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逝者已逝 別樣回憶 文/本刊編輯部 圖/視覺中國、網路 「一個真正的具有世界歷史意義的時刻,一個人類群星閃耀時刻出現以前,必然會有漫長的歲月無謂地流逝而去,在這種關鍵的時刻,那些平時慢慢悠悠順序發生和並列發生的事,都壓縮在這樣一個決定一切的短暫時刻表現出來。」這是茨威格在《人類群星閃耀時》裡的一段話。縱觀歷史長河,總有一些節點會湧現出才華出眾、能力非凡的人,他們就像一顆顆明星點綴著人類文明的浩瀚宇宙,使之熠熠生輝。而近來其中幾顆璀璨的明星離開了人間,緬懷悼念之餘,本刊編輯部帶領讀者一同穿越回往昔歲月,跟隨這些大師、大家體驗一段段別樣的精彩人生。 臺灣作家李敖:觀照內心 特立獨行 有一位曾就讀於北京大學、做過校長、當過高官的父親,李敖從小接受的教育還是很先進的。特別是在讀書方面,更是恣意為之。一有時間李敖就跑去圖書館看書。為了看書,願意在館裡當義務服務生。泡了四年下來,閉上眼睛都能嗅出書是哪家書店印的。少年時期的李敖,思想已經比同齡人早了一大步。高二就寫出《合作制度與節制資本》的文章,並一舉拿下全臺灣徵文一等獎。拿到巨額獎金,李敖便興沖沖地買下梁啟超的《飲冰室合集》,活脫脫的一個古怪少年。 1955年,二十歲的李敖,以第一志願進入臺灣大學歷史系。整日穿著長袍的李敖,被人視為特立獨行的「長袍怪」。大學的許多書李敖早在中小學就已經讀過,對大學教育大失所望。不僅看不起別人,不喜歡上課,李敖連考試都懶得應付。大一時八門課,李敖有三門不及格,甚至連中文都差點不及格。對此,李敖不以為意,「我成績之爛,一望可知,但我只在意學問,不屑於應付考試。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大學畢業後的李敖,依舊鬱鬱不得志,困頓中接到歷史教授姚從吾的信件,讓他去做助理,為了維持基本生計,李敖接受了這份工作。為稻粱謀的李敖,仍然筆耕不輟,雖身處陋巷,卻從不停止思考。長期的沉澱積累,早已練就了李敖對世事的深刻洞察。而這一切不過等著一個機會讓世人看到這位青年人的非凡才華,而這就是刊載在《文星》雜誌上的《老年人與棒子》,永遠改變了李敖的命運。 很快,李敖就接掌了《文星》。一個普通的生活雜誌脫胎換骨,成為「自由主義思想」在臺灣的根據地,成為全台進步文化思想的中心。李敖亦由此聲名鵲起,成為繼胡適、殷海光後新一代的意見領袖。相較於晚年胡適的老憊和疲態,相較於殷海光年僅49歲就鬱鬱身亡,李敖是幸運的,他恰恰是踏定在世界從黑暗向光明轉化的巨變前夜,儘管李敖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被軟禁,以「叛亂罪」被判刑10年。 70年代末,恢復自由之身後,以激進文化觀名世的李敖也慢慢發生了變化,文化觀上趨於保守,政治上則未收斂,繼續對國民黨展開批判,其收穫則是一系列很暢銷的“禁書”。與此同時,他變得言語火爆,動輒罵人,所到之處不遺餘力地樹敵。文化界人士紛紛避讓。對李敖的評論也自然陷入兩極,有人視李敖為文學天才、威權時代的鬥士、自己的啟蒙導師;也有人歷數其“罪行”,嘲笑他多年以來只是小丑,當不起讀者對他如此之高的尊崇。 名氣很大的人,身後多免不了毀譽參半。持中地講,對李敖一味批評與褒獎都有掛一漏萬之嫌。3月18日上午10時59分,開了83年玩笑,懟了3000號人的李敖在臺北榮民總醫院逝世。再多的狂放不羈,不過塵歸塵,土歸土,平靜如初。 