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12月,我們常常會在這時回顧過去一年, 展望將來。這是《同路人》在2023年出版的最後一期, 明年1月19 日, 我才會在專欄中與讀者再見, 讓我也在這裏為過去作一點回應及對將來提出一些方向。
週三剛發表的2023年史坎倫凝聚力研究, 是自2007年開始的第17份有關澳洲社會凝聚力變化的研究。
以色列在10月7日受到哈馬斯組織的恐怖襲擊後, 大部份國家都表達了支持以色列的態度。
前一個週六, 在巴勒斯坦的恐怖武裝哈馬斯組織向以色列發動攻擊, 再一次震撼整個世界, 中東再起風雲。
每年的十月, 中國及中華民國都會有各種慶祝活動。
自7月聯邦議會通過對在憲法中加入「原住民之聲」作公投後, 一直以來, 支持這建議的澳洲人, 大幅減少。
《發自肺腑的烏魯魯宣言》
參選州議會的競選口號 -「公平與同情」
世界每一個角落, 每一天都充滿著各種荒謬的事。
華人長者需要說中文的護理設施 聯邦政府衛生部的研究顯示, 由於人的壽命愈長,長者患有老人癡呆症的比例愈高, 而失去第二語言能力的機會愈大, 因此衛生部認為多元文化長者, 特別是不懂得英語的, 當入住護理設施時, 應該要住在能提供說他們語言及文化生活環境的設施之中, 令他們能夠感受到安全及能與同住者為友, 幫助減慢他們大腦的衰退。我的一位好朋友, 去年剛過了82歲生日, 因為跌倒要住院, 康復後因為沒有同住家人, 最後要住進有人照顧的長者護理設施。 由於說中文的長者護理設施不多, 在短時間內根本沒有機會輪候到, 我的朋友只能住進一所說英語的設施中居住。雖然設施內其中有一些工作人員會說中文, 在簡單溝通上, 加上肢體語言她仍可以勉強解決, 但整個院舍居民, 90% 都是不會說中文的。我的朋友突然間, 就變成一個孤獨的囚犯。她的女兒每天前往探望, 都只能停留數十分鐘時間與她相處, 整天她就變成與世界脫節。不到半年, 我的朋友與人溝通已變得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