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隨著澳大利亞聯邦大選中,工黨取代自由黨執政後,有多位自由黨大佬都面臨「失業」挑戰。其中,最受關注的就是前任聯邦財長、自由黨政治明星喬什·弗萊登伯格(Josh Frydenberg)的去向。 7月20日,塵埃落定,弗萊登伯格宣佈加入全球知名投行——高盛,擔任亞太區高級區域顧問一職。據透露,他向高盛明確表示可能只幹三年,意味著未來他很可能仍會重返政壇。 成為總理前,譚寶曾是高盛集團在澳大利亞的執行董事。卸任總理後,譚寶加入全球私募巨頭KKR,擔任全球高級顧問。 同路點評: 澳洲政客在退出政壇後的發展非常多元,從銀行高管、高校校長、客座教授、受聘外國企業等均有涉足。不過進入商業機構擔任高級顧問一職,是較為常見的去向。有的人會像前新州州長職務的格拉迪斯·貝瑞吉克蓮(Gladys Berejiklian)一樣,從此告別政壇,也有很多人像Josh一樣,短暫的過渡之後,重啟政治生涯。但也不是所有人都受歡迎。
據9News消息,在Uber承認其誤導及欺騙性行為後,澳洲競爭和消費者委員會(ACCC)因此對該公司發起訴訟。 2018年6月20日至2020年8月31日期間,悉尼乘客紛紛表示,Uber給出的估價不夠準確。 在這段時間內,13萬乘客中,表示票價低於估價的乘客佔89%。 ACCC的律師Fiona Forsyth QC表示,雖然票價比預期要低,但不准確的估計使得消費者無法做出明智選擇。 Uber還承認,曾於2017年12月8日至2021年9月20日期間向澳洲乘客提供錯誤的取消信息,且會收到收取少量費用的提示。 同路點評: 罰款是一種警告,即任何人都不該誤導澳洲客戶,而且處罰必須有力度,必須起到警示作用。但是想證明Uber的欺騙性行為造成的財務損失,需要收集更多證據。目前看到的證據並不足以證明這些。雖然誤導性信息可能會改變乘客的預期行為,但是只有少數乘客受到影響。法律需要公平,如果能證明Uber的問題,就罰,否則還是要慎重。
緬甸官方媒體7月25日表示,緬甸軍事當局處決了四名被指控幫助實施「恐怖行為」的民主活動人士,這是緬甸幾十年來首次執行處決。 這四名男子在今年一月的一次閉門審判中被判處死刑,他們被指控幫助民兵對抗軍隊。緬甸軍方去年發動政變,奪取政權後對反對派進行了血腥鎮壓。 被執政軍政府定為非法的緬甸流亡執政組織民族團結政府(NUG)譴責了官方媒體所報導的處決。 民族團結政府發言人吳覺佐(Kyaw Zaw)表示「極度悲痛」。他說,如果消息屬實,會用「最強烈的措辭譴責軍政府的殘忍行為。」 「國際社會必須懲罰他們的暴行。」他說。 據官方報紙《緬甸新光》報導,被處決的有民主人士覺敏友(Kyaw Min Yu,別名Jimmy),以及前國會議員、嘻哈歌手漂扎亞桑(Phyo Zeya Thaw)。 53歲的覺敏友和被推翻的緬甸領導人昂山素季的盟友、41歲的漂扎亞桑對判決的上訴在今年六月被駁回。另外兩名被處決者是拉妙昂(Hla Myo Aung)和昂圖拉祖(Aung Thura Zaw)。 同路點評: 據悉,這四人是根據反恐怖主義法和刑法受到了指控,量刑是根據監獄程序進行的,而緬甸上一次司法處決是在20世紀80年代末。所以,這一次的目的是什麼,暫時還不得而知,也許是向人民或者反對者灌輸恐懼吧。但是這種恐懼,在過去100年裡的政治鬥爭中,都不是很有作用。自去年政變以來,緬甸一直處於混亂之中,城市中主要以和平方式進行的抗議活動被軍隊鎮壓後,衝突在全國範圍內蔓延。所以,如果軍政府認為這會給革命之心帶來恐懼,那可能是站不住腳的。最新的處決使結束該國動亂的任何機會都化為泡影,而通過對話結束政變造成的危機的任何可能性現在都已被消除。
