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逃得出這無形的「五指山」? 文:本刊編輯部 圖:Sotheby’s International Realty官方網站 最近有一則令華人頗啞然失笑的新聞出現在澳洲國際財經時報網站上。日前,悉尼一家地產中介受房主委託,銷售位於Vaucluse的一所擁有6間臥室的現代化豪宅。這間豪宅地處優越、設計精良,似乎萬事俱備,只欠了「運氣」的東風——它的門牌號恰恰是對華人來說諧音是「死」的4號。爲了吸引潛在的中國買家,這個號碼在出售時被煞費苦心地改成了罵人用的「2B」。 澳媒自然是並未覺得有何不妥的,並將這個例子一本正經地搬出來,以分析悉尼房價走勢及中國買家對其不容忽視的影響;但這個消息一夜間在華人圈中炸開了鍋——這座不走運,連連觸碰華人兩個「禁忌」的豪宅瞬間火了。捧腹之餘,不禁也令人回味,緣何虛無縹緲的禁忌卻有如此大的力量,讓萬物紛紛臣服於它無形的五指山下? 「將心比心」的「禮儀禁忌」 「禁忌」也被叫作「忌諱」,是於某一特定的文化,或是日常生活起居中被禁止的事物的統稱。它爲人們的語言、行爲、接觸的物品等司空見慣的一切畫上了一個邊框,逾越界限的人輕則被內心不安所折磨,重則受到輿論的譴責,甚至法律的制裁。 聽起來,它仿佛是個不能談、不能碰,甚至在腦海中出現一瞬都不被允許的未知「力量」,但其產生總有一個緣由。要揭開它的神秘面紗,則可以從新近發生的這則「4」變「2B」的新聞說起;「4」的禁忌,無疑出自人對死亡、不祥的恐懼;而「2B」的禁忌,則出於人們對污言穢語詛咒的厭惡。追根溯源,它們同屬於中國民間文化兩大禁忌類型中「禮儀」這一分支。 良好的人際交往活動往往承載着對彼此的尊重及良好祝願。若行爲、言語使人產生不愉快的感覺,则會被打入「禮儀禁忌」的冷宮。有「禮儀之邦」美譽的中國自然不會缺席此類禁忌「盛宴」,甚至有些流傳千年仍不退場。這類禁忌並不如人們想象的那樣,總會與迷信聯繫在一起。大到殺人放火等危害社會安全的法律禁忌,小到打噴嚏任憑飛沫亂濺、以粗俗的言語諷刺他人等令人「敬而遠之」的社會公德禁忌,無一不在規範着整個社會運行的腳步,正如同兒時課本上「做個遵紀守法、誠實善良的好公民」一般容易被大眾理解與接受,禮儀禁忌其實萬變不離其宗,要點便是「將心比心」。「2B」禁忌便很好解釋,若是做了房主,不僅自己便與這一「稱號」有了脫不開的干係,親朋會晤時也有貽笑大方的危險。即使說者無意,聽者也未免浮想聯翩,白白生出不少尷尬。 「吉利不吉利」,美願還是迷信? 上述禁忌自然有其正面意義,不是我們今天討論的重點;而有些涉及「吉利」寓意的禮儀禁忌則需費些頭腦琢磨。4號門牌觸碰的正是古而有之的「死」字禁忌。其他還有不可將鐘錶作爲禮物贈予他人,因爲諧音「送終」、親友間不可分吃梨子,因爲意指「分離」等,不一而足。與此對應,有着吉祥寓意的各種事物即便牽強附會也大行其道,尾號是「888(發發發)」的車牌一定賣得出高價,商品價格若以「6」結尾,爲了「六六大順」的好彩頭即使被商家多賺些許也樂於接受——只是其功效值得商榷。 若說遵循上述禮儀禁忌,即便無效也有尊重對方的美意在內,則其更爲難以捉摸的表現形式,則是另一大禁忌類型——「鬼神禁忌」。相信許多華人兒時都聽過這樣的教導:不要用手指廟宇裏的神像,否則便是對神佛大不敬、不要將筷子豎插在米飯上,因爲那像是供奉喪者的香爐……兒時聽到這些,許是懵懵懂懂,只曉得這樣做惹大人生厭,卻不明瞭其緣由。稍微年長一些,匪夷所思的禁忌還會輪番登場,依稀記得中學時朋友告訴我想到「不祥」的事情要連聲「呸呸呸」吐三次方可化解危機;路遇井蓋一定要遠遠繞開,否則踩上一定觸黴頭等等,不一而足。年輕人將星座當作每日指點迷津的明燈,一定要清楚記得今日何事不可做才能放心出門——似乎很是「時髦」,實際卻和古人每日必翻看「老黃曆」異曲同工。這類禁忌大多人說不出緣由,觸碰了卻會心裏「咯噔」一下,想是否得罪了什麼未可知的強大力量,或許明日一大早虔誠上柱售價8888元的香才能得到安慰。 禁忌功效,「寧可信其有」? 說到這裏,一個問題浮現在眼前:這樣的禁忌是否有其實際用處?出門不巧踩上井蓋,人生便瞬間跌落至低谷,而移動電話號碼連着幾個8,與客戶講電話時好生意便接踵而至……若真如此,則人人仿佛都可做掌控未來的「超能力者」,改變命運走上人生巔峯這種事未免也太過小兒科,又何必十年寒窗苦讀來奮鬥。但此次「改門牌風波」的事實卻告訴我們,肯買賬者大有人在——元代不是有句老話嗎?「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似乎是個雙重保險的好辦法,但歸根結底,不過還是「信其有」。 既然信,不如信個明白。令人大跌眼鏡的是,雖然禁忌中不乏大玩文字遊戲的無稽之談,但有些如今看來很迷信的說法,原本卻有其科學道理。舉例來講,「住宅門不可面向直路」在風水學中被解釋爲是「犯了槍煞」,有血光之災,乍聽似乎神秘可懼,實際卻是因車馬來到門前缺少緩衝,容易出事故。西人也有類似的禁忌,「不可從梯子下經過」,其源頭也是眾說紛紜,有人說梯子打開的三角形對古埃及人來說是不容冒犯的生命象徵,有人則稱梯子作爲絞刑刑具會帶來厄運,但據人考證,其原始目的則是爲防止正好有人或物品落下砸傷路過的行人。時日流轉,原本有理有據的意圖都被模糊成「不可深究」的「怪談」,相當一部分也因別有用心之人故意爲之,向「寧可信其有」的大眾收取一筆「破財消災」的學費。 ...
