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不息,戰鬥不止——那個男人鄒市明 文︰本刊編輯部 圖︰新華社、網絡 「我鄒市明練了22年的拳擊,就是為了等今天,等我打不動了,等我輸掉比賽了,但是還有人來支持中國拳擊,我的目的就達到了。」 7月28日,鄒市明在衛冕戰中爆冷不敵日本選手木村翔,失去了WBO金腰帶,賽后鄒市明淚灑拳台,當時甚至有消息曝出宣布鄒市明正式退役,畢竟這個36歲的男人已經為中國拳擊堅持了太久太久。 但在距離比賽55個小時之後,鄒市明在個人微博上寫下了這麼一段話,宣告他不會就此放棄:「我信命,但不認命。生命不息,戰鬥不止。失去的,奪回來,是個男人繼續戰鬥!」 這令人興奮、激動,也令人失落。令人興奮、激動是因為,這面中國拳擊的旗幟,這個跟姚明、劉翔齊名的人物,仍然屹立不倒;失落的是,36歲的英雄耗盡最後一絲力氣癱倒的一幕讓人心碎、不忍回眸,而仍然需要堅持,未來中國的拳擊夢而堅持,卻沒有接班人…… 鄒市明 鄒市明,1981年5月18日出生於貴州省遵義市綏陽縣。 16歲進入貴州拳擊隊,2000年成為國手。在國家隊,鄒市明拿過48公斤級20個全國冠軍。2008年北京奧運會拳擊48公斤比賽中獲得金牌。2012年8月12日,獲得倫敦奧運會男子拳擊49KG級冠軍,成功衛冕。2013年4月7日,職業首戰輕鬆獲勝。 2014年11月23日,鄒市明擊敗泰國拳手獲得WBO蠅量級世界金腰帶強制挑戰權。 2014年12月16日,鄒市明獲WBO泛太平洋洲際組織頒發的「國際傑出拳手獎」。 2016年1月30日,鄒市明擊敗南美洲冠軍納坦-桑塔納獲得WBO國際蠅量級特設金腰帶;6月12日,鄒市明以100-89擊敗19歲的匈牙利拳手阿伊塔伊,衛冕WBO國際蠅量級拳王金腰帶;11月6日,中國職業拳手鄒市明以120比107擊敗泰國拳手坤比七,成為WBO(世界拳擊組織)蠅量級(次最輕量級)世界拳王金腰帶得主,也是熊朝忠後中國第二位職業拳王;12月15日,鄒市明獲得中國十佳勞倫斯「最佳非奧運動員獎」;同日,獲得2016CCTV體壇風雲人物年度最佳非奧項目運動員獎提名獎。 如何看鄒市明 有人用了一個新詞,「奧運金牌+世錦賽金牌+亞運會金牌+全運會金牌+職業拳擊世界冠軍」的超級全滿貫偉業,這當然是一個玩笑,因為之前的四項比賽都是業餘級別。也因此,鄒市明遭受到了很多質疑。質疑他的能力和他幕後的團隊,甚至是他的妻子。 客觀地講,在鄒市明之前,哪有什麼人關注中國拳擊?即便是今天人們時常提到中國第一代拳王熊朝忠,也是因為鄒市明拿到職業拳王稱號的時候,人們才知道的,而世界將鄒市明的名字視為姚明、劉翔一樣。是鄒市明推動了拳擊在中國的流行和發展,這也是為什麼鄒市明的拳賽會受到關注。 有人說,世界是公平,鄒市明曾經是一個傳奇故事的主角:憑藉不懈的努力,成為奧運冠軍、世界拳王;今天,當鄒市明過於頻繁出現在綜藝節目、娛樂版面,疏於訓練,在他36歲的運動生涯暮年,就注定只能成為另一個傳奇故事的背景和陪襯。然而,這個說法卻是不公平的。 