中南海進入20大前的北戴河時刻,北京針對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可能訪台的威脅進一步升級。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25日甚至稱:「正嚴陣以待」。拜登政府沒有對北京的威脅掉以輕心,正在評估此行可能引發的風險。 北京的發言人趙立堅並沒有說出「嚴陣以待」指的是什麼?不過,法新社引述 喬治-華盛頓大學的羅伯特-薩特分析:拜登面臨著 “一個真正的問題,因為如果他退縮,如果他試圖勸阻南希-佩洛西去台灣,他將顯得軟弱,向中國的壓力屈服」。 “但這次訪問後果可能會很嚴重」。中國領導人 “可能認為,如果佩洛西真的抵達台北,他們必須採取強烈的舉措。特別是在中共黨代會之前。”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說,中國對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可能在8月份訪問台灣向拜登政府提出明確的私下警告。這些警告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加強硬。中方甚至私下暗示可能採取軍事行動回應,包括試圖阻攔佩洛西專機降落台灣或攔截美方軍機等。 同路點評: 如果佩洛西的訪問成行,美國必然將做軍事準備,迎接中國可能祭出的軍事回應,中美情勢將非常緊張。但除非事態在出乎意料情況下失控,否則美中間不可能發生軍事衝突。拜登準備可能在本週與習近平通話,如果佩洛西成行,有可能打亂美中兩國政府在多年緊張局勢惡化後為穩定關係所做的試探性努力, 拜登政府會很擔心跨越北京準備容忍的界限。台灣面臨兩個風險:北京因為佩洛西訪台而「懲戒」台灣,或者華盛頓取消佩洛西訪台,等於讓北京對台美關係擁有了話語權。如果美國白宮反對佩洛西訪台,相關爭議讓台灣擔憂台灣安全被進一步侵蝕。
分析機構格羅情報公司的一份研究,22日簽署的協議將重啟黑海港口的農產品及化肥出口,有助於改善烏克蘭這個全球主要穀物和植物油出口國的出口前景。 在全球供應緊張的情況下,俄烏衝突以及西方制裁加劇了全球食品價格上漲壓力,引發食品安全問題。黑海出口受阻也促使北非和南亞等傳統進口國爭相尋找替代供應。烏克蘭恢復通過黑海出口將會改善全球供應,並將緩解烏克蘭國內的倉儲不足壓力,為下季作物騰出空間。烏克蘭目前在收穫冬小麥,將在9月和10月收穫玉米和葵花籽。 預計,今年烏克蘭小麥產量將低於去年的創紀錄水平。受衝突影響,烏克蘭農民很難買到燃料和化肥等生產資料,這將導致單產下降。美國農業部預計今年烏克蘭小麥收割面積比去年減少30%。 市場估計仍有2000萬噸穀物滯留在烏克蘭境內。週五俄羅斯、烏克蘭、土耳其和聯合國簽署的協議將會促進烏克蘭每月出口約500萬噸糧食,這不包括目前烏克蘭每月通過陸路和水路向鄰國出口的250萬噸穀物。 同路點評: 俄羅斯、烏克蘭、土耳其以及聯合國簽署的協議,旨在將烏克蘭穀物出口恢復到每月500萬噸的水平,以便改善全球供應,遏制糧食價格上漲。根據這個協議,烏克蘭將負責引導貨輪在烏克蘭港口航行,飛行員負責引導船隻沿著安全通道航行。另外一方面,雖然,俄烏衝突進入第六個月,沒有跡象表明衝突緩和,但最明顯的結論是,這可能表明俄羅斯人認為他們無法在更長時間內實施對黑海的封鎖。烏克蘭人現在可以從他們的穀物出口中獲得收入,這些出口帶來了近 120 億美元的收入。烏克蘭政府迫切需要這些美元來維持國家運轉,同時還要與俄羅斯作鬥爭。
Out of the Covid murkiness
《儍牧師—橋底十年》
2020年1月,澳大利亞報告了首例新冠病例;同年3月,澳洲錄得了第一例新冠死亡病例。而在全球新冠疫情爆發兩年多後,澳大利亞的新冠死亡人數已超過一萬人。
2021年進行的澳大利亞人口普查資料日前已經出爐。
本文刊出之時, 正是慶祝香港回歸中國25週年之日。對我和不少來自香港的澳洲人來說, 今天的香港, 與我們小時候所認識的香港已不相同, 沈旭暉教授說這是一個和以前不同新的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