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政公投註冊已截止 同性婚姻投票準備開始 文︰本刊編輯部 圖︰網絡 8月24日(週四),同性婚姻郵政公投截止註冊投票,投票即將於9月正式啟動,支持投「贊成票」(Yes)和投「反對票」(No)陣營的宣傳活動分別正密鑼緊鼓地在全國各地展開。25日,澳大利亞選舉委員會(Australian Electoral Commission)公佈註冊投票的數據,指出自從郵政投票的決定公佈以來,AEC已經處理了933,592 宗更改資料手續,以加入選民名冊或更新其詳細資料,當中有9.8萬人是新加入投票的行列中。其中,87%為資料更新,AEC宣稱這些更新資料來自25-39歲人士最多。 8月25日公佈的數據 AEC公佈,現時有1600多萬澳大利亞人在已註冊的列表中,他們將有資格參加9月的婚姻法郵政投票。選舉專員湯姆‧羅傑斯(Tom Rogers)表示,在公佈婚姻法郵政調查之前,AEC保持了上次聯邦選舉的登記率,創歷史新高。 羅傑斯說:「大約95%符合條件的澳大利亞人在2016年聯邦選舉中登記,數字在7月31日略微上升到95.3%。一旦處理手續完成,我們預計註冊數據將達到歷史新高。」自8 月8 日宣佈同性婚姻合法化郵政調查以來,有9萬澳大利亞人將自己的名字新增到選民名冊。AEC估計,估計仍有約八十萬人從選民名冊中「失踪」。 儘管AEC負責管理選民名冊,但卻不會負責郵政投票,這項任務將由澳大利亞統計局(ABS)執行。ABS希望在下個月開始郵寄選票,日期為11月初,以便投票返還。如果結果有利於同性婚姻合法化,那麼聯邦政府就可以在議會中作投票。 現時這個投票行動進入了第二階段:從註冊程序進入到運動中,關於郵政投票是否能通過高等法院,將會在9月5、6日得知,不管如何,現時支持及反對陣營也在努力拉票中。 支持和反對陣營的運動 主要的支持陣營「平等運動」(the Equality Campaign)組織執行總裁蒂爾南‧布雷迪(Tiernan Brady)表示,除了20萬人的支持者之外,該運動還將依靠鼓勵已經承諾會幫助的1300個社區組織、信仰團體、工會和企業的支援。「平等運動」與「GetUp」一起推出了一個網站,鼓勵支持者協調活動,以爭取婚姻平權。網站會有上門服務和舉辦電話銀行活動,並向支持者提供材料,以便與他人作有說服力的對話並鼓勵他人投票。支持一方的運動強調,他們得到澳大利亞社會各方面的支持,包括城市和郊區、宗教人士與非宗教人士,以及自由和保守派,但確實的數據並不清楚。 至於反對陣營的主要運動——婚姻聯盟(the Coalition for Marriage)有80個成員組織,由四個組織領導,分別是the Australian Christian...
追求自由還是為五斗米折腰 ——《中國季刊》刪文事件 文︰本刊編輯部 圖︰網絡 8月18日,由英國劍橋大學出版社負責出版的《中國季刊》(The China Quarterly)中300餘篇包括六四、文革、西藏和台灣等敏感話題的文章從劍橋大學的中國網站上撤下,據說,移除這些文章是應中國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的要求。 《中國季刊》總編提姆‧普林格萊(Tim Pringle)發表的一份聲明稱,「《中國季刊》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中國研究期刊。該刊發表的文章都採用嚴格的雙盲同行評審機制(Double-Blind Peer Review),具有最高的國際水平。來自全世界學術機構的學者選擇在《中國季刊》上發表文章,就是因為我們具有高標凖和很大影響力。目前,中國大陸學者投稿的數量迅速增加,我們能反映中國這項」走出去「的政策感到特別高興。」