斯蒂芬·霍金:積極樂觀 不懈探索 3月14日,被稱為「圓周率日」(Pi-day),也是現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的誕辰,如今又要加上一項,是當代最偉大物理學家之一斯蒂芬·霍金逝世的日子。霍金的傳奇色彩似乎是命中註定的,因為他出生的日子(1942年1月8日)是義大利著名物理學家伽利略誕辰300周年;從1979年到2009年,霍金又擔任劍橋大學的盧卡斯數學教授,這個職位的第二任職者就是歷史上最偉大的物理學家牛頓。 霍金的研究課題也跟伽利略、牛頓、愛因斯坦有直接的繼承關係——現代天體物理學和宇宙學。霍金證明瞭廣義相對論的奇點定理和黑洞面積定理,提出了黑洞蒸發理論和無邊界的霍金宇宙模型,在統一20世紀物理學的兩大基礎理論——愛因斯坦創立的相對論和普朗克創立的量子力學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 黑洞蒸發理論,也被稱為「霍金輻射」。這個理論指出,由於黑洞附近的量子過程允許從真空裡借出部分能量,如果負能量粒子會落到黑洞裡面去,黑洞外的正能量粒子逃逸,在我們看來,黑洞就有了輻射,也就是「黑洞不是黑的」。由於目前還沒有得到證實,這也是其被認為沒有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原因。 霍金在22歲時被診斷患有肌萎縮側索硬化症,逐漸導致全身癱瘓。但在此後的幾十年裡,作為全球最著名的科學家之一,霍金仍然非常活躍,繼續從事研究、教學、作報告、使用電腦語音合成器進行交流。1988年首次出版、已被翻譯成40種文字、累計銷售量達2500萬冊的《時間簡史》,是全世界最暢銷的科學著作,也是這本書讓霍金風靡全球。此書定位於對宇宙學有興趣的普通讀者,著重解答人類最古老的命題:時間是有始有終的嗎?宇宙是怎樣誕生的?它從哪裡來,又到哪裡去?美國《華爾街日報》曾評論道:《時間簡史》是當代物理學家關於宇宙構成以及演化理論的權威性總結。而無論霍金的《果殼中的宇宙》《大設計》《我的簡史》,還是他和女兒合著的科學小說《喬治的宇宙》,都是現象級的科普書。 身患重病的霍金始終笑對生活。2007年4月26日,霍金在美國乘坐一架由波音727客機改裝成的「重力一號」飛機,前往大西洋上空。飛機從10千米的高空急速俯衝到距離地面2400米處,使他在25秒內處於一種接近零重力的狀態。「我的手指還能活動,我的大腦還能思維;我有終身追求的理想,我有愛和愛我的親人朋友;對了,我還有一顆感恩的心」。 「記住要仰望星空,不要低頭看腳下。無論生活如何艱難,請保持一顆好奇心。你總會找到自己的路和屬於你的成功」。霍金一生都在致力於研究未知的宇宙,鼓勵青年人將探索的目光對準天空的星球而非我們腳下的地球。而他自己也在這個過程中,成就了有魅力的非凡人生。 離我們而去的霍金,也終於脫離了輪椅的桎梏。他真正自由了。 紀梵希:少年立志 一生執著 時尚品牌紀梵希創始人休伯特·德·紀梵希出生於法國諾曼第的一個藝術世家,自幼立志成為一名時裝設計師,18歲開始在Jnoques Fath的工作室實習。1952年,他正式創立「紀梵希工作室」,並於37年後涉足護膚和彩妝業。紀梵希Logo是由4個G組成,分別代表了Genteel(優雅)、Grace(恩典)、Gaiety(歡於),以及Givenchy,而品牌能夠成功,除了這4個核心,也需要貴人相輔相成,奧黛麗赫本(Audrey...
