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phago完勝退役 引導人工智慧新潮流 文:李秀辰 圖︰網絡 上個星期,萬眾矚目的世界排名第一柯潔九段與Alphago (俗稱阿爾法狗)的人機大戰第二季隆重上演,結果當然不出所料, Alphago以3 : 0輕鬆取勝,電腦圍棋統治的時代已經開始了。 關於三盤比賽的技術細節,已經有很多圍棋界的專業人士撰文論述,筆者不再覆述。而對於一般讀者和初級的圍棋愛好者來說,大家更加關心的事情,並不是Alphago的棋巧妙在哪裡,而是為什麼Alphago能夠取得對人類的壓倒性優勢,以及人工智能在圍棋領域以及其他領域的前景。 首先要給大家普及的一點是, Alphago下棋的方式和人類截然不同,這一點即使是職業棋界到現在也沒有完全理解。從本次比賽的電視轉播當中,我們可以看到,擔當解說任務的職業棋手們,還是在以人類下棋的方式,在講解Alphago的圍棋,比如「這一手主要為了照顧這塊弱棋」、「拆在這裡是為了擴張上方形勢」等等。 實際上,Alphago的擁有者谷歌公司,在過去一年多的時間裡,已經先後多次釋放出Alphago的相關信息,其中包括Alphago的主要算法——蒙特卡洛算法,這一算法的特點是基於全局尋找最優選點,和人類下棋完全不同。堅持用人類對圍棋的理解去解釋Alphago的下法,是行不通的。 早在去年3月, Alphago對陣韓國棋手李世乭的五番勝負結束之後,人們就驚訝地發現了一個問題:原以為,電腦在計算方面有很大優勢,但在人類「特有」的大局觀、棋感等方面會弱一些,但實際情況卻是, Alphago的大局觀非常出色,反而在計算方面有所欠缺。中國老一代的棋聖聶衛平當時就認為, Alphago應該無法領悟人類的大局觀,但當看到Alphago下出的棋之後,聶老不無感慨地說,應該向Alphago「脫帽致敬」。而曾獲7個世界冠軍的古力九段則戲謔地說,沒想到計算機計算不行。 用人類下棋的思維,試圖解釋上面的現象,顯然是徒勞的。 Alphago尋找最優選點的做法,避免了海量計算,達成了實戰水平的極大提高,但也留下了計算偏弱的弱點。在柯潔對陣Alphago的第二盤棋當中,柯潔刻意製造了雙方十塊棋同時對攻的複雜局面,Alphago的負責人哈薩比斯事後承認,這盤棋是Alphago遭遇過的最激烈的爭鬥。而更加有趣的是,在期間進行的「人狗混雙」賽當中,古力九段因為搭檔Alphago沒有下出自己預算中的變化導致局勢惡化,顯得非常生氣,在Alphago希望認輸時斷然拒絕,一時引起哄笑,其實這也是Alphago固有弱點的體現。 在柯潔與Alphago的第三局比賽結束之後,谷歌官方宣布, Alphago將正式退役。作為職業棋界和圍棋愛好者來說,這顯然是個令人失望的消息,但對於谷歌公司來說,這是從一開始就注定的必然。谷歌公司作為一家高科技信息產業公司,並不會以製造最強大圍棋軟件為目標,他們真正的目的,是以圍棋這項高難度的人類智力遊戲作為手段,檢驗自己研發的人工智能的強度,來爭奪人工智能發展的製高點。 說起人工智能,很多人可能感到神秘莫測。其實,人工智能從低到高,有無數個層級,最低級的人工智能,或許大家並不會意識到它的存在。舉個最常見的例子——一般家用的電熱水壺,就包含一種人工智能,雖然它唯一的能力就是在水被燒開之後切斷電源。不過,有了Alphago作為參照,筆者也想問各位讀者一個問題:電熱水壺的人工智能與人類燒水有什麼差別? 是的,本質差別。就像前面所說, Alphago並不是以人類的方式在下棋一樣,電熱水壺也不是以人類的方式在燒水。以人類而言,怎樣判斷水燒開了?絕大多數情況下,人類都是從水體沸騰的現象來了解水有沒有燒開的。但是電熱水壺是否配有攝像頭,來觀測水體有無沸騰?顯然不是。相反,誰要是設計一個這樣的電熱水壺,一定會傳為笑談。 我們再來談一個更高級的人工智能——洗碗機。洗碗比燒水要復雜幾萬倍,因為碗碟的形狀各不相同,表面性能也各不相同,污濁程度每次都不一樣。在中國科幻小說《小靈通漫遊未來》當中,有一個著名的機器人洗碗的情節,現在看來,顯然也是非常可笑的。時至今日,像人一樣判斷碗碟的污濁程度,選擇適量的洗潔精和水,進行洗碗工作的機器人還沒有出現,也不太可能出現,但能把碗洗得乾乾淨淨的洗碗機卻已經風行多年了。 ...