提姆·普林格萊的聲明指出,「《中國季刊》優先考慮的是其作者和讀者以及維護學術界學術自由的責任。因此,我們將努力確保刊登在該期刊上的文章獲得盡可能多的讀者。不論任何主題,我們都將繼續努力,維護我們的學術水平,保持我們的影響力。 」 中國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簡稱廣電總局,受中共中央宣傳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的雙重領導,主要負責監督管理中國內地的新聞業、出版業、廣播電台、電視媒體和電影業。 《中國季刊》是研究中國社會、政治、經濟等,相當歷史攸久及權威性很高的學術期刊。它扮演介紹有關中國最尖端的知識的角色。所以,此次事件引起了很多學者的巨大關注,並表示這將會打擊學術自由。 《中國季刊》總編提姆·普林格萊表示,「我們對中國進口機構刪除該季刊300多篇文章和書評深表關注和失望。我們還要指出,這一限制學術自由的做法並非孤立舉措,而是在整個中國社會繼續實施限制公眾參與討論空間的政策。」 復旦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孫沛東在微博上說:「《中國季刊》由劍橋大學出版社出版,後者在中國設有服務器,而且跟中國有商業往來。這大概是國外一流中國研究期刊,難以抗拒這種審查要求的原因。從頂級中國研究期刊開始,接下來,我們應該會看到更多國外中國研究期刊,凡是跟中國有商業往來的,都會在『中國審查』面前脆弱不堪。」 談到學術自由,談到廣電總局,似乎矛盾就產生了,廣電總局一直是限制這種自由的單位,從邏輯上看,這可以理解,因為其受中共中央宣傳部領導,他也一直習慣扮演這樣的角色。因為《中國季刊》在中國有服務器,這也是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狀況,這也是中國的現狀。 另外,不可否認的是,的確有學者藉學術的名義宣揚自己的政治主張,或反華,或反共,這一點有點兒像Facebook在中國被屏蔽一樣,因為太多的人有組織的借助網絡攻擊中國,這些人被稱為「美分」。這也是中國政府為什麼會限制學術自由的原因之一,中國政府也一直以集權著稱,它更期望自己可以掌控方方面面。 提姆·普林格萊說,他曾接觸其他中國研究學術期刊的編輯,未有聽聞其他期刊接到這樣的要求。也從側面驗證了中國政府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中國季刊》的一個服務器設在中國有關。因為廣電總局只能監管中國大陸,並不太可能要求海外的其他媒體做類似的事情。 其實,在這個事件發生時,最糾結的當屬《中國季刊》,廣電總局可以發表自己的想法,這是中國政府的權利,學者可以提出反對的聲音,這是學者的權利,學者們需要面對的現實是當今的中國不是他們夢中的那個中國,當然他們所有的一切付出正是為了追求他們心中的那個夢。 《中國季刊》的糾結在於,作為一個權威的學術期刊,應該追求的是學術自由,還是在於中國有商業往來的情況下,退讓屈服,刪除這些文章。 當我們都原本以為《中國季刊》會軟弱的時候,也是在他們的確刪除了那300篇文章的時候,好消息傳來,面對學術界壓力,劍橋大學出版社在中國的網站重新發表《中國季刊》被刪除300多篇文章。 《中國季刊》總編提姆·普林格萊發表聲明說,「經過與劍橋大學出版社的官員會晤,《中國季刊》被告知,劍橋大學出版社打算在其中國網站立刻重新發表被刪除的文章。」他說,「《中國季刊》將繼續發表文章,並採用嚴格的雙盲同行評審機制(Double-Blind Peer Review),不考慮文章主題和敏感性。」 北京大學匯豐商學院經濟學專家包定(Christopher...