最近中國兩會的「翻白眼」事件一下成為了人們的焦點,「紅衣記者」張慧君在「兩會」期間提問空洞、缺乏專業引起了坐在一旁的「藍衣記者」梁相宜的大翻白眼,兩名女記者「飚戲」甚至蓋過兩會的風頭,成為兩會最火熱的話題。 本來這個應該屬於八卦事件,成為群眾茶餘飯後的談資無可厚非,在任何的工作中都存在著「勢不兩立」的同事或者對手,一家電視台的記者看不上另外一家電視台的記者也很平常,但是,最近很多華文媒體從「翻白眼」事件入手,所謂「掀翻」「假外媒」的報導卻引起人們關注。 某媒體翻出的所謂「內幕」 幾家大的世界華人媒體藉由「翻白眼」事件,突然直接指控中國的「大外宣」和「假外媒」,他們認為參加兩會的這些外國媒體實際上是受中國政府控製或者中國政府直接設立的服務於本國政治的「外國媒體」。 他們認為的原因是,首先通過人肉「翻白眼」事件的兩大女主角,指出她們身份變幻莫測。 但是,其實「翻白眼」事件的第一女主角「藍衣」記者梁相宜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現任第一財經電視記者,卻沒有發現更多的身份。而事實是,從他們所謂流落出來的內部文件上也寫著梁相宜屬於上海廣播電視台,屬於境內記者。 「藍衣」記者本身身份並沒有什麼漏洞,於是他們把目光完全聚焦在另外一位主角「紅衣」記者張慧君身上。 他們表示「翻閱其履歷可發現,張慧君頻繁在央視、北京電視台等電視欄目中現身,並主持過名目繁多的中共外交部,文化部及大外宣的活動。就在今年2月中國新年期間,張慧君還在央視CCTV-7《健康到我家》欄目舉行的新年特別節目中擔任主持。張慧君還曾穿軍裝主持軍方防務節目。而張慧君多次採訪兩會,每次身份都不同。」於是, 「張慧君真實身份模糊,她不僅涉及官方的海外大外宣戰略,她和中國外交、軍方、國安都有密切的聯繫。」 其次,「根據全美電視台AMTV官方簡介頁面,全美電視台成立於2004年,總部位於加州洛杉磯市中心。AMTV全美電視台是全美覆蓋最廣,受眾基數最大的中文電視台。然而,這個看起來業務廣泛、正規高端的西方媒體,優酷、臉書、Youtube粉絲訂閱數都不足百人,推特關注者也不到200個,一些視頻節目的觀看數量甚至是個位數。而其在洛杉磯的總部地址是一個租來的小郵箱,其負責人是一位名叫Jason Quin的人,他對外使用的中文名叫秦嘉豪,真實的資金來源不明。」於是,這家媒體就成了「中國政府的外宣機器」。 細心想一下,中國政府的外宣機器,不應該是人民日報或是中央電視台?在澳洲各大城巿,你可以隨時聽到來自中國各省巿的電台節目。是的,在全世界華人社區中,中國媒體在來自中國的人中,不管來自互聯網或是流動手機微信平台的影響力,絕對不容忽視。中國政府還需要一些隱藏身份的外媒作為宣傳機器嗎? 還是用另外一個角度看,在世界各地華人社區中,是否有人會使用海外媒體身份,打進中國尋求中國政府統戰,從而取得各種好處?而實際上,中國政府被這些企業蒙騙,認為他們是具備影響力的媒體呢? 事實上,一些像事件中的全美電視台,看起來是否較接近一些沒有影響力的假媒體,卻意圖欺騙中國政府,把自己包裝為極具影響力而得到中國政府青睞獲取好處的騙子企業呢?要是實情如此,把它說成為中國外宣機器,是否是抬舉了它呢? 海外華文媒體現狀 我們需要注意到有幾點:第一,美國全美電視台回應BBC詢問時說,張慧君只是請去採訪的一個臨時僱員;第二,做出以上報導並且不斷發酵的全部是傳統的「反共」、「反中」的華文媒體,沒有一家是真正的「新聞自由」、「客觀公正」的媒體。 在這裡,我們需要真正了解的是海外華文媒體的現狀。 首先,中國政府的確是通過統戰部門來嘗試掌控海外華文媒體,也的確吸收了一些海外的華文媒體,但是並不是所有媒體。 