放生的小迷思 文:本刊編輯部 圖:維基百科、蘋果日報 「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勸君勤放生,修久得長壽,若發菩提心,大難無須救。」「諸餘罪中,殺業最重,諸功德中,放生第一。」等有關放生的功德,在佛偈中亦經常被提及到。「放生」在佛教、儒家文化及道教的流行地區,經常被作為日常生活與宗教儀式的一部份。放生以「慈悲為懷,視一切眾生平等」為信念,因此信徒認為放生可以增進修養,增加福德,視放生為一種美德。但不幸的是,很多人往往弄巧成拙,陷入了放生的迷思中,使「放生」變成了一場「殺生」的鬧劇。 「放生」 近年在中國逐漸變成一種潮流,得到年輕人及富裕階層的青睞。它在某種意義上,可說明社會在發展進步,人們能花更多時間,精神和財力,關注自身之外的事物。而且有更多人能將善心投射到動物的生命,福利和權益上,並將之付諸行動,「放生」本是一件向好的行為。但很多人對於某些行為,只懂隨波逐流,導聽途說,卻不細心思考各種細節,往往陷入迷思中,變成「好心做壞事」。 「腦殘式」放生 最近,在各大報章媒體、社交網站上,都出現大量有關放生的「腦殘」行為。例如有網民在社交媒體炫耀自已的「放生」行為,指被放生的烏龜在放生後爬回陸上,認為它是來報恩。但他的言論一出,立即引起其他網民的嘲笑和謾罵,指他所放生的烏龜品種是陸地龜,把他放到水裏,它當然會爬回陸上。又例如,四川成都有商場舉行一場放生蝴蝶活動,並由雲南購入數千隻蝴蝶。不過該主辦單位沒有考慮該蝴蝶品種習慣於生長在溫暖地帶,結果由於成都氣溫較低,蝴蝶動作變得遲緩而未有飛上空中。蝴蝶停留在舞台地下並惹來大批觀眾湧上捕蝶,令不少蝴蝶慘成腳下亡魂。 而一些「「腦殘式」的放生行為,不單會傷害到被放生的動物的生命安全,嚴重的更會破壞環境和危害周邊物種。例如,有人會將食蚊魚放到廣州某些海域上,但食蚊魚是世界公認的外來入侵物種,如不當地放在某些海域中,會危害到青鱂、唐魚等廣州特有的物種。更甚有人會把毒蛇等有毒生物放生在郊野公園,危及到當地居民安全。 究其原因,他們極缺乏基本自然常識,對放生知識一知半解。只懂照辦煮碗, 一味地按照自己的理解去放「生」,卻不知自己把他們推往一條死路。此等「腦殘式」的放生行為在中國尤其常見,更常被西方媒體戲稱為「中國式放生」。 而言,有心卻無常識故然令人氣憤。但借「放生」為名,藉此滿足自已個人慾望的放生行為,其實更令人憤慨。 與生死無關的「放生」 如此多的「腦殘式放生」,缺乏常識並不是最重要原因。主因是放生者的出發點原本就與「放生」無關。 雖然佛教中經常提及到放生所得到的好處,但放生仍以「慈悲為懷,視一切眾生平等」為最基本信念。可是,現代人類卻只放大放生的好處,把它的基本信念扭曲成因放生而可得心理平靜或實現某個目的等怪異思想。亦有人會因在生活中感到自卑,因此籍放生行為,來顯示自已力量。放生行為對他們來就,更像是向動物顯示有主宰命運能力,來彌補自已的弱小心靈。因此,對於放生者來說,他們只是祈求以「放生」行為,去實現某個願望或神化人類的能力。至於在這種行為中,會對所涉及的被放生動物產生何種影響,從來都不是他們所關心的課題。 但平心而論,通過放生這一善事而獲得保佑這想法,雖然可悲,但不可惡。可惡的是,有商家為了宣傳目的,以通過放生活動,吸引更多觀眾目光而獲得社會關注,並從中謀取暴利,但對動物的生死卻毫不過問。根據《經濟學人》報道,被視為「迷信」的放生活動會助長非法野生動物交易,並成為某些組織的「搖錢樹」,其收入可高達每年100萬元人民幣(約22萬澳元)。而且有不少商家會從外地購入動物,令有不少動物在捕獲或運輸的過程中死亡。 「放生」的觀念是「慈悲為懷,視一切眾生平等」,但它漸漸變得既不為善,也不為生。「放生」變成為哪個生物更能吸引公眾關注目光,就選擇哪一個的商業行動。放生的對像和對環境的影響?對不起,對商家而言,放生只是純粹為了金錢而已。而作為參與者,不但救不了生命,還變成殺害動物和影響環境的幫兇。 「環保」不環保 生活中的小迷思 事實上,不只是「放生」這課題,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因缺乏基本常識,又只懂導聽途說,隨波逐流,慢慢陷入各種迷思中而又不知,使其行為變成「好心做壞事」。 如提倡環保概念已經是近年的一個大趨勢,有很多人亦踴躍參與其中,但他們的做法與環保概念卻背道而馳。就以「塑膠袋」為例,減少使用塑膠袋可解決使用石油能源和塑膠袋的分解問題,因此很人都提倡使用「環保袋」或紙袋。而事實上,使用「環保袋」和紙袋的基本概念是循環再用,但很多人卻往往只認為使用「環保袋」是為了解決分解問題。於是在每次購物時都拿一個新的「環保袋」或紙袋,變成製造更多垃圾。而且塑膠袋是使用石油的殘餘價值製造的,但「環保袋」這些產品的製造過程往往牽涉石油的其他有價值部位。結果為了製造這些環保用品,往往不能減少石油用量,還會增加石油用量和競爭。...
習近平訪美 或簽訂網絡管制協議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展開訪美行程,預料網絡安全會是焦點議題。根據美國傳媒報道,中、美可能會簽訂協議,承諾不以網絡攻擊破壞對方主要基建。 習近平首次國事訪問美國,首站是位於西岸的西雅圖。根據安排,習近平在當地的行程比在首都華盛頓的更緊密。有評論認為,這反映習近平今次訪美之行側重於經貿和地方交流。而在到埗首都華盛頓後,會與美國總統奧巴馬會面,白宮更會為他舉行國宴。其中出席中美互聯網行業論壇亦是焦點所在。有消息指,獲邀出席的人幾乎是全球科技界的重量級人物,例如蘋果、facebook、Google、IBM等高層。 另外網絡安全問題繼續是焦點所在。《紐約時報》報道,中、美官員過去數周,正就首個針對網路空間的軍備管制協議展開談判。尋求在習近平到訪華盛頓與美國總統奧巴馬會面之時,能夠宣布達成協議。報道指有關軍備管制協議內容包括承諾在和平時期不會率先以網絡攻擊破壞對方的主要基建,包括發電站、銀行體系、手機網絡及醫院等。有美國專家說,中國黑客入侵美國企業電腦系統的活動近月亦見到緩和跡象,相信有助推動今次談判進程。 而習近平就早前就率先派出特使、中央政法委書記孟建柱訪問華盛頓,並與美國國務卿克里及國家安全顧問蘇珊賴斯等舉行會談,就共同打擊網絡犯罪等問題達成重要共識。 同路點評: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今次訪美期間,西雅圖佔據一個種要地位。相信可視之為中美兩國在科技合作的一個標誌,亦是中國與美國地方政府合作的象徵。而外界亦認為今次習近平訪美的重點,焦點會在網絡間諜活動上。相信今次訪美對中美雙方在有關網絡間諜活動的問題上,會有一定的幫助,但成效有多大,卻值得令人質疑。 美國政府早前高調指控中國進行網絡間諜活動,相信是希望在習近平訪美前,先取得聲勢。但習近平所出席的互聯網行業論壇得到很多美國科技巨頭響應,《 紐約時報 》稱是向美國的一個側面反擊。相信雙方在此問題上,仍會有一番角力,而取得突破的機會很低。 香港市民對香港前途信心下跌 香港學民意研究公佈市民對香港特區,北京中央政府的信任程度、和對中港前途及一國兩制的信心的調查,顯示對香港特區政府的信任度為三成八,與上次調查一樣;不信任度為三成七,比上次調查增加兩個百分點。對中央政府的信任度就維持在三成六,不信任度就增加兩個百分點,至四成四。而受訪者對香港前途信心正面比率為四成四,比上次調查跌五個百分點;負面比率為百分之五十,上升七個百分點。對中國的信心正面比率下跌十三個百分點,至五成八;負面比率為三成二,增加九個百分點。另外,受訪者對一國兩制信心的正面比率為四成三,下跌九個百分點,負面比率為百分之五十,增加七個百分點。 同路點評: 自香港回歸後,香港人對香港政府、北京中央政府和「一國兩制」的信心時高時低,但幅度不會太大。然而,自政改風波後,香港市民和香港政府及中央的關係,已經處於極度互不信任的狀態。而近年,中央政府官員不時就基本法和「一國兩制」發表意見,亦曾發表過「特首超然論」和推出「 一國兩制白皮書」等文件,相信短期內香港人的信心仍會一直下跌。 「電子台胞證」今起啟用 中國大陸將全面啟用新版卡式「電子台胞證 」,同時停止簽發現行本式台胞證。有台灣學者質疑,新台胞證形同香港「回鄉卡」,新證內建晶片,容易遭到監控。中國公安部上周發出公告, 決定啟用2015版台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簡稱電子台胞證、台胞卡),縣級以上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部門自9月21日起開始受理電子台胞證的申請,同時停止簽發現行本式台胞證,而本式台胞證效期內仍可使用。據台灣傳媒報道,雖然中國大陸方面強調「電子台胞證」有利於兩岸人民往來,但在台灣引起不少爭議。有人認為新證形同「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回鄉卡),也有學者擔心私隱不受保障。 同路點評:...