特朗普毀競選承諾 美增兵阿富汗 曾承諾從阿富汗迅速撤軍的美國總統特朗普,早前首次以三軍總司令身份在維珍尼亞州阿靈頓的基地發表全國演說,對戰爭立場作南轅北轍的改變,宣佈將向阿富汗增兵,以免恐怖分子乘虛而入。塔利班警告美軍將葬身阿富汗。特朗普競選總統時,批評過阿富汗戰爭浪費時間及金錢,他昨日承認「最初直覺覺得要抽身離場」,但經研究多個月,對戰事有另一番理解,「迅速撤軍將帶來預料之內及不可接受的後果」,將在阿富汗遺下勢力真空,讓阿蓋德或伊斯蘭國恐怖分子伺機擴張。 特朗普拒絕透露增兵人數及為戰事劃定時間表,稱「由現在起,指引我們作戰的是地面情況,而不是隨意的時間表」。有白宮官員透露,他已授權在現時駐阿富汗8,400人以外,增派3,900人。他揚言今後美軍將更加務實,對阿富汗的援助「不是空白支票」,「我們不是在建設國家,而是在殲滅恐怖分子」,強調「我們最後將會得勝」。有駐阿富汗的前線美軍指揮官表示,正需要更多人手訓練阿富汗部隊作戰,對特朗普決定表示歡迎。他又批評盟友巴基斯坦對付恐怖分子不力,「我們一再給予巴基斯坦數百億美元,但與此同時他們卻窩藏我們正在打擊的恐怖分子」,警告可能中止援助。巴基斯坦軍方發言人加富爾否認指控,指不管特朗普作任何決定,巴基斯坦也會按國家利益行事。 同路點評 特朗普上台後,用了數個月時間研究南亞政策。這次特朗普批評盟友巴基斯坦對付恐怖分子不力,一旦美國失卻巴基斯坦支持,美軍就不能經巴基斯坦進入阿富汗,不利作戰。不過,特朗普與中央情報局局長蓬佩奧均傾向採取強硬手段,包括終止金錢援助、撤銷其非北約主要盟友地位等。特朗普對巴基斯坦的強硬立場早已有跡可尋,上月,華府宣布暫緩一筆3.5億美元的軍事援助費用。國防部亦以巴基斯坦沒有強硬對抗恐怖組織為由,扣起約5000萬美元援助。特朗普在全國電視講話裡,公開拉攏印度,希望對方能夠在經濟發展層面提供協助,與美方共建和平的阿富汗,這很大機會引起巴基斯坦的反響。 百年一遇日全蝕 跨越美國東西岸 時隔99年橫跨美國的日全蝕景觀,於美國時間8月21日上映,由於過程橫跨美國西岸至東岸,吸引數百萬美國民眾爭相目睹,面對此情此景,有人甚至流下激動的眼淚。上午10點16分左右,太陽開始被月亮遮蔽,天色逐漸變暗,溫度也開始下降,觀賞民眾紛紛發出讚嘆驚喜之情,此次日蝕橫跨美國12洲,由美國西岸俄勒岡州民眾拔得頭籌搶先目睹,整個日蝕過程約2個半小時,食甚時間為1分56秒,上一次能觀賞到如此規模要追溯到1918年6月。 同路點評 這次日全蝕,不少學校和公司行號也都停課或開放休息時間,讓大家得以欣賞難得的天文景象。在日全蝕影響下,天空瞬間變暗、變冷,動植物對此會產生何種反應。現在科技發達,如果人不在美國也可透過社交平台觀看,美國太空總署在Youtube等多個平台亦有直播,可謂全世界的盛事! 林奕含自殺案 陳星不獲起訴 台灣作家林奕含疑遭補教名師陳星誘姦案,台南地檢署經過113天偵辦後,認定具體犯罪事證不足,全案不起訴。台南地檢署依據林奕含歷次心理諮商紀錄,雖諮詢紀錄上顯示其曾提及「被強迫」及「誘姦」等詞語,心理諮詢紀錄另顯示林奕含亦曾表明認為那一段經驗「就是一場戀愛」,及其「當時很願意滿足對方的慾望,好像是她的責任,同時有一種權力感,可以安慰高高在上的對方」等語,是依心理諮詢紀錄內容彼此不無歧異之情形下,亦堪認陳星與林女為性交行為時,當下是否確有違背林女之性自主意願,尚非全然無疑,自難據此即對被告繩以強制性交之罪名。 同路點評 這件當事人不在的案件其實對林奕含很不公平,當局只是根據她的心理諮詢紀錄和她所編寫的書本等去作出判決。正所謂死無對證,這次陳星不獲起訴並不代表林奕含自殺是與他無關,因為沒有具體的犯罪事證,經調查後也沒有其他被害人提出告訴或告發,因此不起訴處分而已。 多啦A夢歡呼...
