,曾經在250天內演出200場。 在中國,理查德•克萊德曼深受普通老百姓的喜愛。因爲他是在中國改革開放時期最初進軍中國市場的少數外國音樂家之一。他在中國最初發行了三套專輯(主要是盒式錄音帶),分別是《命運》、《水邊的阿狄麗娜》和《星空》,優雅的鋼琴讓改革開放初期仍有一點保守的中國人找到了一種浪漫而又不露骨的美。在中國演出之後的轟動,培養起了當時80年代的一批「琴童」。很多中國孩子選擇學習鋼琴,都是因爲理查德的影響。 1990年代初,理查德•克萊德曼訪問中國,中國中央電視台轉播了他的演奏會,演奏會由中國最著名的主持人趙忠祥主持,當時的收視率爆棚。理查德•克萊德曼在演奏會上演奏了他最著名的曲目,並且演奏了兩首他改編的中國樂曲——《梁祝》和《太陽最紅,毛主席最親》,受到了現場觀眾的狂熱支持。他對《梁祝》的改編和演出很大程度上 此後,理查德•克萊德曼也經常訪問中國。每年都在中國有數場演出。他也已經成爲了「中國人民的老朋友」,在SARS時期無法成行,理查德•克萊德曼還爲中國的醫務工作者們錄製了特別的MTV,鼓勵他們要努力共度難關。理查德•克萊德曼在中國的愛好者年齡層次相當廣泛,有年過半百的老人,也有中學生。 理查德•克萊德曼也是一位頗有創意的演奏家,除了演奏古典音樂和他自己的原創作品之外,也經常創意性的改編現有作品,譬如好萊塢的歌曲、東西方的流行音樂和古典音樂、民謠等。近年來,理查德•克萊德曼錄製了大量的世界各地名曲改編的鋼琴曲,稱為「世界之旅」(Around the World With Richard Clayderman),其中包括了很多亞洲國家的傳統曲目,連《新鴛鴦蝴蝶夢》這樣的流行歌曲也被理查德•克萊德曼選中。澳大利亞音樂自然也不會被理查德•克萊德曼遺漏,他演繹的《Waltzing Matilda》和《I Still Call Australia Home》(《澳大利亞是我家》)別有風味。 理查德•克萊德曼的部分作品由於年代較為早,欣賞效果可能稍微遜色,但絕對掩蓋不住其中的浪漫情懷: 水邊的阿狄麗娜(演奏:克萊德曼)...
文:本刊編輯部 圖:蘋果日報 自2000年的悉尼奧運開始,中國政府都會安排在奧運會上取得佳績或受香港人歡迎的中國運動員,到訪香港進行交流活動。今屆里約奧運結束後,到訪香港的傳統仍然繼續。國家精英運動員代表團於27日抵達香港,訪問三日。中國國家隊奧運冠軍代表團一行共有64人,其中包括45名運動員。在代表團當中,金牌運動員有42位,另有三位非金牌得主也被「破格」邀請,到來香港,包括人稱「超級丹」的羽毛球名將林丹和因一句「洪荒之力」而走紅的游泳銅牌得主傅園慧。而在非運動員當中,最受歡迎的非中國女子排球隊教練郎平莫屬。 中國國家精英運動員代表團於27日早上,乘坐專機抵達香港。團長兼國家體育總局局長劉鵬率領運動員步出機艙,而香港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等政府官員,與約二百名學生到機場迎接。林鄭月娥表示自香港回歸以來,在每一屆奧運舉辦完畢後,中國中央都是第一時間安排運動員到訪香港,這可凸顯中國非常支持香港特區,更反映兩地人民深厚的感情。而劉鵬則表示從各方面各個角度來看,內地包括體育事業,都離不開香港的幫助和支持。 在三天的交流行程中,除了出席由香港特區政府在禮賓府舉行的歡迎酒會及晚宴外,還有羽毛球、乒乓球、跳水項目的示範表演。運動員亦會出席綜藝活動和到香港體育學院與香港青少年作出交流等。在29日便轉到澳門進行4天訪問。 這次共有45名精英運動員及五位國家隊教練到訪香港,當中最受注目的包括重奪失落兩屆金牌的中國女排及其教練郎平、游泳冠軍孫楊、跳水金牌得主吳敏霞、羽毛球名將林丹,以及游泳銅牌得主「洪荒少女」傅園慧等。當中因誇張的表情和風趣的語言,在里約奧運會期間爆紅的傅園慧,無論是香港市民大眾、媒體、甚至是明星和運動員,都將焦點放在她身上。即使在出席新聞發佈會訪問期問,傅園慧只是坐在角落,仍不斷有記者向她提問,更戲稱她為「角落焦點」。