澳網女皇瑪格麗特‧考特(Margaret Court) 拒乘澳航以示抗議澳航霸凌行為 文︰本刊編輯部 圖︰維基百科、網絡 她是第一個在同一賽季裡奪得四大賽事的大滿貫冠軍的女性選手;在她的職業生涯中坐擁24 項大滿貫女單冠軍、62項大滿貫單雙打頭銜,成為了甚至連目前網壇先鋒小威無法超越的人物;國際網球名人堂(International Tennis Hall of Fame)是這樣描述她的︰「世界上沒有一個網球選手可以媲美她。」是的,她就是家喻戶曉的澳洲網壇傳奇人物瑪格麗特‧考特(Margaret Smith Court)。 孩時對網球的興趣 事實上,瑪格麗特‧考特的出生背景並不能代表她未來的成功。瑪格麗特‧考特,1942年出生於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奧爾伯利一個工薪階層家庭,她是家裡四個孩子中最小的么女。父親在乳酪和黃油加工廠工作,一家人對網球這件事都沒有特別的興趣。十分幸運的是,考特家附近有個網球俱樂部,考特和小夥伴們偷偷溜進家附近的網球俱樂部,用那裡的空場地上玩耍。當考特的鄰居看到她對網球如此感興趣,就送給她一副木製的舊網球拍。七歲的考特興奮不已,把這副連自己都拿不起來的球拍精心的裝飾一遍。她和其他的小夥伴也時常跑去球場練球直到被球場工作人員趕出來,這樣的情形一直持續到她十歲那年。 網球俱樂部的老闆沃利拉特(Wally Rutter)看到考特經常在球場對著牆壁練球,他慧眼識中了考特打網球的天生資質,決定讓考特成為俱樂部的會員和網球課程。膝下無子的拉特夫婦願意給這個很有上進心的小姑娘提供了她父母不能給予的訓練條件。待年齡足夠大時,考特開始在俱樂部做兼職工作以獲得她的訓練時間。 即使在很小的時候,考特就決心要成為一名網球運動員,豪言壯志的說出「我要拿下溫網冠軍!」為了將來成為一個全能的運動員,考特因此訓練起來比其他的女孩子都更加刻苦努力,不僅是在網球領域,她還與其他運動員一起訓練板球、足球、籃球、壘球、中長跑等多項體育項目。 厚積薄發的職業生涯 隨著考特漸漸長大,拉特和當地的教練們認為她需要更好的訓練條件。他們聯繫到世界冠軍選手弗蘭克‧塞奇曼(Frank Sedgman)的澳大利亞墨爾本網球俱樂部,一開始弗蘭克並不情願接受考特這個瘦弱的小姑娘,但是經過一番考慮之後,他決定收下考特,並為她量身定做力量訓練計劃。在得到父母的同意後,考特搬到墨爾本於其他的運動員一起接受訓練。為了支付訓練費,考特還在俱樂部兼職做接待員。在其他女孩子都在憧憬浪漫愛情的年齡,考特排除一切干擾,一心一意投入到訓練當中,因為她知道她的目標是成為世界第一網球選手。弗蘭克和他的團隊根據考特的運動能力,為考特設計出全方位訓練計劃。通過訓練,教練們發現她具有強而有力的截擊能力,得益於她小時候經常跟男孩們一起比賽訓練的經歷。最不尋常的一點是,考特雖然是天生的左撇子,但卻被教練們訓練成右手持拍打球,這在當時的網壇是不常見的。 1960年,考特十七歲那年贏得第一個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單打冠軍,後來連續贏得七座澳網女單冠軍。考特儘管可以在賽場上能展現出無與倫比的氣勢,但那時的她面對媒體,卻常常表現的不善言詞。澳網公開賽之後的一段時間,考特開始學習如何自信的面對媒體並發表言論。 在奪得1966年溫布爾登網球錦標賽女子單打桂冠之後,本應到了退役的年齡,但考特的網球事業卻未因此進入尾聲。1967年她嫁給了貝瑞摩爾·考特(Barrymore Court),並改名為瑪格麗特·史密斯·考特。1968年,她又重回賽場,並在1970年贏得女子單打網球大滿貫。1971-1977年,對於考特來說是不平凡的一個時期,她成為了4個孩子的母親。在這六年期間,她作為「媽媽級球員」,既要在各大網球賽場上馳騁,也要肩負起養育孩子的責任。即便如此困難的情況下,考特依舊憑藉純熟的技巧和過人的毅力完成生涯完全大滿貫(Career...