日本參議院強行表決通過安保法案 日本執政聯盟控制的國會參議院全體會議19日淩晨表決通過了安保法案,法案宣告正式成立。日本戰後「專守防衛」安保政策發生重大轉變。為阻止法案通過,日本在野黨陸續向參眾兩院提出了包括首相問責決議案、內閣不信任案等7個決議案,但都因執政聯盟佔據多數議席遭到否決。 最終投票表決前,主要在野黨代表分別陳述了對安保法案的反對意見。民主黨參議員福山哲郎說,安保法案違反和平憲法,其作為戰爭法案的性質毋庸置疑。維新黨參議員小野次郎說,政府答辯內容缺陷很多、前後矛盾,若法案通過,預計在全國範圍內將提出諸多對該法案違憲的訴訟。表決在反對派議員「法案違憲」的抗議聲中結束。最終,執政的自民黨和公明黨憑藉參議院多數議席,表決通過了安保法案。數萬名日本民眾在國會外徹夜舉行反對安保法案抗議集會。參加者表示,即便法案獲得通過,他們也將繼續進行抗議活動。 安保法案包括1個新立法和10個修正法。新立法是《國際和平支援法案》,其實質即「海外派兵永久法」。根據這一法律,日本可隨時根據需要向海外派兵並向其他國家軍隊提供支援。10個修正法則統一打包為《和平安全法制整備法案》。這些法律的修正要旨大多涉及行使集體自衛權、擴大自衛隊海外軍事行動任務和範圍等內容。 同路點評:日本修改安保法案,被視爲日本通向「正常國家」的必由之路。安保法案在日本國內的評價分歧較大,一部分日本人認爲,修改安保法案並無必要,日本目前的經濟狀况與安保法案沒有什麽關係,修改安保法案也不會對人民的生活水平帶來幫助。 但是,日本修改安保法案,畢竟是日本內政,其他國家在這個話題上過於熱心,是沒有必要的。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侵略了很多國家,但日本本身不必然是這些國家唯一的外在威脅,甚至不一定是主要威脅。戰爭過去了70年,如果一些國家的國民,還在把「反日」視爲愛國的主要形式,那麽這個國家顯然還沒有邁出現代文明的步伐——我說的是朝鮮。 澳外長等政要出席華裔軍人紀念活動 9月16日下午,紀念澳洲華裔軍人歷史活動在澳洲首都堪培拉行。活動由澳洲國家戰爭紀念館與澳中友好交流協會(ACFEA)共同主辦,旨在慶祝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紀念澳洲華裔軍人為和平所做出的貢獻。出席本次活動的主要嘉賓有澳洲外交部長畢曉普、中國駐澳大使馬朝旭、澳中友好交流協會會長、僑鑫集團董事長周澤榮博士、澳洲戰爭紀念館館長尼爾森及二戰華裔老兵等。周博士與國防軍、二戰老兵代表共同向無名戰士敬獻了花圈。在於戰爭紀念館舉行的招待儀式上,外長畢曉普在發言中回顧了一戰中著名的澳洲華裔狙擊手沈比利(William Edward Sing)的故事,其因在加里波利戰役中得出色表現而聞名戰場。馬大使在發言中對在澳華裔向澳洲國家發展所做出的重要貢獻表示讚賞,並堅信澳中雙邊關係將繼續深化。周博士表示,澳洲華裔為澳洲的和平與發展做出了不少犧牲。由於歷史原因,他們的事蹟並不為大眾所熟知。他希望藉由該活動傳遞無論種族和宗教信仰,澳洲人都有責任捍衛民主、自由與和平的訊息,並號召大家共同「努力捍衛世界和平」。館長尼爾森和外長畢曉普向周博士頒發榮譽證書,並為由僑鑫集團贊助的澳洲戰爭紀念館多媒體演播室舉行了揭牌儀式。周博士還向澳洲戰爭紀念館贈送了《澳洲二戰華裔軍人歷史資料》。 同路點評:澳洲國家戰爭紀念館自1932年建館以來,此番為首次高規格舉辦澳洲華裔軍人的紀念活動。這樣的紀念儀式,不僅是對華裔軍人在戰爭期間為維護和平與澳洲國家利益所作貢獻的一種肯定和緬懷;更是提醒著生活下當下澳洲的華人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並向先輩們學習,在各方面積極為澳洲社會的穩定和繁榮發展盡應盡職責,做出積極的貢獻。同時,《澳洲二戰華裔軍人歷史資料》的出版從學術的層面豐富了對澳洲華裔的歷史研究,讓不僅是年輕的華裔一代,更是許多澳洲人了解華裔移民在澳洲歷史上的作為,亦激勵著更多人參與到完善澳中歷史、現狀與發展研究的大軍中來。 新、維兩州殘障人士明年7月可享保險計畫 新州和維州的州長日前與聯邦政府簽署了備受關注的全國殘障保險計畫撥款協議。總理譚寶指協議平衡了「明晰計劃」與「提升服務」的雙重需求。自明年7月起,兩州將有24.5萬名殘障人士可享受該計畫的一攬子福利。而當計畫於2020年全面展開時,將會有46萬人受益。該計畫預計會令政府的殘障服務支出翻番,由佔GDP的0.5%增至1%。聯邦政府表示,協議將為殘障人士及其家庭帶來確定的,承諾一生的支持。全國殘障服務協會CEO Ken Baker敦促政府儘快敲定其它地區的實施計劃。 同路點評:此前全國殘障保險計畫相關工作開展以來2年內,有約2萬人符合新資格,1.7萬多人獲批領取福利,但與整個澳洲殘障總人數相比,依然是杯水車薪。如今兜兜轉轉,總算解決了聯邦與最重要的兩個州政府各自的出資分配,令計劃可以更快地落到實處,確實是一大喜事。因為一個政府對於弱勢群體的保護與幫扶,有利於平衡社會矛盾,增強社會向心力。 澳藥店因奶粉短缺仍直郵中國遭批 日前,折扣連鎖藥店Chemist Warehouse因奶粉供貨緊缺仍選擇提供直郵中國服務,而被澳洲本地居民批評利用利用中國大陸嬰兒配方奶粉黑市「貪圖利潤」。