而香港羽毛球隊大將葉姵延更笑指要把握機會合照:「很期待與性格可愛又搞笑的傅園慧見面,希望有機會『集郵』!」 對中國金牌奧運團熱情不再!? 雖然有「洪荒少女」傅園慧、羽毛球名將林丹、甚至是在香港人心中有一份情意結的郎平坐鎮,一起到香港交流。但不知是否因為中國在今屆奧運的成續未算突出,還是因為中港關係在近年日漸緊張的緣故,香港市民對中國金牌奧運團到訪香港的熱情,有減退的跡象。從政府所舉辦的活動規模亦可知一二。 我們不妨從2004年雅典奧運後的交流活動開始,作一點比較。在2004年,當年主辦方共舉行3場示範表演和一場大匯演,公開發售的門票數量分別為6,300張和3.2萬張。而2008年北京奧運後的交流活動,共舉行了4場示範表演活動和一場三萬人的大匯演,而示範表演活動共發售了4300張門票,共安排63名金牌得主來香港。在2012年倫敦奧運後的交流活動,共有60位運動員參加該次活動,但發售的示範表演及大匯演門票分別只有3400張和26000張左右。在今次的交流行程中,三萬人的大匯演不再,變為在只能容納3500名觀眾的場館內,舉行綜藝節目和舉行三場運動示範表演。值的一提,雖然規模越辦越小,但花費卻越來越高。從2004年的100萬港元(約17.8萬澳元),升至今年高達700萬港元(約125萬澳元)。如從香港政府舉辦的規模來看,可見香港人對中國金牌訪港團的熱情感的確不斷減少。 當中的原因為何,其實可從歷史因素一探究竟。香港其實自1952年開始,就一直有參與奧運,但其成續未見突出,故香港人對香港運動員的熱情一直不算深厚。中國在80年代掘起,其在運動這軟實力上,亦漸漸在國際間抬頭。故香港人在觀看奧運比賽時,就會把關注點落在中國運動員身上。而2000年悉尼奧運,是香港回歸中國後的第一屆奧運,亦是首次有中國金牌奧運團到訪香港,香港人自不然對中國奧運運動員的熱情再次提升。而2008年的奧運在北京舉行,香港人對中國奧運運動員的熱情當然更進一步推上高峰。但經歷了幾次的奧運後交流,形式和表演項目亦幾乎一樣。在正常的情況下,熱情減退是正常不過的事。而且在中港矛盾日漸升溫後,香港人對其「中國人」的身份認同,的確有所下降。由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社會及政治發展研究中心歷年所作出的「香港人和中國人的主觀身份認同」研究也顯示,2008年是香港人對「中國人」的身份認同最高峰的一年,但之後一直下跌。再加上香港運動員在過往幾屆的奧運會中,亦取得不俗的成續。香港人自不然把對中國奧運運動員的關注,逐漸轉移到香港奧運運動員身上。 被受冷落的香港運動員 事實上,在奧運後邀請中國金牌運動員到訪香港,一直被視之為愛國教育活動。而且每屆奧運結束時間約在八月尾,剛好亦是香港立法會選舉前夕,故被認為對建制派在立法會選舉中,有一定的拉票作用。因此,香港政府對其到訪團到來,當然會熱情招待。 可是,如此對比下,卻有人認為香港政府冷落了香港運動員。雖然在今屆奧運中,香港運動員拿不到任何獎牌,但好像香港奪牌希望、單車選手李慧詩在比賽中發生多次意外,雖然受傷不輕仍堅持完成比賽,他們的意志卻觸動了每一個香港人的心。雖然他們回到香港後,仍有一場由香港政府為他們舉辦的酒會,以答謝他們的努力。但當香港運動員和中國運動員在一起時,他們明顯地備受冷落。在歡迎中國國家精英運動員代表團的晚宴上,亦邀請了大部份香港里約奧運代表到場。但在全晚的活動上,既沒有人在台上宣佈他們在場,也沒邀請他們上台,香港的里約奧運代表運動員活像一班觀眾似的。 在香港這城市,發展體育絕對不會是政府的重點之一,由香港特首梁振英之前所說的「宗教和體育沒有經濟貢獻」就可略知一二。但是,香港奧運隊的運動員,也付出了各人的努力,在比賽中拼盡每一分力。雖然沒有獎牌,但每位運動員都是值得受到尊重的,不應受到如此冷落。香港政府近年雖常說要發展體育,但如連尊重運動員這一道理也不懂,儘管花了多少錢、做了多少建設,也是徒勞無功的。