其次,海外華文媒體的資金短缺的問題非常嚴重,很多媒體同時也面臨著來自兩種不同聲音的誘惑,這也是為什麼有些媒體稱為了「外宣機器」而另外有些媒體則截然相反。 第三,資源的稀缺,像參加兩會採訪這樣的大事,幾乎每一家華文媒體都想參與進去,但是,跟所有事情一樣,不是每一家媒體都有機會,如果這時,能夠找到一個在中國有很強資源的記者,並通過外聘的方式,就是一個好的出路,「紅衣記者」很可能就是這樣的形式。 「假外媒」說法並不公平 由於海外華文媒體的現狀造成了很多華文媒體不得不通過外聘、合作等形式來完成自己本該自己完成的工作,但是,在全世界最有影響力的華文媒體是兩個極端的,而那些真正的公平、客觀、自由的媒體相反卻沒有那麼大的影響力。 每當這樣的媒體對於中國正確的政策作出一些正面積極的報導的時候,總有「讀者」發郵件「質疑」,在這些「讀者」眼裡,只要不跟他們一致,就是「假外媒」 ,這也是為什麼「紅衣記者」和「藍衣記者」這次「翻白眼」事件所帶出的「假外媒」新聞如此之熱的原因,這是場有組織、有配合的「熱議」 ,而不是公平的、客觀的說法。 結語...
文/本刊編輯部 圖/洛杉磯時報、網路 3月22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簽署備忘錄,宣佈對總值600億美元的中國進口商品加征關稅,掀開對華貿易戰序幕。3月23日,中國商務部公佈反制措施,將針對30億美元的美國產品加征關稅,包括水果、豬肉、廢鋁和鋼管等另外100多種商品。中美貿易戰將持續多久、波及多大範圍,對澳大利亞經濟有多大影響,本刊編輯部在此為您梳理。 一邊措辭反應強硬 一邊積極尋求解決之道 上周,美國總統特朗普宣佈要對600億美元的中國輸美工業品徵收高達25%的關稅,稱原因是中國「強迫」外國公司在合資企業中轉讓技術和其他智慧財產權,而這些合資企業本身就是強制要求成立的。北京方面稍後公佈了其對特朗普先前威脅要對30億美元的中國鋼鐵出口徵收關稅的回應。中國駐美國大使崔天凱則表示,「如果美方執意要打,我們將奉陪到底。」 儘管雙方態度強硬,分別「撂狠話」,但外界分析仍認為中國商務部的反制措施是「留有餘地」但「比較軟弱」。這一反制舉措意在作為一種警告,如果特朗普真的落實針對工業品出口的更大行動,北京方面將作出相稱的回應。實際上,中國政府給自身留下了升級貿易戰或者談判的餘地。商務部回應中,並未提出對進口美國商品加徵關稅的具體時間,稱中國企業可在月底前發表意見。中國前財長樓繼偉認為,吵嚷之後將回歸談判。目前,中國官員們正忙於最遲在5月敲定允許外資金融機構在國內證券公司持有多數股份的新法規,尋求避免與美國爆發一場貿易戰。另有知情人士稱,北京方面還提出願意向美國購買更多半導體產品,在一定程度上用其替代向韓國和臺灣製造商的購買,目的是幫助減少每年3750億美元的中國對美商品貿易順差。 特朗普政府實施貿易保護的目標主要在於兩點,一是美國的技術和智慧財產權不能流入中國企業手中;二是關鍵產業的國內產能需要保護。而對中國徵稅的前提是基於美方「301調查」的結果,該調查重點關注中美高科技產業的智慧財產權爭端。美國政府稱,中國的貿易做法不公平,包括以脅迫的方式獲取美國的技術。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將在未來15天內公佈具體產品名單,30天公開徵求意見後可能付諸實施。在特朗普簽署備忘錄前,美國45個行業協會代表美國經濟的多個領域請願,敦促美國政府暫停對中國產品徵收關稅的計劃。 全球股市震盪 澳大利亞「拉架勸和」 中美之間的貿易緊張升級,令投資者產生不確定性,上週五亞洲股市大跌。