鄒市明成就的傳奇,那個奧運冠軍,只是業餘級別的,而他的夢想是成為職業拳壇的一份子,他也做到了,在倫敦奧運會結束之後,以31歲的年齡,開始自己的職業生涯,這是多少人都不敢去做的,因為成為一個職業拳擊手,就意味著要放棄曾經在業餘拳壇上取得的所有榮譽,而從業餘到職業,無論是打法、戰略、體能的要求全部都不一樣,這背後需要付出何等的堅信,也許只有鄒市明和他的家人以及幕後的團隊才知道。 我們看到鄒市明在電視上的活躍,全部是他自己得來的,自己用拳打出來的名氣,而如今已經36歲的他,終有一天將退出自己的職業生涯,在此時此刻為未來的工作和發展方向鋪墊無可厚非,因為即便如泰森一樣的拳王,也終有老去的一天。 鄒市明的成就 這個世界上有四個主要的職業拳擊組織,WBO是其中之一,之前,鄒市明成功拿到了屬於自己的WBO世界職業金腰帶,他是貨真價實的拳王,這一點不容置疑,即便WBO的112磅在之前的拳王埃斯特拉達升級之後,顯得非常水。這四個職業拳擊組織,每個組織有17個級別,也就是68個世界冠軍王座,加上WBA超級拳王,一共有85條被公認的世界四大組織金腰帶。有的拳王是兩個甚至三個組織的統一拳王,所以目前只有60人擁有世界拳王金腰帶。如果把拳酬考慮進來的話,全世界單場能賺到2萬美元以上的拳手不超過150人,而鄒市明無論是從市場還是頭銜,都完全進入了職業拳擊精英俱樂部。 結語 應該客觀地評價鄒市明,在31歲才開始自己職業生涯的拳王,通過自己的努力,讓更多的人了解拳擊,讓更多的目光關注拳擊,用鄒市明自己的話說,這22年來的努力,就是為了這樣一天,鄒市明做到了。 只是,我們期望,在鄒市明決定堅持下去的同時,能夠湧現更多的鄒市明出來,因為中國的拳擊需要發展,那是一片未經開墾的土地,而前景甚好。 「我信命,但不認命。生命不息,戰鬥不止。失去的,奪回來,是個男人繼續戰鬥!」加油!
香港紅色爭議人物 蔡若蓮任教育局副局長 香港特區政府公佈首批副局長,政治助理共18人名單,其中備受爭議的教聯會前副主席蔡若蓮獲正式任命為教育局副局長。 蔡若蓮現年50歲,從事教育工作二十多年,曾任職教育局高級學校發展主任,課程發展處高級課程主任和教聯會前副主席,負責校本課程及語文教學支援工作,現任福建中學(小西灣)校長。其深紅的背景被受質疑及詬病,2012年在她就任教聯會副主席期間,教聯會轄下國民教育服務中心當時出版內容偏頗的「中國模式」國民教育教材,造成軒然大波,可謂間接激起反國教運動。而當港府嘗試推行國民教育,蔡若蓮被視為重要推手之一。 去年立法會選舉,蔡若蓮參選教育界功能組別,但其支持全港性系統評估(TSA),以普通話教授中文科(普教中),國民教育等立場引起業界反對;最終,蔡若蓮在選舉中敗予教協參選人葉建源。 此前傳出蔡若蓮或獲委任為教局副局長的消息後,教育界和政界的民主派同表反對,包括發起反對任命蔡若蓮的聯署,收集到逾1.7萬人簽名。教育界立法會議員葉建源更是表明,此任命勢必將會破壞業界與特首林鄭月娥的良好氣氛。 在香港政府宣布任命之後,教協召開記者會,對政府任命蔡若蓮表示極度遺憾。而蔡若蓮近日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則表示「會以平常心面對任命,希望大家給予她時間及空間,讓她可以為香港教育服務。」 同路點評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自當選以來極欲修補社會撕裂,積極與社會各界人士尤其是泛民各派創造良好溝通氣氛。