文:本刊編輯部圖:維基百科、蘋果日報 2016年第六屆香港立法會選舉於9月4日正式投票,屆時將會選出70個議席。自2012年開始,香港社會出現重大變化,例如政改831方案、雨傘革命、旺角騷亂等事件,使香港社會嚴重撕裂。由於中港矛盾日漸升溫,多次的光復社區行動,亦使香港的政治光譜中出現微妙變化,一些非泛民、非建制、主張「港獨」的本土派成為香港政治界中的第三勢力。2016年香港立法會選舉的爭議事件,包括有歷史上首次有人因政治背景審查而被褫奪參選權、亦首次有候選人指因受到恐嚇而退選。此外,香港中聯辦及香港政府積極高度介入選舉,亦引起各界的關注。 雖然今屆立法會選舉的選舉方式沒有任何的更動,但香港社會在過去幾年間,經歷了重大變化,使主張「港獨」的本土派抬頭。再加上2017年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選舉,將會於今屆立法會選舉六個月後舉行。因此是次選舉更被各界關注,視為下任行政長官人選及梁振英能否獲得支持連任的一個端倪。而整個選舉過程亦一如所料,大大小小的事情相繼以「史無先例」的形式發生。 因主張港獨禁止參選 本屆香港立法會其中一個焦點所在,非「港獨」兩字莫屬。7月14日,即提名期開始前兩天,選舉管理委員會在沒有諮詢公眾的前提下,突然發出「新指引」,要求參選人額外簽署一份確認書,以確認他們擁護《基本法》。確認書當中特別列明參選人須擁護《基本法》第 1 條「香港特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離的部份」和第 12 條「香港特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一個享有高度自治權的地方行政區域,直轄於中央人民政府」。這確認書的目的非常明顯,就是要打擊近年日漸抬頭、主張「港獨」的本土派,阻止他們進入立法會。 選舉管理委員會打破慣例,此舉動當然立即受到社會迴響,而對確認書有否法理依據的說法亦眾說紛云,例如有指「參選人並非一定要簽署聲明」、「如作出虛假聲明須負刑事責任」或「簽署與否會影響選舉主任決定是否批准其參選」。面對突如其來的確認書,全體建制派選擇簽署,泛民主派集體拒簽,而本土派各政團則有不同的決定。最終,有五人(包括因旺角騷亂而聲名大燥的梁天琦)收到選舉主任通知,指從過往的言行中,顯示其政治立場有「港獨」的傾向,並宣佈其提名無效。而在五人當中,有簽署了確認書的、又也人拒絕簽署、但他們的共通點都是本土派人士。參選人因政治取向而被褫奪資格,在香港歷屆選舉中前所未見。有人質疑香港政府和中國政府作政治審查、又有人質疑選舉主任沒權力決定提名是否有效。 事實上,如查看《選舉管理委員會(選舉程序)(選舉委員會)規例》,選舉主任只可基於提名人數目不足、參選人未填妥表格或已去世等原因,拒絕參選人參選。而且,在成功獲得參選資格的參選人當中,也有拒絕簽署確認書、主張「港獨」的本土派人士。故此,拒絕參選人參選的依據是如何,根本沒有一個明確和清楚的準則。 因生命受威脅而退選 今屆立法會選舉中,香港首次有人因政治取向而被褫奪資格,但這並不是在今屆立法會選舉中,唯一的「首次發生」事件。8月25日,即距離立法會選舉日十天前,新界西4號候選人自由黨周永勤,於立法會選舉論壇上,突然聲淚俱下地指為免影響家人和朋友惹上「較高層次的麻煩」,決定宣佈棄選。他的棄選成為香港立法會選舉自1985年來,首次出現參選人因生命安全而終止競選工程。 論壇結束後,周永勤被傳媒追訪時說,論壇前一天收到市民傳給他的錄音,指稱有人要動員追擊他。而錄音的矛頭指向另一位同在新界西的候選人--何君堯。奇怪的是,周永勤所屬的黨派,是親政府的自由黨。何君堯的身份雖是獨立侯選人,但在香港眾所周知,何君堯素有「西環(即中聯辦)契仔」之名,他也是屬於建制派。矛頭指向何君堯,當然令人聯想事件與中聯辦有關。同室干戈,兩個政治傾向相同的黨派,但因分配議席問題而在公開言論上針鋒相對的例子比比皆是,例如主張本土的「熱普城」黃毓民,懷疑因立法會選舉「分蛋糕」一事,而在社交網站上大罵同樣主張本土的「本土民主前線」梁天琦。