而德國折扣零售店Aldi發言人針對其位於堪培拉的某連鎖分店的員工被爆料沒收一名大量採購客戶東西的事件發表聲明指:「Aldi有權作出合理數量的限制,以確保其他顧客仍可買到我們的產品。」但Milk Powder Australia的創始人Simon Hansford稱「庫存其實很多」,問題在於「物流供貨跟不上」;並強調澳中FTA機遇指,政府應將中國留學生當做銷售代表。 同路點評:中國大陸人的奶粉掃貨大軍恐慌由香港蔓延至了澳洲。鑒於大部份被掃空的奶粉最終目的地仍是中國大陸,故Chemist Warehouse乾脆「肥水不流外人田」,做起了直郵。同時,因為澳中FTA簽訂的緣故,一些之前做代購的人希望「撈足最後一把」,亦導致了掃貨的情況有增無減。澳洲政府應有效引導和規範相關產業,令商家在追求利潤的同時不會寒了本國人的心。 澳保健品牌Swisse被中資收購 以生產兒童護理產品為主的香港合生元(Biostime)公司,日前以16.7億元的價格收購了澳洲著名保健品牌SwisseWellness。合生元公司主席兼CEO羅飛先生指:「與Swisse組成合作夥伴關係是集團發展的重要里程碑,使我們得以提升成為中國乃至全球的家庭營養品供應商,並最終為股東帶來更大利益。」...
香港三權分立還是特首最大? 文:本刊編輯部 圖:維基百科、蘋果日報 近日,香港中聯辦主任張曉明在出席一個基本法研討會時,於會上致詞指行政長官擁有行政、立法、司法之上的特殊地位,而且香港不實行三權分立。此言論一出,立即引起社會各界嘩然,香港泛民主派紛紛大肆評擊張曉明的言論,指三權分立是香港的核心價值,張曉明的言論正破壞香港的政治體制和曲解《基本法》。當然,亦有親中派人士為其言論護航,指反對派並不了解基本法的法律條文,為批評而批評。無論如何,張曉明的言論已經令香港的日漸平靜的政治爭拗再起暗湧。 立法、司法和行政獨立一直是維持香港社會穩定的核心價值,但香港這兩年來政治爭拗不斷,再加上上年中國政府推出的《基本法白皮書》,使香港市民開始懷疑一直所維護的核心價值,已經不再能保障他們自身的利益。悉逢今年是《基本法》頒佈二十五周年,中聯辦主任張曉明出席研討會致辭時表示,香港的政治體制是以行政長官為核心並且是行政主導。但此番言論使香港市民感到中央正破壞香港的政治體制和 「篡改」基本法,引起社會各界不滿。 張曉明:「香港行政主導,不實行三權分立」 張曉明在致辭時首先強調香港在「回歸前不是,回歸後也不是」實行三權分立的政治體制。他說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政治體制是一種地方性政治體制,三權之上之外存在的中央的權力,其政治體制發展包括普選制度的最終決定權,都是中央所擁有的。而他又指在訂立《基本法》時,美國式的三權分立只是參考,但不是《基本法》起草時重要的指導思想。因此三權分立對香港只有參考和借鑒的價值,並不可能完全適用於香港特別行政區。 然後,他表明行政長官在香港整個政治體制中處於核心位置,而香港政治體制的最大的特徵是以行政主導,因此行政管理權相對於立法權處於主導地位。他指《基本法》雖沒有出現「行政主導」的字眼,但不等於香港不是實行「行政主導」。他認為香港特首的權力也不僅僅限於領導香港特區政府,亦要執行中央就基本法規定的有關事務所發出的指令,故此其「雙首長」身份和「雙負責制」使行政長官具有在中央政府之下,但超然於行政、立法和司法三個機關之上的特殊法律地位。 最後,他又不諱言指自己的看法會引起爭議的,但想以實際行動表明態度,並認為不必迴避問題。 泛民批評 建制護航 的確,他的言論立即引起社會上的爭議。香港泛民主派認為張曉明曲解了基本法設計,並有意提高香港特首的權力。香港泛民主派指在基本法的設計下,香港的三權可以互相制衡,但如張曉明所說般香港特首有超然地位,會使香港從「法治社會」倒退成「人治社會」,甚至倒退至港英時期。亦有少部分的香港建制派議員批評張曉明的言論。 如自由黨榮譽主席、立法會議員田北俊在社交網站戲言,說:「原來宣誓了那麼久,我連自己效忠誰都唔不清楚。」 他接受媒體訪問時表明質疑張曉明對基本法的理解,指香港立法會有彈劾、不信任特首的機制,因此特首不會是在立法會之上。 當然,亦有建制派為其言論降溫和護航。有建制派認為在《基本法》中已經清楚明特首的職責和地位,而張曉明的言論不是指立法機關或司法機關一定要服從於行政機關,因此並無不妥。而香港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指張曉明說法並非新觀點,而且《基本法》亦清楚列明行政及立法機關的權力。她認為有人為批評而批評,並指任何有常識的人都不會得出特首凌駕三權的結論。 「僭建」特首權力地位 平心而論,如有細閱張曉明的言論全文,他的確沒有明言指出特首地位高於立法和司法機關,他亦有說明行政主導並不意味著行政管理權獨大,更不會妨礙立法權和司法權的正常行使。因此,指他的言論是使香港倒退至港英時期,特首像港督般獨大的批評,確實有欠公允。但張曉明的言論,的確在有意無意之間,提高特首地位和權力,並暗中批評立法會中的不合作運動使一些政府政策不能通過。 例如,張曉明指行政長官具有超然於三權之上的特殊法律地位,但在《基本法》中並沒有此根據。而他又指行政長官有解釋基本法的權力,但事實上,只有全國人大常委會和香港法院才有解釋《基本法》的權力,而在《基本法》亦列明行政長官的職能僅為「執行權...