殊不知重磅炸彈連番轟炸,一地兩檢,任命蔡若蓮等事件接踵而至。此番情景,是否真的會如教育界立法會議員葉建源所說那般破壞業界與特首林鄭月娥的良好氣氛,有待觀察。不過縱觀香港政府官員,確實少有官員在未正式上任之前就已惹來社會如此大的反響與矛盾,政府此番的雖千萬人吾往矣,究竟對管治有多少推動及幫助,而最終的結果又是好是壞,不得而知。 委內瑞拉修憲選舉 在騷亂中落幕 委內瑞拉30日在衝突中展開投票,授權馬杜羅的執政社會黨成立「制憲會議」(Constituent Assembly),並在6120名候選人中選出545名會議代表。當局宣布有超過800萬選民參與投票,投票率高達41.5%,比反對派及一些獨立專家預期高出1倍,馬杜羅宣布選舉勝利,「我們擁有一個制憲會議了。這是18年來社會主義革命中最大型的投票。」 馬杜羅發動制憲議會選舉是為了修改憲法,給自己繞過議會當總統做法律鋪墊。制憲議會選舉產生545名議員後,將開始修改憲法,並有權解散立法機關。 由於馬杜羅的手段充滿爭議,委內瑞拉反對派擔心馬杜羅政權走向全面獨裁。自修憲計劃於4月公佈以來,委內瑞拉全境更是示威不斷,街頭的暴力抗爭與民兵的政治謀殺,至少造成120人在示威中橫死。而在30日的投票日當天,反對派領袖古耶瓦拉雖號召了全國總抗爭,但對投票的抵制與示威,卻也遭到13萬軍警的重手壓制。投票的13小時內,委國全境至少有14人死於抗爭相關的暴力事件。 委內瑞拉的動亂持續之餘,包括哥倫比亞、阿根廷與秘魯的拉美鄰國,30日都已透過官方聲明,質疑投票的公正性,宣稱不會承認修憲議會與修憲結果。而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妮基.哈利(Nikki Haley)更譴責馬杜羅政府「造假投票」。 同路點評: 委內瑞拉曾是拉丁美洲最富裕的國家,因其擁有全球最豐富的石油蘊藏。當時少數精英階層掌控一切,窮人越來越多,終於引爆了怒火。於是1999 年,委內瑞拉轉型成為社會主義國家,大搞民粹主義,切斷與美國的外交關係,轉而友好中國與俄羅斯。政府在福利計劃上,揮霍無度,依賴出口石油獲利。過去兩年內,受限於技術產能出問題與國際油價的走低,委內瑞拉的油元經濟陷入崩潰,糧食、醫藥、民生物資的進口更因外匯不足而中斷,進而造成民間嚴重的糧荒。從歷史上看,獨裁不是委內瑞拉光明的未來,只讓國家一步步衰退,不難想像當修憲議會啟動後,政府定出重手,國家最終走入不可收拾政爭血腥的悲劇之途。 中領事館委外部機構 協助領保工作 7月31日,中國駐墨爾本總領事館舉行領事保護協助機構委任儀式。黃國斌代總領事向「澳大利亞緊急互援協會」頒發了委任書,委任該會為總領館「領事保護協助機構」,將試運行一段時間。孫彥副總領事代表總領館與該協會會長劉輝峰簽署了意向書,對協會協助總領館領保工作的職責與範圍予以明確界定。今後,緊急互援協會將在諸如被搶被盜,尋找失踪人員,交通事故等各類涉中國公民的意外事件中,應總領館要求協助開展領保工作,並協助總領館開展預防性領保宣傳,總領館亦將向緊急互援協會提供領保知識培訓。 同路點評: 中國總領事館向來努力服務僑胞,面對近年來大量華人在澳洲的活動,工作負荷過重是可以理解。中澳建交後四十五年來不少僑團都與領館維持極好的關係,隨時協助有需要的僑胞,發揮了華人互助精神。現時把某一個僑團組織,看成為領館的特別合作夥伴,很容易令到澳洲政府把這組織看成為中國領事館支持的邊際組織,更會使澳洲情報機關特別關注。這樣的安排,會否真的能減輕領館的工作壓力,看來仍是未知。 澳挫敗一飛機恐襲...