但是程度會嚴重到像「生命受威脅」的,不論在世界各地,也不常見。 事實上,在發生退選事件前,周永勤曾向傳媒證實,有人聲稱以選舉一倍經費,利誘他棄選,但他不為所動。而據了解,周永勤在各鄉村遊走江湖十數年,道理上甚麼「大場面」也經歷過。但不論周永勤在退選後接受傳媒訪問時的表現或據自由黨主席田北俊轉述他在電話裏的語氣,依然是極度恐慌,甚至是離港避禍。可見他指的「比較深層次的麻煩」,非一般尋常。 到底為甚麼要他「退選」,相繼有報導指有人要確保選票能集中流向同屬建制派的何君堯手中。但細心一想,周永勤在新界西選區選前的民調,在20位候選人(選出9席)當中,只有1%的支持率;而何君堯已經有大約8%的支持率,穩守第二位;那1%的票流向何君堯,根本毫無意義。而且在常理推測下,無論是何君堯還是他背後的支持者,在穩守第二的情況下,應盡力避免醜聞才對。但事件如像何君堯所說,周永勤的舉動是為了得到同情,也不合理。當時只有1%支持率的周永勤,距離第九個席位的支持率,還差了至少7%,翻盤機會近乎零。競選多次的周永勤不可能不懂算這條數。 這「比較深層次的麻煩」,到底背後的「黑手」是誰呢?動機和目的又是為何呢?答案確實耐人尋味。其實這一連串事件,可能根本和今屆選舉毫無關係。值得一提,香港立法會選舉不設退選機制,合資格候選人在提名期結束後,不能退出選舉,故周永勤仍是候選人,他只不過是終止了他自己的競選工程。 黨派不合成新現像 綜合整個立法會選舉過程,相斷發生了不少讓人意外,但卻又像可預計得到的事件。香港政府對整個立法會選舉的介入,對比以往,可說是非常高調,而且目標非常明確,就是要盡力避免支持「港獨」的參選人,有機會進入議會。從簽署擁護《基本法》確認書、褫奪部份本土派人士的參選權、甚至高調指任何教師鼓吹香港獨立或會取消該等人的注冊教師資格等事件中可見,打擊支持港獨團體是今屆政府的首要任務。 而在各黨派之間所發生的事件中亦可看出,不論是親政府派,還是泛民主或本土派,他們黨與黨之間在席位上的分配出現不協調。在泛民主派和本土派中出現這問題,有可能是因為近年有越來越多年青人參與政治,其政治理念與上一輩的政治人物有其本質上的不同。這現像不只在香港會發生。其實在世界各地,只要有一地方湧入大量新人,即使新、舊人的最終目標一政,但其做事方法可能會整不相同,那矛盾亦自不然會產生。而在建制派中出現不協調,在香港其實非常少見。但在香港近年經歷如此多問題後,不少建制派人士的能力,已經備受質疑。加上元老級人馬曾鈺成已決定退下,在群龍無首的情況下,相信在背後有一勢力,希望可藉今次選舉,將建制派好好整頓一番。
圖片來源:百度百科、鳳凰網 近今天,兩大新聞刷爆了朋友圈,沉寂了28年的「白銀案」終於告破;多名參加了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運動員在時隔8年之後被查出藥檢成陽性。而這些都要歸結於——科技的進步!科技與時俱進,其進步是一種必然,而當智能技術長驅直入,已經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我們浪漫地享受科技進步帶給我們的美好,難道我們真的沒有一絲的危機感嗎? 28年「白銀案」終告破 就在前幾天,發生在1988年到2002年間的「甘蒙8•05系列姦殺案」(白銀案)的犯罪嫌疑人被捕,該案是中國少有的幾件確定由連環殺手犯下的性變態兇殺案。兇手在14年間,於甘肅內蒙古兩省前後作案11起,殺害11名受害者,並且行凶過程帶有破壞受害者性器官等典型的性變態行凶特徵。長達28年的白銀案的告破,完全緣於科技在刑偵行業的進步。 中國自1949年後很長一段時間,社會治安體係依存穩定基層組織單位,警民聯防,所以走訪排查是刑偵的重要手段;在非信息時代,資訊的傳播尚不發達,像今天這樣的技術手段——DNA比對技術也沒有什麼作用,1990年代的中後期,中國的公安機關才有DNA採集技術,到2000年以後才具備DNA比對能力。 