具體來說,受科技股下跌6%影響,香港恒生指數(Hang Seng index)午盤下跌3.4%。追蹤中國內地大盤股的滬深300指數(CSI 300)下跌3.1%。日本東證股價指數(Topix)下跌3.6%,而澳大利亞的S&P/ASX 200指數也下跌1.9%。 資金也開始迅速流入不同形式的避險資產。投資者繼續買進債券,致使債券價格上升,收益率下降,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從2.83%下降至2.81%。投資者緊張不安的另一個跡像是,黃金白銀的價格大漲,黃金價格達到每盎司1349.90美元,漲幅為1.7%。白銀價格上漲至每盎司16.58美元,漲幅為1.2%,美元兌日元從1美元兌105.61日元下跌至104.82日元,歐元兌美元從1歐元兌1.2307美元升至1.2367美元。「貿易戰的事顯然驚嚇了日本市場。」東京的一名證券經紀人說,「東證指數基本上是全球風險偏好和風險規避趨勢的晴雨錶,並且總是首當其衝,受到全球一大堆問題的影響,就像我們今天遇到的這樣。」 特朗普政府的關稅計劃引發了對通脹壓力加大和經濟增長受阻的擔憂。「週期性行業正遭受打擊。」Nuveen的首席投資策略師布賴恩•尼克(Brian Nick),「市場認為這將傷及中國和美國的增長。如果友好貿易的時代宣告結束,有一些行業受到的損失會更多。」在當天的一波下跌中,波音和卡特彼勒均下跌5%。這兩家大工業集團都有相當大一部分供應鏈在中國。 據美國CNBC報導,在特朗普簽署備忘錄後不久,澳大利亞總理譚寶在記者會上表態,「貿易戰中沒有贏家」,他隨後「勸和」,「澳大利亞希望中美兩國能通過談判與協商,達成讓雙方都滿意的結果。」澳大利亞不希望中美爆發貿易戰、希望中美通過溝通解決問題是有原因的。一旦中美貿易戰打響,屆時,澳大利亞的處境將非常尷尬。一方面,澳大利亞是美國的親密盟友,但它同時也是發達國家中最依賴中國的經濟體。澳大利亞貿易部長史蒂文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稱,中國是澳大利亞的最大交易夥伴,雙方最近的貿易總額達到了1750億美元。 史蒂文稱,目前世界各國都籠罩在貿易戰的陰影之下,全球市場一直在縮水,澳大利亞ASX200指數26日下跌了0.5%,投資者們都在為可能到來的貿易戰而憂心忡忡。史蒂文批評了美國日益高漲的保護主義。他指出,「保護主義不僅行不通,而且實際上是在朝自己腳下開槍。這是對經濟的摧毀,並不能帶來其支持者聲稱的繁榮和確定性。」 「修昔底德陷阱」困境會否重演? 古希臘歷史學家修昔底德認為,西元前5世紀雅典崛起,引起了陸地霸主斯巴達警惕從而發動戰爭,這是一種普遍的歷史模式,即既有霸主面對新興強權的挑戰多以戰爭告終。哈佛大學的國際問題學者格雷厄姆·艾裡森就認為中美關係處於「修昔底德陷阱」的困境。但是美國歐道明大學國際關係教授史蒂夫·耶蒂夫卻認為,雖然需要瞭解歷史,但不必認為歷史一定會重覆,而且時過境遷,今天的國際環境同歷史上的國家關係已經有了本質的區別。他認為中美競爭走向戰爭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而這一次中美兩國之間一觸即發的貿易戰,再一次將這一迷思擺在世人面前。作為新興崛起的大國,至少在美國看來,中國正在全方位地和美國爭奪戰略影響力和全球事務的主導權,並且越來越具有對抗性。具體到近兩年來的中美經貿關係,確實也變得更加不確定,摩擦更多,更加動盪。儘管經貿關係作為中美關係的壓艙石、在歷史上曾經承擔非常巨大的作用,但是現在這一壓艙石正在經歷不可逆、具有深遠影響的變化。要管理中美之間的修昔底德陷阱,需要經過一段充滿對抗性的過程,需要較長時期的磨合,需要找到各方都能接受的爭端解決規則。伴隨著持續的摩擦和不斷的討價還價,這不僅僅涉及中美兩國利益,更會牽扯和影響到未來的全球經濟治理問題。畢竟,無論從何種意義上來講,貿易戰對目前全球依舊低迷的經濟形勢來講有百害而無一利。