媒體不再是「媒體」 文︰沈灝生 圖︰網絡 從智能手機成為24小時個人化資訊平台,媒體適者生存。兩星期前,香港媒體業接二連三發生了最轟烈哄動的事。壹傳媒岀售旗下雜誌《壹週刊》已不是新鮮事,這屬於傳統紙媒現時常面對的結果,本就可以預料。但現在大家已熱烈討論另一話題︰年輕新媒體《100毛》及《毛記電視》廣受香港年青人歡迎,網絡上的廣告也備受關注,但有點意想不到的是,其母公司毛記葵涌有限公司,剛遞交上市申請,計劃在主板上市。據有關草擬本文件稱,毛記上個財政年度(截至2017年3月31日)收入為9522.8萬港元,比前一年大升約74%,利潤為3626.3萬港元。文件指,公司收入主要來自數碼媒體服務、廣告製作等。毛記在香港成為一個意想不到的另類成功個案。現在我們就一起探討毛記是否屬於媒體?他們的成功之處在哪裡呢?這又是否未來新媒體的趨勢導向? 打造品牌 其實毛記成為一個成功例子,其中一個原因是他們由一開始就不斷打造品牌形象。毛記由3位80年代後岀生的香港人創辦,包括香港填詞人及作家林日曦,以及前香港商業電台叱咤903主持人陳強、姚家豪。 林日曦早年亦於香港商業電台負責幕後創作,在報紙也有撰寫專欄,加上身為作者及填詞人的他,其作品已有一定程度上的核心讀者及觀眾群。而陳強和姚家豪二人加入香港商業電台多年,兩人曾合作或單獨主持多個電台節目,更參與多個電台廣播劇,因此兩人亦擁有一定程度上的核心聽眾群,大多屬年輕人為主。其後二人相繼離開商業電台全職發展毛記創作業務。 由此可見,毛記本就來自有豐富創作背景和熟悉年輕人想法的人。三人在業界有其獨特形象,各有自己的核心年輕支持者,此舉三劍合壁創辦毛記,確為毛記這品牌打好了形象基石。而在兩年前創立毛記電視,所製作岀的節目都產生岀不少擁有獨特形象的人物,在香港每年的農歷新年年宵市場和大型書展都會看到毛記的檔攤岀售其書籍及品牌產品,不斷深入年輕人的心。 毛記里程碑 從毛記的里程碑中,可看到毛記其實是一間由傳統印刷媒體(紙媒)轉型至擁有自己媒體平台的廣告公司。毛記現時的業務可分為三部份,一是數碼媒體服務,主要提供廣告解決方案;二是包括《100毛》、《黑紙》在內的印刷媒體業務;三是,活動策劃及藝人管理。截至今年 3 月底,有63名全職僱員及 6 名自由職業僱員。其創作範圍包括報紙、雜誌、電台、唱片、演唱會、音樂錄影帶、時裝、廣告等等。 三名創辦人7年前,每人憑2000港元創辦僅一頁的雜誌《黑紙》,在媒體界嶄露頭角並打出名堂,2013年再推岀《100毛》雜誌,2年後再成立毛記電視。三人於2009年創刊自稱偽文學雜誌的《黑紙》,以單一A5紙形式出版,目前《黑紙》內容由該期封面人物訪問及圍繞該期主題而「借題發揮」、玩弄文字的幽默語句為主,售價港幣1元,於每月1日出版。其後於2013年創刊《100毛》雜誌及「白卷出版社」。 2015年推出數碼媒體平台《毛記電視》,以網絡電視形式啟播,內容主要以惡搞、指桑罵槐及「曲線」形式諷刺時弊。,對年輕一代影響力漸大。