一覺醒來總理又換人 願上帝保佑這國家 文:本刊編輯部 圖:新華社 9月15日早晨,澳大利亞人醒來的時候,發現他們的總理又換人了。原聯邦通訊部長馬爾康·譚寶爾在黨內投票中擊敗現任黨領袖、總理托尼·艾博德,出任黨領袖和總理。近年來,澳大利亞政壇「逼宮」不斷,是中國人眼中的「政局不穩」、「前景堪憂」嗎?托尼·艾博德因為堅決反對同性婚姻的立場,得到廣大華人基督徒的支持,並為之禱告,這樣做恰當嗎? 一覺醒來又換總理 聯邦自由黨14日晚舉行議會黨團投票,選舉原通訊部長馬爾康·譚寶爾為黨首。譚寶爾亦將成為新任聯邦總理。譚寶爾獲得54名自由黨議員支持,擊敗得到44票的現任總理托尼·艾博德。在同時舉行的副黨首投票中,現任副黨首、外交部長朱莉·畢曉普以70票對30票擊敗國防部長凱文·安德魯斯,連任副黨首。在投票後舉行的發佈會上,譚寶爾先對艾博德政府取得的成就表示讚賞,而後他表示,在當今這個變化劇烈的時代,澳大利亞領導人應該具有遠見,向民眾解釋國家遇到的挑戰,並說服他們支持政府採取措施,抓住機遇。 14日下午,譚寶爾突然召開新聞發佈會,宣佈辭去通訊部長職務,挑戰艾博德的黨首地位。他表示,艾博德缺乏經濟領導能力,未能給企業帶來信心,若現在情況持續下去,2016年聯邦大選時工黨將勢必擊敗自由黨-國家黨聯盟。2014年5月聯邦政府新一輪財政預算案遭民眾強烈反對,自由黨-國家黨聯盟支持率一路下滑。自由黨一些議員今年2月曾發動一次黨首投票,希望逼艾博德下臺,但未獲成功。 譚寶爾其人 譚寶爾1954年出生於悉尼,畢業於悉尼大學,獲得政治學和法律學士學位。之後前往英國牛津大學學習法律,並以優異成績畢業,獲法律學士學位。譚寶爾曾從事記者和律師工作。1987年,譚寶爾進入商界,成立了自己的投資銀行公司,還曾擔任高盛公司常務董事和合夥人。20世紀90年代,譚寶爾涉足通信業,擔任澳大利亞一家大型網際網路服務供應商的總裁。 譚寶爾1993年至2000年擔任澳大利亞「共和運動」領導人,反對澳大利亞尊英國女王為國家元首。他在減排、同性婚姻、墮胎、幹細胞研究等社會問題上持相對開放的立場。譚寶爾2004年當選澳大利亞聯邦議會眾議員,2006年被時任總理霍華德任命為負責水資源事務的議會秘書。次年,譚寶爾被任命為環境和水資源部長。2007年,自由黨在澳大利亞聯邦議會選舉中敗北,成為反對黨。2008年,他在自由黨黨首投票中獲勝,成為該黨黨首和議會反對黨領袖。2009年12月自由黨舉行黨首投票,譚寶爾以一票之差敗給艾博德。2013年9月,自由黨-國家黨聯盟在聯邦議會選舉中獲勝,譚寶爾擔任內閣通訊部長。 譚寶爾夫人露西·譚寶爾曾於2003年至2004年擔任悉尼市長,是悉尼市第一位女市長。兩人育有一子一女。在礦業大亨帕爾默進軍政壇之前,譚寶爾是澳大利亞政壇首富。 「逼宮」不等於「政局不穩」 「逼宮」事件在澳大利亞並非首次,前幾年吉拉德逼宮陸克文成功,後來陸克文又兩次逼宮吉拉德,第一次失敗第二次成功。再往之前數,原自由黨財長考斯特羅曾逼宮總理霍華德,但不成功,工黨財長保羅·基廷則於1991年逼宮鮑勃·霍克,成功上位擔任總理,並且率領工黨贏得了1993年的大選。 總的來說,逼宮在澳大利亞政壇不算罕見,本身不能算是壞事,後果也因人而異。譚寶爾逼宮艾博德得手之後,中國不少媒體鼓吹「澳大利亞頻繁更換總理,政局不穩」、「政客罔顧民意私自廢黜總理」一類的觀點,顯然是對澳大利亞政治生態缺少最基本的瞭解,從而作出的荒誕不經的評價。 澳大利亞是西敏寺議會制國家,選民選舉本選區的議員,當選議員組成國會,國會多數黨成為執政黨,執政黨領袖擔任總理。和總統制國家完全不同,澳大利亞總理並非「民選」,在大選中投票給黨領袖的只不過是他本人所在選區的選民,絕大多數選民沒有投他/她的票,而黨領袖的個人魅力對政黨得票情況的影響力也非常有限,最糟糕的情况甚至有可能是政黨贏得了大選,而黨領袖却輸掉了選區,結果當不成總理。所以,誰出任黨領袖,進而出任總理,完全取決於執政黨內部的決策結果,根本不存在「政客罔顧民意私自廢黜總理」話題。 至於「澳大利亞頻繁更換總理,政局不穩」更是無稽之談。獨裁國家,沒有恰當的民主制衡機制,國家的前途命運,系於獨裁者一身,甚至系於獨裁者的生殖器,故此一旦領袖頻繁更迭,勢必意味著血雨腥風,政局動蕩。而澳大利亞是成熟的民主國家,總理當選、罷黜都循民主程序有序進行。並且,前面已經指出,澳大利亞聯邦政府的執政者爲執政黨,而非總理個人,故此即便總理換人,但政黨之政策的連續性未必受到太多損害。今次譚寶爾上臺,第一時間宣佈各部長均暫留原職,從長計議,顯然不是惡意揣度的那種「政局不穩」。 ...