最年輕諾獎得主 馬拉拉考入牛津「神科」 英國高考放榜,史上最年輕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馬拉拉確認獲牛津大學錄取。巴基斯坦人權少女馬拉拉在Twitter貼出英國大學及院校招生事務處(UCAS)信息,對於成功入讀心儀的牛津大學哲學、政治及經濟學位,表示十分興奮,並祝福所有A-Level學生。不少英國政壇名人、世界領袖均畢業自此科,包括緬甸昂山素姬,以及馬拉拉的偶像、巴基斯坦前女總理貝娜齊爾等。她早前接受外媒訪問時曾表示,牛津大學的面試是我遇過最難的,每次回想起面試都感到有點恐懼。 上月剛滿20歲的馬拉拉生於巴基斯坦,致力提倡女性平等教育。因力爭女性接受教育權利而遭塔利班武裝不滿,年僅15歲的她在上學途中遇襲,頭部中槍。獲救後被送到英國伯明翰接受治療,並在英國升學,繼續捍衛女性平權。2014年與印度沙提雅提(KailashSatyarthi)致力捍衛兒童權利,共同獲頒諾貝爾和平獎。今年獲任命為史上最年輕的聯合國和平大使,並獲加拿大總理杜魯多頒授加拿大榮譽公民,全球只有6人獲此榮譽。她曾立志,有朝一日要成為巴基斯坦總理。40年前,她的偶像兼前巴基斯坦總理貝娜齊爾,正是從牛津PPE畢業,令人期待數年後這個聰穎女孩能如何改變她的祖國與世界。 同路點評 馬拉拉是對抗恐怖份子的象徵人物,年輕的她善良敢言,是所有孩子的偶像──此良好印象只限於巴基斯坦以外的國家。有幾個原因導致馬拉拉特別不受祖國同胞歡迎,巴基斯坦仍為相對保守的父權社會,她身為女孩,並提倡女孩學習讀書,本身已令部分人不高興。加上她受傷後出國治療,之後留在英國讀書生活,對西方國家徹底不信任的巴基斯坦人,更易聽信勾結外國勢力的陰謀論。尤其之後她出書,獲頒諾貝爾獎,不斷接受訪問,上清談節目,到入讀最高級學府。可以說,她在西方國家越受歡迎,巴基斯坦人心裡越不舒服,處於一種既羡慕又妒忌。 韓森穿穆斯林罩袍 入議會引嘩然 澳洲極右政黨單一民族黨女黨魁韓森(Pauline Hanson)17日穿上一身黑色罩袍,並戴上黑色回教頭巾進入國會參議院議事廳,以爭取其他議員支持其政黨提出的禁制回教頭巾議案。不過,其他議員對她的舉動感到不滿。 議會上,韓森掀起蓋頭問總檢察長布蘭迪斯(George Brandis)可否以國家安全為由禁止罩袍時,總檢察長布蘭迪斯給出了「不」的答案,並在會中譴責韓森這種博取目光的行為, 「規勸與警告」她不要冒犯任何宗教信仰。布蘭迪斯情緒激動地指出,約50萬名信仰伊斯蘭教的澳洲公民會因為韓森的行徑而被邊緣化,他說:「嘲弄那個(穆斯林)社群、將之排除在外、揶揄他們的宗教服裝,都是令人髮指的行為,我建議妳好好反省自己做了什麼。」之後更補上:「不,韓森參議員,澳洲是不會禁穿罩袍的。」他的這番話得到了包括黃英賢在內工黨參議員的起身喝彩,以及來自己方聯盟黨參議員的掌聲。 韓森說,她相信遮蔽全臉的衣裝,比如這類罩袍,是帶有壓迫性的,是對同化的阻撓,讓婦女在尋找就業方面處於不利,給我們的司法制度帶來了問題,對安全構成了威脅,也在現代西方社會裡無處立足。 參議院議長帕瑞(Stephen Parry)事後澄清,韓森在進到議場前就已經確認身分了,而韓森進入議場後不久,即將罩袍卸下。韓森提議禁穿罩袍的新法案將於24日進入參議院的辯論程序。 同路點評 韓森穿穆斯林罩袍入議會這一舉值得關注,到底她是單純想要提議禁穿罩袍嗎?衛報記者Katherine Murphy撰文質疑韓森此舉的真正動機。文章說,隨著昆州大選的逼近,韓森急於在全國媒體露臉。尤其在近日「同性婚姻」、「雙國籍」等事件佔據頭條的情況下,韓森通過她出格的舉動,得到了曝光機會。文章指出,總檢查長的發言和其他議員對韓森的抨擊正中她的下懷。因為她希望讓自己顯得孤立無援,得到選民的同情。Katherine的推測並不是沒有道理,穿上黑色罩袍這一行為如布蘭迪斯所說是侵犯穆斯林,一不小心她的支持度會因此下跌,如不是為了增取爆光機會,實在猜不透其用意在哪。...
