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星期, 因為新冠封閉隔離已一段日子, 大家困在家中,生活顯得沉悶, 不少人都會關心在東京舉行, 沒有現場觀眾的奧林匹克運動會。由於網絡及電視提供了各項比賽的視頻, 大家可以即時觀賞, 因此也可以有即時的回應。
這兩週, 香港發生了中學校長因為政治原因, 把情歌變成政治, 令到自己學生無法升上大學 的悲劇; 也發生了港大學生會領袖對政治的無知的言論, 因而被大學及政府打壓, 隨時被開除的令人惋惜的事, 也發生了政府表態, 公開認為執法者腐敗是不要被追究的情況。這些都令我心中極不安寧, 想到自己的故鄉已不再一樣。也因此, 我再思考到在澳洲的港人, 應該要持怎樣的態度, 面對自己的故鄉香港所遭遇的改變。
移民是具備特殊需要的一群人, 不管他們是否有學識、工作經驗或英語能力, 他們都不會與在這裏土生土長的人一樣。至於人脈關係、對社會的認識, 與及生活經驗等, 更是欠缺。因此, 要植根於澳洲的移民, 就要克服這些人人都要面對的困難。
澳洲人看中國
只因為我是在澳洲華人, 我才能繼續寫六四
植根澳洲反思, 是我走過移民之路, 其間在進入主流社會之路途中所經歷的一些反省。
移民教會不只是語言不同的教會
澳洲歷史中歧視華人的行為 打算移民澳洲的朋友, 大多擔心這裏是否有歧視華人的問題? 是的, 華人是最早來到澳洲的民族, 170年前澳洲發現了金礦, 開啟了淘金時代, 華人就大批來到澳洲, 今天還有不少華人在那時期被歧視的記載。前維州林美豐議員曾多次指出, 因為維州徵收人頭稅, 大批華人為著逃避人頭程稅而選擇在登陸南澳Robe, 徒步走至Ararat地區, 因而在那裏建立了這小鎮, 林議員把這視為澳洲歧視華人的經典例子。 其實, 澳洲那時還未有成立聯邦政府, 沒有國防邊境, 有的是華人與英國殖民之間的利益衝突。 這些殖民政府根本不願意承認華人在這裏有定居的權利, 只會維持殖民社群的利益。就如華人社群不重視這個國家的利益, 只願把從淘金賺取個人利益, 全數輸送往中國家鄉看為應份的事一般。由於國家機器並不存在, 而大部份華人根本不打算長期留在這裏, 他們在這裏生活的權益往往受到忽視。在今天看來, 當時作的確實是種族歧視的行為。不過大部份華人堅決不在這裏置業、消費、作生意、交朋結友、唯一的活動是找到最多的黃金, 賺取金錢照顧家鄉親友,...
周偉文 冷戰中的澳洲華人 中美在阿拉斯加的安克雷治巿(Anchorage)於上月18及19日舉行會談,會談結果和那裏氣溫一樣,兩國關係進入冰封狀態。全球的評論沒有一點正面的訊息,大家都在想中美是否都會不惜一戰?會談前的美、日、印、澳四國會談, 澳洲表明站在美國盟友一方。更在早前破格讓香港流亡海外的前立法會議員許智峰從英國入境澳洲,來對澳洲政府進行遊說工作。不過,澳洲政府在這時期發表的經濟數據,反映澳洲並沒有因疫症大流行而受到打擊。在這世界亂局之中,到底澳洲的經濟及政治狀況如何發展,成為社會的關注點。 在澳洲的華人,內心更不是味兒,中澳兩國關係現時已經極為緊張,中國領導人仍然拒見澳洲外交部長。打擊澳洲出口的政策一個接一個推出,從事中澳貿易人仕也意興闌珊。早前更有知名人士,是通過微信群組來組織華人社區互助小組的負責人,被指受中國領事館支持或領導,因而要被驅逐出境。也有東南亞來的僑領楊怡生先生,被指為外國勢力代理人,在被起訴中。澳洲智庫Lowy Institute 指出, 華裔移民對中國及澳洲民主政制的看法, 與主流社會大相逕庭; 澳洲人多對中國表示保留及不信任, 而華裔移民則大多認同中國的極權為有效率, 及否定澳洲的民主制度。還好的是直到現時, 華裔移民並未有感到澳洲有強烈的種族歧視, 不過主流社會若視中國為敵人, 相信華人在澳洲很快會受到極大的壓力。 新冠疫情顯示並存的兩個世界 ABC最近的一篇有關華人兩代由於對新冠疫情的不同看法, 引致在家庭內出現的緊張關係, 給我們極大啟示。第二代的子女在澳洲主流媒體中, 明白澳洲的防疫政策及掌握對病毒及疫情的認識和瞭解。而他們的父母, 絕大部份在微信及互聯網中閱讀到從中國來的中文疫情訊息, 相比之下這些廣泛流傳的中文訊息, 不少明顯是虛假或錯誤訊息,...
週二, 莫里森總理在AFR的商業高峰會上發言時, 把焦點放在新冠大流行後, 如何推動澳洲經濟復甦。其中, 他提到澳洲面對自二次大戰後, 首次淨移民負數的特殊情況, 更提出會對現時移民政策作出修訂, 持開放態度。莫里森強調臨時工作簽證, 會讓澳洲更快及機動性地填補重要的勞工短缺,他認同有更多短期勞工, 會對澳洲經濟發展作出重要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