你不想要啊?不想要你就說啊,你不說我怎麼知道你不想要啊? ——敘利亞難民困擾歐洲 文:本刊編輯部 圖:新華社 隨著敘利亞難民小艾蘭「沉睡」海灘的悽慘場面傳遍世界,歐洲開始行動起來應對當前這場罕見的難民危機,而這也考驗著歐洲的「理智與情感」。據悉,這一階段湧入歐洲各國的難民數量起碼超過80萬,很可能已經達到100萬,而專家預計最終可能達到200萬。200萬以穆斯林爲主的難民,要涌入基督教爲主的歐洲,可能爆發的問題實在太複雜了。 美國要為難民潮負責? 面對今年以來持續升溫的難民危機,意大利多位政要和媒體人士近日指出,此次難民危機是西方對西亞北非進行軍事干預導致的惡果,歐洲正在為之前「缺乏遠見」的政策付出代價。意大利總理馬泰奧·倫齊在近日發給歐洲各主要媒體的一封公開信中表示,就這場難民危機而言,西方國家明顯低估他們為利比亞和敘利亞謀劃前途所造成的影響,同時「也高估了自己在那些領土上構建未來的能力」。倫齊認為,歐盟需要更具遠見的外交政策,才可能幫助歐洲解決這場危機。當前難民危機已經把歐盟逼到十字路口,如果成員國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並找到「具有遠見且一致」的外交政策,那麼歐盟就沒有理由繼續存在。 意大利前外長佛朗哥·弗拉蒂尼指出,西方缺乏遠見的政策在利比亞犯下嚴重錯誤,「打了就走」令利比亞陷入空前危機。如今利比亞地方武裝與「伊斯蘭國」勾結,不僅造成更嚴重的內亂,而且對歐洲安全構成極大威脅。意大利資深媒體人希仕說,這場難民危機正是美國等西方國家實施軍事干預政策結下的惡果。這場危機撕裂了歐洲。在犯罪集團的操控下,難民的命運恐將更加悲慘,而一些歐洲國家對此低效和矛盾的反應令事情雪上加霜。希仕說,歐洲應該從這場危機得出的重要教訓是,應改變針對非洲和中東的政策,而一個協調一致的政策應該從利比亞開始實施。美國中東政策的失敗、歐洲應對難民危機的需要,客觀上要求對歐洲一體化政策進行全面更新。 在國際社會,附和這種說法的聲音很大,仿佛美國及其盟友應該爲難民潮負責。但是,意大利政要們的說法,很可能是難民潮逼近,急火攻心之下的說法。美國在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之後,都在當地長期駐軍,以幫助當地恢復秩序,也是國際社會不斷地聲討,導致美國被迫讓步,在利比亞採取「打了就走」的方式,甚至沒有直接參與敘利亞的戰爭。美國不參與到底好不好,不急於下結論。 艾博德巧計成虛話 澳大利亞是《聯合國難民公約》的締約國,也是安置難民的主要國家之一,但在本次中東難民潮當中,也不得不表現出必要的謹慎。前總理艾博德9日曾表示,澳大利亞將額外安置1.2萬名逃離叙利亞和伊拉克戰火的難民,並將擴大對極端組織「伊斯蘭國」目標的空中打擊。 艾博德說,這些名額主要分配給婦女和兒童,以及在約旦、黎巴嫩和土耳其避難的少數族裔家庭。「澳大利亞政府將儘快派遣調查團隊前往這些國家,做好難民接收工作,」艾博德說,「難民來到澳大利亞之前要做好例行的安全和健康檢查。」艾博德表示,額外安置難民是澳大利亞政府謹慎的决定,澳大利亞可以承受這一數量。他強調,將被安置的1.2萬名難民是在澳大利亞人道主義救援框架內每年接收13750名難民的基礎上額外增加的。2018年至2019年,澳大利亞接收的難民數將增至18750名。 此外,艾博德還表示,澳大利亞政府將提供約4400萬澳元的人道主義援助,向超過24萬名逃離家園或在鄰國避難的叙利亞和伊拉克人提供水、食物、衛生和教育服務以及應急物資等。艾博德同時宣布,澳大利亞皇家空軍得到澳國家安全委員會授權,將空中打擊「伊斯蘭國」的行動從伊拉克擴大到叙利亞境內。艾博德說,此舉展現了澳大利亞打擊極端組織的决心,有利于保障澳國土安全。 應該說,艾博德的計劃可算是充滿智慧,既避免了大批穆斯林難民湧入澳大利亞對社會造成的衝擊,又防止了輿論對政府難民政策的指責,是艾博德任期內難得的巧妙政策。很可惜,情况出現變數,聯邦自由黨14日晚舉行議會黨團投票,選舉通訊部長馬爾科姆·譚寶爾為黨首,譚寶爾將成為澳大利亞新任總理。譚寶爾是否會繼續沿用艾博德的計劃,還是另起爐灶,不得而知了。 東歐政治家理直氣壯說「不」 和西歐政治家們欲說還休相比,東歐政治家們就理直氣壯得多。匈牙利總理歐爾班7日表示,前來歐洲尋求庇護的人應被視作移民而非難民。歐爾班說,前來歐洲尋求庇護的人應被視作移民而非難民,因爲他們不願留在首個抵達的安全國,而是希望前往其他更富裕的西歐國家,如德國,過上「德式生活」。他還稱,歐盟應考慮爲土耳其等衝突地區鄰國提供資金支持,如此一來,移民可以就近避難,不必長途跋涉。他表示,已進入希臘、馬其頓、塞爾維亞或匈牙利的叙利亞、伊拉克及他國移民將得到安全保障,但根據歐盟規定,他們必須在當地遞交避難申請。此外,15日生效的匈牙利新法律將非法跨越邊界圍牆視為犯罪,違反者將面臨監禁和禁止入境。匈政府發言人科瓦奇14日夜表示,凡是沒有在塞爾維亞提交避難申請的人都將被遣返。 斯洛伐克總理費喬(Robert Fico)也在9日表示,國家不該屈從德國、法國的壓力,他依然反對歐洲聯盟的難民收容計畫;計畫強迫成員國要共同分攤收容16萬名難民。斯洛伐克及其他歐盟較東邊的成員國,就種族、宗教及族裔上大致一致,目前都不願接受來自中東、亞洲及非洲的難民,因此飽受西邊成員國如法國、德國批評。費喬表說,「德國或法國說什麽,我們可不打算屈從,幹一樣的事。我們自有看法。」 東歐國家的政治家們底氣十足,和他們背後有著强大的民意支持是分不開的。12日 ,捷克、波蘭、斯洛伐克等3個東歐國家首都,分別有數千至1萬人走上街頭,參加反移民示威遊行,許多人高呼反伊斯蘭口號,在華沙,右翼政黨成員更是高呼:「波蘭人反對移民」,「今天是難民,明天是恐怖份子」。斯洛伐克首都布拉第斯拉瓦,民眾高舉標語寫著:「這裏不歡迎你們,回去吧」。而在捷克首都布拉格,遊行者高舉「送他們回去!」「捍衛邊界」的標語。示威群眾甚至要求政府下臺,並退出捷克2004年加入至今的歐盟。 ...