風雨二十載,切爾西永恆的王即將告別 ——再見,約翰·特里 提起足球,人們想起的可能是那支踢著Tiki-taka追求傳控的宇宙球隊——巴塞羅那,這是足球世界的一個極端——藝術足球。而讓人們同樣難以忘記的是足球世界裡的另一個極端球隊——切爾西(車路士),一支充滿著堅韌、鐵血的戰車。 那支由切赫、特里、蘭帕德、德羅巴為中軸線的藍軍,把堅韌不屈、鐵血犧牲的精神發揮到了極致,沒有人能輕易恐怖藍軍的球門,即便是那支宇宙無敵隊巴塞羅那面對這樣的切爾西只能負多勝少,而這樣一支球隊的領袖就是他們的隊長——約翰·特里。 如今,當年奪取歐冠的首發11人,僅僅還剩下老隊長仍然在球隊中堅持,那支從1998年一線隊首秀至今整整19年的球隊,算上青年隊共效力了22年,不過,光陰荏苒,歲月如梭,終於,這一天還是到來了。距離特里正式宣布會在賽季末離開切爾西已經過去了一個多月的時間,而本賽季英超的最後一輪,是特里身穿切爾西球衣、帶著隊長袖標的最後一場英超聯賽,也是最後一次以切爾西隊長的身份在斯坦福橋的球場上比賽,甚至可能,是特里代表切爾西的最後一戰。 讓人感動的是,帶著隊長袖標首發出場的特里在第26分鐘被替補的加里·卡希爾替換下場,這是一代隊長的傳承,新老隊長的更迭。而26,也正是特里身披了近20年的切爾西球衣的號碼,全場球迷起立鼓掌,對手也來一一握手,連裁判也在向著特里鼓掌致敬,而隊友更是排著兩列,歡送他們的隊長離去。 英格蘭名宿丹尼·墨菲如此評價特里,「他願意把自己的身體就放在門線上,他身上有老式中衛那種鐵血精神,里奧-費迪南德、萊德利-金和卡拉格都是頂級中衛,但是特里比他們強,因為他身上有著特殊的東西。」前切爾西球星、主帥維亞利曾經說,「我們隊裡有個年輕人很有前途,特里是個傑出的後衛,你知道的,我們意大利人一般很少會稱讚其他國家的後衛,但是這個小伙子以後肯定會成為俱樂部的傳奇。」「為什麼?你見過幾個年輕人第一次從青年隊到一線隊訓練就敢指著德塞利罵?我們這些老隊員當然希望年輕人對我們尊重,聽我們的建議,但首先,你要無所畏懼,足球就是足球,事實上德塞利也和我有過交流,我們一致認為這個小伙子棒極了。」 讓我們回顧一下,約翰·特里讓人印象深刻的畫面。 片段1:2007年聯賽杯決賽 2007年聯賽杯決賽,為了拼搶頭球,特里飛身沖頂,被阿森納中場迪亞比一腳踢在腦袋昏迷過去,據醫生後來透露,特里倒地的一瞬間,他已經吞下了自己的舌頭,他連早餐吃了什麼都已忘記。這次意外給切爾西帶來了極大的鼓舞,他們逆轉阿森納捧起2007年聯賽杯冠軍獎杯。進行檢查後,特里甚至還參加了賽后的慶祝儀式。 片段2:2008年歐冠決賽,莫斯科的雨夜 那一夜的莫斯科大雨,切爾西和曼聯經過了120分鐘的激烈角逐,仍然難分伯仲,於是不得不進行點球大戰。全世界再出名的球星,在這樣生死攸關的時刻,也總是懦弱,切爾西甚至排不出五個先行踢點球的球員,於是,隊長特里勇敢的站了出來。特里拿著皮球,慢慢放在點球點,助跑,起腳。莫斯科的雨不解風情,盧日尼基球場的草皮偏偏跟他作對。他滑倒了,皮球正中球門立柱…… 切爾西也因此與第一次高舉冠軍獎杯擦肩而過。 「特里是個男子漢中的男子漢。他是切爾西先生,沒有多少中後衛敢像他那樣在歐冠決賽站出來罰點球。沒有人責備特里射失,我們俱樂部沒有人會這麼做,這是肯定的。」賽后,蘭帕德抱著特里的頭,告訴他,我們可以從頭再來。 