毛記電視的誔生,靈感來自香港免費電視第一大龍頭電視廣播業務公司——無綫電視。源於年輕一代對無綫電視劇集苦悶,新聞台播岀的新聞經過篩選過濾,打壓市民大眾知情權而對該電視台深感不滿。毛記電視多為二次創作無綫電視的節目和人物等,二次創作雖然是某部分借鑑他人之作,但當中也有滲透或灌輸其立場、意見及想法。而毛記電視會對應自己每天節目播放系列,每星期岀品新的續集,保待觀眾對毛記電視的期待感。而成立的「總經理人有限公司」子公司則管理自家毛記電視藝人的品牌形象。 雖然毛記電視節目主打搞笑、諷刺式幽默,但有的節目內容包括一些小城大事、時事議題,逢星期一談及愛情,每集訪問一對情侶,分享小確幸愛情,大浪漫故事。而逢星期三的節目是非搞笑類的本地時事紀錄片,並找不同香港名人作旁述,令人感覺更加親切。 成功因素 香港人一路以來的小聰明仍然奏效。可以說「自古以來」都是在那中、英之間狹窄的小巷弄裡活過來的,所謂的獅子山精神都只不過是從潮流文化所建立的。毛記一路走來順風順水,香港時勢造就了毛記的成功,或許毛記也只可以在這樣的時勢下,方可取得成功。從表面來看,他們的團隊擁有無限創意,對潮流和時勢反應可謂接近零延誤,那種即時生產新內容的執行力絕對是大公司永遠做不到的。 深入去看的話,今天的香港最為人詬病的是二元對立,但也因岀現二元對立,才能成就了毛記的成功。傳統壟斷電視台需要政治正確,而毛記則做好他們做不到的另一面,被限制的、甚至過界的,一些屬於年輕族群的政治思想,例如、黃絲、本土主義等。這些吸引年輕人的話題,毛記沒有任何限制,盡情說出年輕族群的心底話。那種對時事議題的即時回應,它的立埸往往反映著大部份香港受抑壓的年輕族群的心聲,一直都是毛記最強的武器,彷彿口直心快的毛記與他們大概是同一陣營的。 把一個巨大產業的缺點突然「變成」自己的優勢,從市場推廣來說,根本是無本生利。尤其是影射近年爭議不斷的無綫電視。毛記電視可能是全香港最不怕政治化,甚至以政治化作為資本的平台。在香港,當社會事情發展得不如理想,變得愈來愈荒謬,當所有行動都無法改變現實,二次創作和諷刺的幽默成為了不少香港年輕一代對抗荒誕的利器。毛記這一箭卻偏偏打中不少香港人的心,毛記的創作總會給香港人一個岀口,為生於壓力之都而力不從心的香港人找到共嗚,給他們一個心靈渲洩口。青春的族群卻早就成為了他們的核心觀眾,也成為了他們的慣性收視。但當惡搞、諷刺式幽默成為了公共討論的主軸,成為了「家常便飯」,是否代表主流平台已經不能容納有交流有思辨的公共討論,或者大家不再相信認真討論有用。 不斷轉型 當所有人都認為毛記的成功有賴香港新生代的集體思想時,其實這只是一個拉因素,毛記不斷轉型則是推動它成功的推因素。 其實毛記在創刊《黑紙》雜誌時,已經深知「一夜成名很易,延續熱潮很難。」這句說話。當時營運紙媒的《黑紙》已不斷尋找方法把這風險傷害降到最低,不論在銷售手法上,怎至在取材方面上都不斷的轉型。由2010年開始到2016年,每年轉一個大題目,「偽文學雜誌」到「偽娛樂雜誌」,再到「偽廣告雜誌」和「偽愛情雜誌」等等。一開始就有一門明確轉型目標,來迎合香港年輕一代不斷變化的口味。 再者,據有關上市草擬本文件中可見到毛記在這幾年的業務變化。在2015年毛記基本上都未有「數碼」媒體的服務,但從2016年發展數碼開始,已經由零變到佔總業務50%收入,到最近的財政年度,數碼媒體已經佔毛記總業務80%收入,亦是三個業務中毛利率最高。