中國建全球最大環球影城 中美正式簽署北京環球影城主題公園及度假項目《合資協議》。位於北京通州的環球影城總投資高達500億元人民幣(約 110 億澳元),面積是新加坡環球影城的十六倍,預料2019 年竣工開園,每年可接待一千五百萬人次,爭取成為亞洲區主題公園「一哥」。分析認為,隨着2016年上海迪士尼及2019年北京環球影城相繼開幕,中國旅遊市場將呈現新一輪「主題公園熱」。 北京環球影城《合資協議》簽約儀式前天在康卡斯特NBC環球集團紐約總部舉行。北京常務副市長李士祥出席儀式。協議簽署後,雙方將成立合資公司,開始規劃施工。分析認為,這是中美促進人員交流的標誌性大型項目。北京環球影城預計每年接待遊客超過一千萬人次,最高可達一千五百萬人次,年平均收入約八十億元,可望成為通州經濟乃至北京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北京環球影城一期工程計畫用五年時間建設,而荷里活著名導演史蒂芬•史匹堡將參與公園設計。北京環球影城將是環球影城在全球的第六個、亞洲第三個主題公園。一點二平方公里的佔地面積,是日本大阪環球影城的兩倍多,更是有近五個新加坡環球影城那麼大,如果再算上外圍二點八平方公里的度假村,將是新加坡項目的十六倍,即使算上美國本土的兩家,北京這家也將是最大的。 同路點評: 據統計, 在2013年,全球各地的環球影城共接待了超過三千五百萬名遊客。如果在管理上能做得更為完善,相信北京環球影城能吸引大量遊客到訪中國。但相對於鄰近國家地區的旅遊業有一定負面影響,首當其衝應會是日本東京,新加坡和香港。 而言,上海迪士尼和北京環球影城除了標誌著中國正在急速發展的旅遊業外,亦標誌著中美雙方在文化交流上的友好關係。近年來,不少荷里活大片都會到中國取景或選用中國演員,而中國電影市場對美國荷里活來說有極大吸引力,相信是次合作對美方有一定好處。另外,是次合作公佈日期接近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美日子,亦能向外界傳遞中美雙方有好的正面訊息。 顧問亞洲取經:香港須拓新景點 為了掌握香港旅遊發展新趨勢,旅遊發展局的顧問團體就大嶼山未來的旅遊和康樂定出發展大綱前,曾先後到多個亞洲區城市取經,了解不同度假勝地的成功之道。期間又進行研究,發現現時到訪香港的短途、回訪旅客,對主題景點的造訪率均有下降趨勢,關注旅客對主題景點的興趣會隨到訪香港次數增加而降低,反映香港有需要開拓更多新穎的旅遊設施。另外,香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蘇錦樑表示,暫時未有八月份的旅遊數字,但初步來說,旅客數字跟七月的情況差不多,都有下調趨勢。他續指,七月的旅客數字下降百分之八點四,八月份亦相約。 同路點評: 中國遊客一直是香港旅遊業的其中一個重要來源,但自從中港矛盾問題日漸升溫以來,香港的旅遊業亦一直處於不穩的狀態。反水貨客或一些反中國遊客的行動當然有一定影響,但核心問題始終是發展的旅遊景點不足,希望香港政府能夠發展更多景點,才能重新打造香港的旅遊業形象。另外,香港旅遊業自2003年沙士以來,過分依賴中國遊客,香港政府亦要多想辦法吸引更多其他國家的旅客。 台灣集資設計新正體字體 台灣字體設計團隊「justfont」早前推出全球首個「中文字型群眾募資計劃」。該設計團隊有感台灣曾是漢字字型設計重鎮,但現時街頭所見的字型都不是台灣設計產品,或者已是十多年前的設計。他們憂慮長此下去,他們的孩子們也要用別人生產的字型學習文字寫法。由此他們希望透過推出「金萱」字型,改變台灣字型面貌。Justfont的籌款計劃原先分三階段,先籌150萬新台幣(約 6.5萬澳元),之後再加倍至300萬(約13萬澳元),最後到450萬(約 19.5 萬澳元)。三個階段分別預期在明年八月、後年十月及2018年十月完成。不過籌款計劃才推出不到一天時間,已籌逾1800萬新台幣,超出預期目標12倍多。 同路點評: 文字,隨了作書寫通訊用途外,更是代表著一個國家的文化。繁體字更是中國文化其中一個重要環節。當我們越了解繁體字,就會越知曉中國漢字、文化的由來。可是現在,隨著科技越來越發達,網上符號和用語的興起,令人開始放棄和遺忘正統文字,令文字日漸衰退。希望台灣所推出「金萱」字型,能令公眾重新關注文字的意義和價值。 阿富汗難民女教師獲聯國嘉獎 阿富汗一名不畏文化歧視,膽敢挑戰社會傳統框框的女教師,奉獻畢生時間和精力,致力於阿富汗難民女孩子的教育工作,教導她們讀書寫字,受到各方讚賞和敬佩,更獲得聯合國高級難民專員公署頒授南森難民獎(Nansen Refugee Award)。...
埃及軍空襲車隊誤殺12遊客 埃及保安部隊星期日在西部沙漠地帶打擊恐怖分子時,錯誤空襲一支遊客車隊,導致十二人死亡, 十人受傷,包括墨西哥及埃及遊客。墨西哥總統涅托事後強烈譴責事件,稱事件是「悲劇」,要求埃及官方徹查原因。墨西哥外長馬謝烏在記者會上表示,墨西哥政府已確認至少有兩名墨西哥遊客在這次空襲事件中死亡。她引述墨西哥生還者描述, 該批墨西哥遊客本月十一日抵達埃及首都開羅,當時一行人當時正在埃及西部沙漠地區歇息及野餐,突然遭到一架軍方飛機及數架直升機投擲炸彈襲擊。 埃及保安消息人士則表示有八名墨西哥人及四名埃及人證實死亡,另有八名墨西哥人和兩名埃及人受傷。埃及內政部事後發表聲明,指軍警周日在西部沙漠綠洲地帶追捕恐怖分子,意外向四輛墨西哥遊客乘坐的四驅車開火,強調事發地點屬於遊客禁區,限制到訪,正調查該批遊客如何能進入禁區。 另有埃及官員透露,事發地區位於拜哈里耶綠洲附近,距離埃及首都開羅數百公里,以綠洲和不同的岩石形態聞名,雖是旅遊勝地,但也被認為是武裝分子的藏身之所。早前,激進組織伊斯蘭國(IS)的埃及分支曾在該處把一名為法國公司工作的克羅地亞人質斬首。武裝分子也經常在該處向埃及保安部隊發動襲擊。 同路點評:雖然埃及自塞西出任總統以來,大力推廣不同振興經濟的措施。但埃及受到恐怖分子侵入,保安局勢每況愈下,負面消息不斷。外資來投的信心日漸減退,使振興經濟的項目處處碰壁。 「伊斯蘭國」(IS)肆虐埃及,在本年七月時,更綁架一名克羅地亞工程師,最後更將其斬首。事件已令旅客赴埃的觀光意欲大減,亦令外資對埃及的安全問題失去信心。現時更發生軍人和警察誤殺遊客事件。事件除了顯示埃及政府無力保護旅客外,更突顯出埃及軍方對於打擊恐怖分子的無能,令埃及的保安局勢雪上加霜。因此,如埃及政府仍未能解決恐怖分子的問題,無論塞西的振興經濟的措施有多遠大,亦會嚇怕外資。 澳洲皇家空軍首次成功空襲敘利亞IS武裝 當地時間9月16日上午,澳大利亞國防部長安德魯斯(Kevin Andrews)宣佈並證實,澳大利亞皇家空軍戰機首次成功地打擊了恐怖組織「伊斯蘭國」(IS)在敘利亞的地面目標,摧毀了伊斯蘭國的一輛裝甲運兵車。 據澳大利亞廣播公司報導,安德魯斯確認,澳大利亞F/A-18超級黃蜂戰機在這次行動中發射了一枚導彈,擊中伊斯蘭國的一輛裝甲運兵車。他說:「兩天前,(澳大利亞)空軍任務小組完成了對敘利亞東部伊斯蘭國的第一次打擊,摧毀一輛裝甲運兵車。」「兩架黃蜂戰機找到了那輛隱藏在一個伊斯蘭國大院中的裝甲車。」他說,在接收到允許攻擊的命令後,黃蜂戰機發射了一枚精準定位的導彈將目標摧毀。安德魯斯說,在整個行動中澳大利亞戰機沒有任何被敵方攻擊的危險,「這是從一個保證澳大利亞飛機安全的距離或高度上完成的」。安德魯斯還說,攻擊行動有嚴格的控制,以避免平民傷亡。 美國中央司令部空襲當晚發佈了消息。根據美軍中央司令部發佈的聲明,聯軍展開了對伊斯蘭國在敘利亞地面目標的打擊,包括哈塞克(Al Hasakah)附近的一支機動部隊、代爾祖爾(Dayr Az Zawr)附近的一個原油回收站,以及伊斯蘭國的裝甲運兵車。美國聲明證實,澳大利亞戰機在敘利亞境內執行了空襲行動。聲明還列出了聯軍在伊拉克打擊伊斯蘭國的15次空襲行動。 同路點評:澳大利亞軍隊參與打擊「伊斯蘭國」,意味著澳大利亞開始正視「伊斯蘭國」坐大的威脅,以及希望由此解決引發的難民問題。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國際社會希望通過打擊「伊斯蘭國」,徹底解決敘利亞問題的決心。澳大利亞孤懸海外,本來不是「伊斯蘭國」最大的目標,但國際道義當前,當仁不讓,令人讚賞。 澳大利亞雖然人口不多,以中等力量自居,但武裝部隊的戰鬥力不容輕視,歷次戰爭都證明了澳大利亞三軍絕不遜色於任何盟國。養兵千日,用在一時,澳大利亞空軍首次出手即獲得戰果,說明訓練水平和實戰能力還是比較客觀的。 馬丁廣場將設置戶外用餐區 雪梨馬丁廣場將被變身成為活力四射的餐飲區,新的戶外座椅和新街景會被設立。此番為首次允許在皮特街(Pitt...