那一刻,特里哭了,那是我們在特里身上難得一見的淚水,那淚水在那樣的雨夜讓人動容。 片段3:2010年南非世界杯小組賽最後一戰 對於29歲的特里來說,這可能是自己最後一節世界杯,小組賽第一戰,因為著名的黃油手,英格蘭隊被美國逼平。第二戰,英格蘭最終也沒有打開阿爾及利亞隊的球門。 2戰2分,這是最後一戰,對手,是並不強大的斯洛文尼亞。如果不拿下比賽,英格蘭或許就這麼打道回府了。於是,在一次防守中,特里在身體失去平衡的情況下,乾脆將自己像沙包一樣扔了出去,後腦完全亮在對手的勁射之下。和不要命的特里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同樣在皮球行進路線上的格倫·約翰遜正捂著自己的褲襠。而14號巴里,無奈的看著對方射門。 請記住熱愛足球的特里,對於他來說,勝利,真的比什麼都重要。 歲月催人老,該來的我們永遠阻止不了。 儘管很多球迷都已經做好了這一天到來的準備,但當切爾西官方正式宣布特里離開的消息時,誰又能忍住眼淚? 22年,713場比賽,66個進球。 1個歐冠冠軍、1個歐聯盃冠軍、5個英超冠軍、3個聯賽杯冠軍、5個足總杯冠軍…… 德羅巴當年離開藍橋時,在更衣室留下一句:「一日為藍,終生為藍。」而對特里來說,4個字足矣:一世為藍。 一位傳奇,一位領袖,離開,不是不愛,只是放手了,才會讓切爾西擁有新的翅膀。 當特里老去、離開,我們真的不知道繼任者能否勝任鐵血藍軍隊長的位置,因為在這個位置的是曾經的那位傳奇、領袖。...
一個關於犀牛的故事 文:本刊編輯部 圖:網絡 天氣的不穩定、氣候的變化、經濟的急促發展,以上種種都是對生態環境的一種破壞。很多動植物都在面臨瀕臨絕種的危機,犀牛正是其中一個受害者。有見及此,有一名澳洲人提出一個犀牛保護計劃,把犀牛從非洲空運到澳洲,這個計劃引起多方面的關注,現在就一起探討這對犀牛是否一個好的保育方法。 首個犀牛保護計劃 一名移民到澳洲30年的南非退休銷售員迪爾沃夫(Ray Dearlove),為拯救家鄉犀牛不致絕種,在2013年,68歲的迪爾沃夫發起澳洲犀牛計劃(Australian Rhino Project),這是作為世界首個犀牛保護計劃,將80只犀牛從南非移居到遠離非洲的澳洲繁衍,為犀牛創造一個安全的生態環保。而這個計劃通過了3年與各單位的協調後,得到了南非和澳洲政府的同意,還建立專屬網站介紹此計劃。 犀牛計劃會用飛機把南非犀牛運到相隔一萬一千公里的澳洲,犀牛抵達後將安置在野生動物園,如「種子銀行」般讓犀牛群居及繁殖。迪爾沃夫認為現在每年被殺犀牛的數量超過了出生的數量,犀牛有可能滅絕已成為事實,所以他認為這個計劃是必須實行的。最終,當在非洲摧毀犀牛種群的偷獵不再成為一種嚴重威脅時,來自澳洲的犀牛將能夠重返非洲,並在那裡重建野生種群。 從南非到澳洲的距離超過一萬公里,單只空運一頭犀牛就需要大約四萬四千美元。但由於南非和澳洲兩國對動物出入口都有嚴格管制,犀牛登機前必須被隔離兩個月,抵達澳洲後又要在雪梨一間動物園再接受另外兩個月的隔離檢驗,然後才會被送到野生動物園飼養,所以這個計劃需要很大筆金錢。而這個計劃主要是靠捐贈來運行的,得到了企業的捐贈和環保主義者的支持,計劃到2015年9月便在一年的時間裡籌得了80萬澳幣的資金。 為保護犀牛,動物保護主義者可謂是「無所不用其極」,使用了把犀牛圈養、派僱傭兵保護、甚至把犀牛的牛角切掉等方法,但是犀牛角高昂的價格卻時時誘惑著偷獵者,所以犀牛在非洲很難找到一個安全生長的地方。