而紙媒方面因業務轉型而相對岀現改變,2015年佔總業務的99.3%,2016年發展數碼媒體後大幅下降至41.4%,不足半成。直到現在只佔總業務的10.3%收入,毛利率約得22%,是數碼媒體的三份之一。 或者一開頭毛記就只想專攻數碼媒體的方向,只是用紙媒建立毛記品牌形象基礎,等時機成熟。但毛記每一次的「轉型」真的很配合香港的時勢,轉得相當是時候,這亦標示著毛記從轉型中得到更加巨大的利益。由於每條廣告片點擊率由30萬人次至過百萬人次,吸引務求擺脫過氣形象的銀行、藥品公司、食品公司等,爭相在毛記落廣告。...
澳洲議會雙重國籍風波一發不可收拾 文.本刊編輯部 圖.網上來源 最近,澳洲議會掀起一場戲劇性的雙重國籍風波。7月初,澳洲綠黨參議員盧蘭(Scott Ludlam)發現自己有紐西蘭國籍後辭職。幾天後,該黨參議員華特絲(Larissa Waters)發現自己持有加拿大國籍後,也宣佈辭職。這是綠黨在一周內有二名參議員因持雙重國籍辭職。25日晚,澳洲聯邦資源部長、參議員卡納萬(Matt Canavan)因持有雙重國籍而被迫辭去內閣職務。根據憲法第44章,雙重國籍者不符合參選國會的資格。雙重國籍風波一直發酵,另一維州自由黨議員班克斯(Julia Banks)懷疑持有希臘雙重國籍,28日自由黨發聲明表示已諮詢希臘領事館確認班克斯沒有希臘國籍。可是,雙重國籍問題已纏繞國會一個月,具體怎樣才算擁有雙重國籍,在憲法中也是模稜兩可。 雙重國籍風波始末 根據現時新聞,已知有2名參議員和1名聯邦部長公開承認擁有雙重國籍。綠黨副領袖、參議員盧蘭14日在社交網站的聲明稱,自己在紐西蘭北柏馬士頓(Palmerston North)出生,3歲時一家移居澳洲,8歲多時獲得居留權,然後在十幾歲時入籍。當他得悉他有可能還保留紐西蘭國籍時,他立即向紐西蘭政府查核才發現自己確實屬雙重國籍,之後他在沒有任何法律協助下宣佈辭去其代表西澳的參議員席位及綠黨副領袖職位。 18日,綠黨聯合副主席華特絲,因同樣問題宣佈辭職。她對記者說其澳洲父母在加拿大誕下她,並在她11個月大時帶回澳洲,她從此再未踏足加拿大。她表示,一直以為要在21歲時選擇成為加拿大人,才會有該國國籍,但後來證實自己因在加拿大出世而持有雙重國籍。華特絲向記者說:「我以為我還是嬰兒時,已歸化為澳洲人──只是澳洲人。我很傷心地發現,事實上,就在我出世後一個星期,(加拿大當局)修改了法例,我需要主動申請才能放棄加拿大國籍。」她就自己的「誠實錯誤」和疏忽道歉,「檢查(國籍問題)是候選人的責任,而我沒有應份地仔細檢查。完全是我自己的錯誤。」 第三位就雙重國籍問題辭職的人是聯邦資源部長卡納萬。25日晚,他聲稱原他的母親在看到兩名黨參議員辭職後告訴他,之前曾在他不知情的情況下,他申請了意大利國籍。卡納萬對傅媒說,他從未去過意大利,不會辭去參議員職務,而是決定向高等法院申訴,由法庭裁決他是否有資格繼續擔任參議員。卡納萬和他的母親都在澳洲出生,但他的祖父母都是意大利人,所以他的母親可以隨時申請意大利國籍,「上週之前我從未懷疑過我可能是一位意大利公民。在2006年,我母親向意大利駐布里斯班領館申請成為一名意大利公民。