日本被捲入貿易戰 3月23日,特朗普正式開始對世界上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進口鋼材、鋁製品徵收關稅,分別徵收25%和10%的關稅,只有7個國家和經濟體「免遭此劫」 ,暫時免於關稅徵收的7個國家或經濟體分別為:歐盟,加拿大,墨西哥,韓國,澳大利亞,巴西,阿根廷。這裡並沒有日本,也就是說,日本被捲入了中美貿易戰。 美國通商代表部的代表羅伯特·萊特希澤的表態更是直接:「日本沒有在(關稅徵收暫緩國的)列表裡。」 24日《東京新聞》對該事件報導時所用的標題足以體現這一點:「進口限制,日本也是對象,和美國蜜月期也被施壓。」當天,日本股市幾乎呈崩盤式下跌,日經指數最大是跌幅超過1000日元,超過5%。而在世界集體股市下跌中,日本下跌幅度遠超中美兩國。 去年,特朗普宣佈即將對世界上幾個導緻美國貿易赤字的國家和經濟體實施制裁後,日本就一直不僅擔心來自制裁本身的直接影響,更擔心自己被捲入全球貿易戰中。 早在去年2月份,當特朗普提出將包括中國,德國,日本等國在內的國家認定為匯率操縱國時,日本就開始想方設法避免與美國的正面衝突。當年4月,在財務省和外務省的多方努力下,麻生太郎開啟了與美國副總統佩斯的美日經濟對話,旨在弱化美國對日本採取的貿易保護主義態度,並維持與美國的所謂「同盟間的自由貿易」。 同路點評: 對於日本來說,近年來經濟的緩慢恢復,剛剛讓日本從80年代的美日貿易大戰陰影中走出來,他們並不想被捲入這場貿易戰。但是對於美國來說,貿易赤字問題並不是他們決定對日本徵收關稅的決定性理由,因為2017年日本對美的貿易赤字並不是一個問題。這次的關稅清單裡有韓國,很讓人耐人尋味,可能因為韓國和美國已經基本敲定雙邊自由貿易協定。相反,日本卻不願意與美國達成雙邊自由貿易協定而是推動了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今年的3月8日,日本、加拿大、墨西哥、澳大利亞等11個國家都已署名。這可能正是美國對於日本的懲罰。 韓美再就薩德起爭執 繼韓媒在2月曝出韓美在薩德費用問題上爭執不下後,韓國多位政府消息人士也在3月25日透露,韓美兩國未能就薩德基地的供地面積達成一致,雙方間的分歧預計很難縮小。另外值得關注的是,針對韓國星州「薩德」部署基地的環評工作自2017年10月起就已經基本處於中斷狀態。而韓方在環評工作等方面的消極態度據信也已令美方感到不滿。 韓國國防部早在去年10月就與K公司簽署協議,委託其對薩德基地進行環評並製作評估報告書,但截至3月25日,製作評估報告的工作卻沒有任何進展。通常情況下,環評至少需要1年時間,而雙方的合約將於今年12月到期。 韓方於去年7月宣布,將對為美軍提供的70萬平方米部署基地展開環評,但美軍在協商過程中表示,朴槿惠政府當時承諾提供的基地面積大於70萬平方米。不過,現任韓國政府對此表示「不可能」,由此雙方未能進一步就此進行協商。另有消息人士透露,現政府認為朴槿惠政府與美軍達成的協議存在程序問題,雙方很難縮小分歧。 2017年9月,在對70萬平方米中32.9萬平方米用地進行小規模環境影響評估後,美軍已經先行在基地臨時部署了包括1座雷達和6座發射台的一套薩德系統。