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 我被邀請至雪梨Google 總部, 參加每年舉辦的Google 媒體峰會, 就多元文化社區如何打擊錯誤信息及故意發佈虛假信息情況, 作出發言及討論。
我34年前第一次來澳洲生活時, 沒有計劃長期留在澳洲, 也沒有融入社會的打算。
過去兩週澳洲人都為巴黎奧運著迷。不單是那把整個巴黎風景呈現在世界眼前的奧運開幕禮, 也有多項比賽都有澳洲選手爭取冠軍。
帶著孩子們移民的父母, 很少人會認真想過,到底自己的孩子, 中文能力要達到那一程度?
植根澳洲, 並不等同於與過去一刀兩斷。
我雖然在香港大學就讀及任教, 也一直認識在墨爾本的香港大學校友會的師兄師姐們, 但卻很少參與他們的活動。最近我卻改變了, 主動參與各種活動。我的師兄姐們大多是七、八十年代移民墨爾本的專業人仕, 大多和我一樣都懷念著在香港大學求學的美好時光, 更想在身處的社會出一分力, 作出貢獻。 最近這數年, 大批港人移民澳洲, 其中不乏也曾在港大肆業, 而我最近通過Whatsapp群組也接觸了一些。與他們相處, 勾起了對30多年前香港因為六四事件掀起移民潮, 我們同輩年青一群初來到澳洲經歷的回憶。是這群最近來墨爾本的朋友, 令我想到若我們這些老移民, 能開放走在他們中間, 與他們同行, 這些從我們老家來的新朋友, 相信可以走得比我們更快更遠更穩。 這群新移民, 成長於香港已成為國際大都會, 視野比我們闊, 而且帶著熱切要在澳洲這一個社會建立新生活的決心, 都是很主動結集各種力量和經驗, 走進這一個社會。他們欠缺的只是對本地社會、文化及制度的認識, 並且未必有很多本地關係及機會, 相信只要他們能與早來一點的移民建立聯絡及關係,...
王賡武教授正確指出, 中國的概念根源於孫中山先生創建中華民國。孫中山最初提出革命, 希望推翻清政府, 以「反清復明」為號召。
本來今期要刊出的是有關王賡武教授系列的第三篇。但香港這兩週發生了全球預期但令人震驚的47人審訊宣判, 並且有香港前支聯會副主席鄒幸彤, 因在臉書專頁發表感受而在獄中再被拘捕事件, 使我不得不先放下王賡武教授的中國人觀, 而先寫自己在六四這日子, 於我植根於澳洲後的感受。下一期才繼續討論王賡武教授中國人觀給我的啟發。
王賡武教授最終定居新加坡, 他對於今天新加坡成為一個以華人文化主導的多元文化國家感到驚奇。
最近看到93歲歷史學家王賡武教授的去年的一篇演詞 “ What does it mean to be ethnically Chinese in Singapore?” (在新加坡, 作為華人意著甚麼? ), 覺得很有意思, 打算在這裏與讀者一起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