西班牙為什麼遇上恐襲? 西班牙先後發生了兩宗車撞人的恐怖襲擊,造成過百人傷亡,一名7歲來自悉民的男孩亦確實遇難。這兩次事件激進穆斯林份子(ISIS)承認責任,這令恐怖主義再次籠罩著歐洲,繼法國、英國及恐襲事件後。究竟為什麼西班牙會被ISIS盯上呢?西班牙這個西歐國家不是太為人熟悉,其地理位置十分特別,正正對岸是摩洛哥。 文:本刊編輯部 圖:網絡 西班牙巴塞羅那和坎布里爾斯市,相繼發恐襲事件,雖然後者被當地警方及時阻止,但目前已導致過百人傷亡。其中,巴塞羅那的這宗恐怖襲擊發生在市中心的名勝景點街頭,而坎布里爾斯也是著名的海濱度假勝地。這次恐襲是西班牙自2004年以來死傷最慘重的一次,也是歐洲近幾年的第7宗汽車衝撞人群進行襲擊事件。這次加上在柏林、倫敦和尼斯的類似汽車衝撞攻擊,已近100人死。 西班牙是個怎樣的國家? 西班牙最為人熟悉可能是巴塞羅納這個城市,首先是以美斯為首的巴塞羅納球隊,還有蓋了超過一百年還未有完工的聖家大教堂。西班牙是比較發達的歐洲國家之一,是歐元區第四大經濟體,國內生產總值居全球第12位。西班牙的農業及製造業比較發達,同時也是世界造船大國之一。西班牙在歐洲和世界上是非常知名的旅遊勝地,有著舒適的地中海氣候,並陽光明媚充足。在世界經濟論壇每兩年公佈一次《全球旅遊與觀光競爭力報告》中, 2015年西班牙登上「全球最具旅遊競爭力」國家的冠軍寶座。而西班牙語的使用人數則為世界第二,於2016年已超出越英語,僅次於漢語。 西班牙亦是世界第十大移民國家,究竟是什麼讓西班牙成為人們嚮往的國度呢?最值得一提的是西班牙中小學教育全部免費,16歲以後可以自由選擇課程進行深造,不過他們不必經歷高考,這段時間的教育全面與就業接軌。至於醫療,西班牙每個區都會有一個醫療中心,並且給每個在西班牙居住的人配備醫生,全部免費。醫院享受全額政府撥款,醫生為患者開藥與自身收入無關。最讓人不可思議的是每個醫院都配備翻譯,讓移民不會因為語言問題而在就醫時遇到困難。而人們最關心的移民政策,每人只需要在西班牙購買50萬歐元以上的房產,可實現全家同時移民,所以西班牙曾進入一個移民高峰期。 雖然西班牙的社會福利很好,但治安問題一直是遊客最關注的。近年來因大批來自北非、中南美及東歐國家之移民先以各種渠道偷渡入境西班牙,以西班牙為中轉站再進入歐盟其他國家,或於西班牙非法居留淪為無合法居留證件之「非法移民」,他們以打黑工或偷搶販毒等方式謀生。再者,由於西班牙警力不足及缺乏具嚇阻力的法律制裁以及遣返困難等因素,導致西班牙治安急劇惡化。主要大城市如馬德里、巴塞隆納和塞維亞的治安皆急速惡化,搶竊案件頻傳。歹徒多以外國遊客為主要的目標,受害者以持有巨額現金的旅遊團體及自遊行的旅客成為主要被害對象。 為什麼ISIS會盯上西班牙? 西班牙在一眾西南歐國家中,素來與伊斯蘭教淵源甚深,到底為何會被激進穆斯林份子盯上呢?其實西班牙是西南歐最富阿拉伯色彩的國家,在1492年之前更曾經被穆斯林統治,故此當地一直有天主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等不同宗教共存,人們戒心不算太大。 位處伊比利半島的西班牙,與北非國家僅隔直布羅陀海峽之遙,因此成為北非穆斯林前往歐洲的跳板。在西元7世紀,北非穆斯林登陸西班牙,佔領伊比利半島三分二面積土地,直到1492年,西班牙北部的天主教徒才重新統一西班牙,將不願改信天主教的猶太人和穆斯林被驅逐出國。也因為回教徒曾佔領西班牙長達7個世紀,西班牙成為西歐國家中最具有伊斯蘭風情國家。 在歐盟成立後,西班牙成為北非移民前往其他歐盟國家謀生的中途站之一。但是西班牙失業率長期居歐元區國家榜首,青年失業率更超過25%,許多來自北非的穆斯林青年因此而感到沮喪,而遭到極端組織吸納。這情況自極端組織ISIS近年崛起後更見嚴重,因為準備前往敘利亞效忠ISIS的人,或是由敘利亞結束「集訓」返國的人,都會途經西班牙。今年4月時,西班牙當局就在境內逮捕疑似與法國致命恐攻有關的9名嫌疑人。而巴塞羅那一直是激進化的中心,由於巴塞羅那是北非地區進入歐洲的重要地點,聖戰的信徒在此凝聚。這情況自2011年敘利亞內戰爆發以來更加明顯,不少與ISIS相關的摩洛哥裔及馬里裔人士,都經過巴塞羅那往返非洲和歐洲。 在2015年,西班牙政府宣布不會參與國際聯軍轟炸敘利亞,確實令當地人以為西班牙不會被ISIS盯上並作出報復。不過雖然西班牙未有參與轟炸,但仍然有公開作出與聯軍合作向ISIS開戰的承諾,西班牙內政大臣迪亞斯當時更直指,「ISIS是向整個文明世界宣戰,我們必定會保衛自己」,就是這一次宣示,以隱隱看到ISIS報復的可能。加上西班牙與伊斯蘭教的淵源和巴塞羅那本身已是個超級旅遊熱點,其實西班牙遇襲的風險,其實一直也很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