之後,她也為我遞了個申請,那年我才25歲。」他是澳洲兩周內第三名因國籍問題而請辭的政客。 第四位卷入風波 在雙重國籍風波帶動下,維州自由黨議員班克斯被爆疑似擁有希臘國籍,她的國會資格岌岌可危。28日,自由黨發言人向ABC媒體表示他們已向希臘大使館確認,根據記錄,班克斯並沒有註冊為希臘公民,也沒有資格作為希臘公民。 和很多澳洲人一樣,她出生於移民家庭。她的父親出生於希臘,他在班克斯出生前成為澳洲公民,而她的媽媽也是出生在澳洲。 她認為她從未持有希臘公民身份,她相信自己是出生在澳洲的公民,她父母是澳洲公民的父母。 班克斯疑似的雙重國籍身份為自由黨帶來危機。她是自由黨在2016年選舉中勝利的關鍵人物之一。班克斯當年以51.2%的得票率贏下Chisholm選區 ,這是自由黨從工黨手中奪下的唯一一個議席,而這成為譚保政府在眾議院僅以這一席之差佔多數。拿下Chisholm被視為自由黨選舉中的重大勝利,為什麼Chisholm如此重要呢?Chisholm位於維州東郊,而東郊地區是一個多元文化的區域,比如希臘人聚居的Oakleigh、中國人聚居的Box Hill、Clayton、Mount Waverley 、Burwood等等。如果班克斯不符合參選國會的資格,並進行補選,工黨將有望重奪席位,這也意味著譚保政府在眾議院150位議席中只拿下75席,並要依靠中立議員(包括許多獨立議員)才能繼續執政。 憲法第44章 根據憲法第44章(i),如果承認效忠,服從,遵守任何外國勢力,或享有別國公民的特權,那麼他們將不能被選舉為澳洲的參議員或眾議員(is under any...
澳洲華裔Chris Pang 在西方電影上留下華人的足跡 ——「我是澳洲人,卻有着中華文化的根」 採訪/撰文︰顏海倫 圖︰受訪者提供 生在一個功夫世家,以功夫電影《臥虎藏龍︰ 青冥寶劍》(Crouching Tiger, Hidden Dragon 2: Sword of destiny)中「飛刀(Flying Blade)」一角為華人圈子熟悉,這名在澳大利亞出生的華裔演員名叫吳育剛(Chris Pang), 自小活在西方的社會裏,有着流利的本土口音,習慣西方的思維模式,卻又深深埋着中華文化的種子,待他長大時,愈想去發掘,並希望通過電影讓更多人認識中國的面孔。到底Chris怎麼看待功夫?又是怎麼踏上從演之路呢?讓我們現在一起看看。 家庭背景殊不簡單 Chris的父母親都是教功夫的,特別擅長詠春,所以他從很小的時候,大概四、五歲已學功夫,然而小孩子總是比較調皮和反叛,覺得父母親教的功夫是最不酷的,所以認為自己是沒有選擇地被迫去學。「課堂上已經常常要聽老師教課,回家又要『聽課』,就覺得不想學。」不過Chris也悄悄地着筆者不要告訴父母,其實他從小已經很喜歡功夫。 很多人看功夫只是動手動腳的事情,Chris卻表示學功夫不只學打交,也有精神上的領受,例如怎樣尊重別人,他覺得這一方面很有用,他提及一個很有趣的想法︰「我們除了學習打交之外,更多的時候是學習怎麼不打交。」聽上去好像有點難以理解,功夫就是要用來打交的啊。他補充道︰「最好的一場交就是根本不用打交。」(The best fight is w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