當科技發展到今天,技術手段的日新月異終於給了「白銀案」重見天日的機會。這一次,犯罪嫌疑人的被抓,突破口的確就是家族基因比對。首先是犯罪嫌疑人高承勇家族的一個人被警方抓獲,在比對基因時發現其基因跟「白銀案」犯罪嫌疑人的基因高度相似,然後警方緊緊圍繞指紋和DNA兩個方面深入偵查,通過染色體Y-DNA檢驗,初步確定了犯罪嫌疑人的姓氏為高姓,再經過指紋和DNA比對,最終確認犯罪嫌疑人是高承勇。 如此,沉寂了28年的驚天大案、中國歷史上罕見的連環殺手姦殺案在科技的更新中終於告破。 北京奧運,時隔8年之後終查出禁藥 就在今年5月份,國際奧委會宣佈,他們正通過使用新技術,對八年前北京奧運會時部分運動員留存樣本進行重新測試,查出31名運動員涉藥。 7月31日,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在里約奧運新聞中心舉行的記者會上表示,國際奧委會已對北京和倫敦兩屆奧運選手啟動了最為全面的興奮劑複檢,而目前已查出近百例陽性。 現在已知的是,2012年倫敦奧運會女子跳高冠軍安娜-奇切洛娃,被證實在08奧運複檢樣本呈陽性的名單之中。而參加了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中國女子舉重運動員曹磊、陳燮霞、劉春紅興奮劑檢測呈陽性。 技術的進步,讓體育界更加的純潔,更加的公平。 科技的進步也的確給我們帶來了危機 是的,「白銀案」的告破,08年奧運會的尿樣在今天可以被查出藥檢的陽性,都在證明,這個世界的科技仍然在飛速發展,就如喬布斯改變世界一樣,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早已入侵我們的生活,我們的生活質量也在提高,可是,我們有沒有意識到危機? 牛津大學人類未來研究所所長尼克•博斯特羅姆曾表示:「人類的科技能力與人類運用這些能力的智慧正在展開一場重大比賽,我擔心前者可能會遙遙領先於後者。」他認為,人類面臨的最大威脅來自科技創新帶來的「不確定因素」,因為人類對於最新科技的了解並不完善,而正是那些人類沒有掌握的「未知因素」最有可能導致人類滅絕。 事實上,人類運用科技的智慧總是無法跟上飛速發展的科技能力,合成生物學、納米技術、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的實際應用,只是這些學科真正能力的冰山一角。以合成生物學為例,合成生物學(Synthetic Biology),最初由Hobom B.於1980年提出來表述基因重組技術的,隨著分子系統生物學的發展,2000年E. Kool在美國化學年會上重新提出來,2003年國際上定義為基於系統生物學的遺傳工程和工程方法的人工生物系統研究,從基因片段、人工鹼基DNA合成生物學的研究分子、基因調控網絡與信號傳導路徑到細胞的人工設計與合成,類似於現代集成型建築工程,將工程學原理與方法應用於遺傳工程與細胞工程等生物技術領域,合成生物學、計算生物學與化學生物學一同構成系統生物技術的方法基礎。然而,許多人只看到了這種做法的種種益處,卻沒有發現其背後的隱患,或者說即便看到了背後的隱患,如倫理學上的爭議等,卻依然以科學的名義繼續向前。 讓我們想一想,負責科技發展的人會不會顧及使用者是否可以駕馭這種科技?再者,除了基本的道德倫理觀可以限制他們不將技術用於製造災難以外,我們還能怎樣限制他們的行為?還記不記得上海的大學宿舍毒殺舍友的案例?別忘了,技術的發展意味著他們人生的成就。就像原子彈對我們而言提高了怎樣的生活質量呢? 總結 科技的發展讓生活變得很美好,讓難如「白銀案」在28年後終於告破,還世界一個公道;讓2008年奧運會服用禁藥的運動員在8年之後被查出,還奧運一片淨土…… 可是,科技帶來的對於人類的危機,仍然需要人們加強意識,科技發展需要辯證的看,我們期待我們駕馭的科技是為了創造我們更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