不過韓媒稱,目前的設施遠不足以滿足美軍長期駐紮的需要。 同路點評: 現在美軍只能對原有建築進行改造,用作駐軍營地和辦公室。即便美軍想要重新修建營地設施,由於反對部署薩德的社會團體與當地居民的阻攔,他們也無法將重型裝備送入基地。最有可能的原因是韓國是考慮到了中國的態度,因此想要拖延環評工作。在2016年7月,美韓不顧包括中國在內有關國家的反對,宣佈將在韓國部署「薩德」反導系統。隨著中國「限韓令」的實施,韓國的經濟受到了巨大影響,這也是文在寅上台之後中韓經濟上的冬天已經開始有所緩和,所以文在寅也需要考慮要不要進一步實施「薩德」系統的部署。 墨爾本免費電車區有望擴大 據《先驅太陽報》報導,安德魯斯政府計劃拓展免費電車區域,以此來連接更多墨爾本地標性景點,解決免費電車缺失「最後一公里」的尷尬局面。 目前,免費電車主要在Flinders St、Docklands、Victoria St和Spring St區域運行,距離墨爾本的地標性建築都有一至兩站的距離。而只有在總決賽日才能免費乘坐到墨爾本板球場的電車,對於廣大球迷來說也造成了額外的經濟負擔。 智庫墨爾本委員會(Committee for...
中國修憲取消主席任期 中國官方媒體報導,中國共產黨的高層官員建議修改憲法中有關國家主席任期的規定。外界分析,這一改動將為習近平在5年後繼續連任鋪平道路。 據新華社北京2月25日報導,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提出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部分內容的建議,包括從憲法中刪除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和副主席「連任不得超過兩屆」的表述。這是對自1976年毛澤東去世之後確立的兩屆任期的重大修改。新華社英文版率先發布了這條消息的簡訊。 據新華社發布的修憲建議的第十四條,將憲法第七十九條第三款「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副主席每屆任期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每屆任期相同,連續任職不得超過兩屆。」修改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副主席每屆任期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每屆任期相同。」 目前,中國共產黨的黨章內並沒有限制總書記的任期,但憲法規定國家主席最多連任兩屆。新公佈的修憲建議令自19大以來有關64歲的習近平將尋求連任的猜測幾乎成定局。 在去年十月中國共產黨第19次代表大會舉行之前,外界普遍關注的焦點之一就是,習近平是否會放出打破十年兩屆的任期限制的信號。而十九大公佈的新的政治局常委中並沒有按照中共領導班子十年權力交接的慣例,指定一名潛在的年輕繼任者,這令外界普遍猜測習近平會在連續擔任兩屆總書記後繼續謀求連任,這就需要在修憲時作出相應調整。 同路點評: 新聞一出,網民立即分成兩派:一部分人表示支持修憲建議,「一個出色的領導人,就應該在任久些。俄羅斯、德國、新加坡,都有先例」。另一部分人則表示,「反對任意延長國家領導人任期的行為。要延長必須是戰爭等特殊狀態,全國人大代表2/3以上代表通過,而且只能延長一屆。」