一次意圖沖破「象牙圍城」的嘗試 文.本刊編輯部 圖.本刊編輯部、IEPCP 賭博在澳洲是合法的,也一直是不少居住於墨爾本華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活動,但賭博所帶來的危害卻是巨大及深遠的。近年來,由於互聯網的賭博方式日趨發達,令參與線上賭博和體育賭博的人數急速增加,兒童、青少年從小就有了賭博的思維。在2013-2014年,維州所有的老虎機,共吃進了25億澳元。賭癮也常常伴隨著其他問題,容易使人在生活、工作、家庭上產生危機。 2012年起,維州政府實施了一系列政策改革,以加强對賭博的牌照監管與危害防治。同年,政府成立了維州負責任賭博基金會 (VRGF)與維州賭博與酒類監管委員會(VCGLR),務求降低賭博問題的流行與危害程度,加强對賭博和酒類的監管力度和培養負責任賭博習慣。維州負責任賭博基金會今年獎助了十五個預防賭博傷害的專案,針對不同的族裔和社會群體,進行宣傳及社區教育工作。其中由墨爾本東區促進衛生保健合作單位 (IEPCP) 所主辦的 Chasing the Luck? (「賭運」還是「倒運」?) 是唯一透過華文媒體從事宣導教育的項目,以5個主題:「破解賭博之謎」、「危機自助錦囊」、「勇於求助、走出幽谷」、「親朋互助、專業協助」、「投入社會、擴大參與」,幫助華人社區預防賭博危害並提高問題賭博的危機意識。為了給華人社區提供更多的信息,此項目也舉辦了具意義的創作比賽,徴集大家對賭博的看法及感想,帶動社區進行有建設性的對話。為了更廣泛地傳播預防問題賭博的信息,IEPCP、良朋互助 (CPC) 以及華人賭博關懷協會(CGCI)也共同合作舉辦六場普通話及六場廣東話3CW廣播論壇,邀請到精神健康專家、社區服務專家等專業人士,以他們的專業 知識及所接觸過的個案為大家分享如何預防賭博問題。創作大賽收到的投稿作品共有七十九份之多,包括文章寫作、詩詞創作、文史搜索、漫畫創作、攝影以及多媒體創作等,來表達賭博對個人、家庭或社會的影響。而盛大的頒獎儀式,也在2015年9月6日圓滿舉行。 缺乏廣泛的宣導 不可否認,VRGF在這次的宣導項目中注入了不少心血去帶出賭博的禍害,包括創作大賽、廣播論壇,並在中文媒體上登刊宣導報導。作為華文媒體之一的<<同路人>>雜誌不僅協助向大眾宣導賭博禍害的信息,包括撰寫主題、構思有獎創作大賽、設計宣導單張、連續多期刊登有關項目的文章等,社長周偉文先生也擔任了創作大賽的評審。然而,從Chasing the Luck? (「賭運」還是「倒運」?) 這個項目來看,整體的宣導活動是不足夠的。據悉,這次項目來自政府的經費逾 $200,000,但經費的分配並不均勻。其實這次的宣導活動除了是要宣傳賭博帶來的影響,也要讓賭博問題在華人社區受到重視。IEPCP總幹事米思穎女士(Sally Missing)曾表示,最易受賭博困擾的人群,並非都是成年男子,也包括婦女、國際學生、餐館輪班職工、青少年、老年長者等五大群體。然而,從這次宣導項目的活動安排來看,並沒有為這五大群體提供足夠的信息。整個活動缺乏與華人社區直接接觸的機會,主要集中在媒介方面的宣傳,包括電台採訪、報紙雜誌、微信及小組調查等方式進行。如果群眾沒有機會接觸到這些宣傳活動的話,他們就錯過了很多取得有用資訊的途徑。 大多數的餐館職工每日都有數小時的休息時間,而不少人會在這段時間裡以賭博來打發時間;不少婦女、留學生及長者來到澳洲後,因環境的變遷而一時難以適應,故把心思放在賭博上,通過賭博來逃避現實,忘記苦惱,希望以此作為對抗沮喪和壓抑情緒的突破口。也因為中國大陸是一個禁賭的國家,有些人來到澳洲後,發現這裡的賭博是合法的,而且有多種管道方式可以接觸或者參與,在這種情況下,參與賭博的機率就高許多。也有生長於澳洲的華裔後代,從小到大的生長環境經常接觸到賭博的行為,久而久之就認為賭博是一個正確的行為。而生活在澳洲社會的華人日益增加,如果政府可以在社區舉辦一些有關賭博問題的講座,或到學校作宣傳活動,相信能為更多華人傳播有關賭博問題的信息。 爲了向華人社區傳遞更多的宣導信息及提供更全面的輔導服務,IEPCP更增設了中文資訊網站(http://www.iepcp.org.au/chasing-luck),也設有線上投票活動,鼓勵廣大群眾就不同參賽組別投出最佳作品。雖然其網上的資料不少,但在宣傳上仍是不足夠。從其網上的投票票數來看,不少參賽作品所得到的票數廖廖可數,可見瀏覽其網頁的人並沒有達到預期的人數,也可以說沒有太多人知道可以參與網上投票這一活動。如果能投放多一些資源在其網上宣傳上,或許能吸引更多的人瀏覽,也會讓更多人對賭博問題有更多的了解。 事實上,多年來問題賭博一直困擾華人社區的部分華人。究其原因一部分與移民或者求學過程中所遭遇的種種挫折有關。但如果政府能在華人社區有更多的宣傳活動,不再只是局限於媒介方面的宣傳活動,相信賭博問題在華人社區被重視的程度將會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