客觀地說,修憲在短時間看來對於中國更有利,習近平通過第一個任期在不斷地消除中國內部的問題,改變了「政令出不來中南海」的問題,而後通過接下來的兩個甚至更多地任期來完成對於中國政治體制和經濟的改革,然而長期來看卻非常危險「毛澤東犯下一個又一個錯誤的原因就是因為當時的中國是一個人的獨角戲……」 悉尼人口遷出高於遷入 澳洲新快網刊發文章稱,作為一座享譽世界的國際化都市,每日抵達澳大利亞悉尼的海外遊客不計其數,但在其人口增長背後的,卻有一個不為人知的事實,過去45年來,悉尼平均每日流失人口129人,而遷入悉尼的人口僅有85人。 澳大利亞人口普查數據顯示,自1971年起,悉尼的淨流失人口達716832人。悉尼的人口增長得益於其穩健的出生率及海外移民的流入,但國際移民的遷入與本地居民的遷出,極大地改變了悉尼的人口構成。 據了解,1976年時,海外出生的悉尼市民比例不足1/4,40年後,該比例已接近40%。悉尼社會研究員麥克林德爾(Mark McCrindle)表示,悉尼的本地人口流失明顯揭示了“悉尼人的存在問題”。 據人口普查數據,自1971年起,共210萬人遷出悉尼,搬到了澳大利亞其他地區,其中近半數的遷出人口搬到了新州的偏遠地區。人們因工作或教育原因住進城市,在不同的人生階段遷出,在這股人口來回流動的潮流中,悉尼流失的人口比遷入的人口數量多出34萬人。 而在全澳首府城市中,僅悉尼與阿德萊德在過去20年裡出現了人口淨流失情況,布里斯班則因悉尼市民的遷入實現了人口增長。麥克林德爾指出,出走的悉尼居民並未放棄城市生活,他們只是放棄了這座城市,大體來看,出走人口的目的地仍主要是另一座城市,而非偏遠地區。 同路點評: 通過所有的數據,在人口流失的浪潮裡,悉尼人口流失最嚴重的地方是西區,在多數出走的人口的年齡在25歲至44歲,以及0歲至14歲間,這意味著遷出人口多為舉家搬遷,而遷入人口的年齡段在15到24歲,這是因為教育、就業和娛樂等原因。事實上,悉尼當地居民對於悉尼城市的未來充滿了太多悲觀的情緒,因為當前悉尼的房價激增明顯,而生活成本也不斷上漲,加上日益擁堵的交通,讓人們更願意流向其他比悉尼城市規模小的城市去發展,尤其是在就業和收入差不多的情況下。事實上,悉尼不成比例的海外移民遷入與本地人口遷出現像是其國際化都市的特徵之一。 墨爾本悉尼天然氣價格居高不下 自2018年開年以來,澳洲天然氣價格一直居高不下且增長勢頭猛進,墨爾本、悉尼兩地的天然氣價格去年平均上漲40%以上。 《澳洲人報》26日報導,據《澳洲人報》當日公佈的數據顯示,在2017年全年中,悉尼天然氣價格平均上漲44%,每焦耳達至9.20元(澳元,下同);墨爾本天然氣價格平均上漲38%,每焦耳達至8.70元。不僅如此,今年1月,兩地的天然氣價格再創新高。悉尼天然氣價格已飆升至每焦耳9.48元,墨爾本天然氣價格仍維持在每焦耳8.70元。 同路點評: 由於天然氣開發成本過大,過去3、4元左右的天然氣價格將無法重現,澳洲能源公司桑托斯(Santos)的總經理加拉格爾(Kevin Gallagher)表示天然氣價格應維持在7到9元之間。這對澳洲本地居民生活開銷又要進一步產生影響,而聯邦能源部長卡納萬(Matt Canavan)表示,聯邦政府已經採取行動來阻止澳洲天然氣價格高於海外天然氣價格。 「全球清廉指數」澳洲排名下滑 非政府組織「透明國際」21日發布了2017年度「全球清廉指數」排名引起了全球熱議。該排名根據多個標準對全世界所有的國家清廉腐敗程度進行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