首批移居的犀牛已被挑選好,目前正在南非飼養,迪爾沃夫期望可將今年年底前可先把六只犀牛送到澳洲,並計劃用四年時間分批遷徙八十只犀牛。 犀牛瀕臨絕種的原因 南非非法獵殺犀牛猖獗,而近年的偷獵活動越來越猖獗,遭獵殺犀牛數量急速攀升,即使面對高昂費用與空運風險迪爾沃夫亦要堅持實行。 偷獵猖獗的最根本原因是犀牛角是很有價值的,犀牛角是世上最貴重商品之一,每公斤價值6萬美元,以重量計比黃金和鑽石還要昂貴。在越南和中國存在著巨大的犀牛角市場,不少人相信它可治癒從感冒到癌症的大小病症。然而,當有龐大的需求時,偷獵者便會不斷增加。實際上,一個犀牛角可賣到50萬美元之多。面對如此高利潤的誘惑,大量偷獵者不惜漂洋過海去獵殺它們。最通常的情況是,偷獵者賣通訊息,得知一群犀牛的位置,然後組織小型隊伍,穿越國境競相獵殺其中較大的犀牛。當獵殺成功後,他們就立刻到其他國家,所以當局很難追捕這些人。接著,犀牛角就被運往亞洲銷售。犀牛角的成分和人類指甲一樣,主要由角蛋白組成,而當犀牛角被磨粉後,被指可治療癌症或壯陽,故在中國及越南很受歡迎。所以,除非犀牛角市場迅速下滑,犀牛在非洲就永遠被追殺。 現時犀牛已屬瀕危物種,犀牛的懷孕期是16個月,而且只生產一頭小牛犢。近期犀牛被屠殺的速度第一次超過了其出生速度,自2010年以來,有超過5000頭犀牛因有人需要它們的犀牛角而被獵殺。國際自然保護聯盟指去年有1400頭犀牛遭殺害,創下紀錄,而2014年也有1200頭犀牛被殺。 計劃的成效 雖然偷獵者日益增加,但空運2噸重的犀牛是一件史無前列的事。犀牛計劃的主要目的是把一小群犀牛放在澳洲作為「生物備份」,以防有一天南非的犀牛被屠殺滅絕。這好像是一個治標不治本的事情,把犀牛放到澳洲,再等待非洲的偷獵事件解決,這可是一個很長的時期。終止偷獵行為才是一個可行的行為,這才是非洲政府需要考慮的事。 另外,這個計劃有可能帶給人們誤導性和是剝削非洲資源歷史的延續,可能是一種知識產權的損失,所以有人促請澳洲和南非政府重新考慮對該項目的政策支持。這次以安全保護的理由將南非的物種多樣性財富帶到西方,就如犀牛,這好像跟歷史上殖民國家侵吞非洲文物一樣。這個項目很難說是一種保護動物的行為,因為有超過800頭犀牛已經被圈養了。有研究人員解釋這個計劃的資金和專業技術沒有用在動物保護上,而圈養會導致這些犀牛進化出一些家養動物的特質,很大可能會影響到動物保護優先等級最低的白犀牛。...
荒天下之大謬——「浩鼎門」 文‧本刊編輯部 圖‧蘋果日報 前排香港最多人討論的話題是「浩鼎門」,即是特首梁振英被揭發曾私下接觸民建聯議員周浩鼎,二人打龍通,修改立法會UGL專責委員會調查範圍的文件。一件正式且嚴肅的調查事件被兩人弄得像小學生改功課一樣,受千夫所指的梁振英卻反咬梁繼昌議員正被自己告誹謗,認為梁繼昌應避嫌不參與委員會工作,亦批評梁繼昌既是報案人又是主控官又是陪審員,他的身份並不宜出任委員。令到整件事再添鬧劇元素。 事件經過 事件中的主角,周浩鼎是名香港律師,現任香港立法會議員,離島區議會民選區議員,民建聯副主席。事件由立法會成立「調查梁振英先生與澳洲企業UGL Limited所訂協議的事宜專責委員會」開始。今年3月召開首次會議,討論訂立調查範圍、方向及操作方式,至今共開3次會議。而最近議員周浩鼎向委員會提交的研究範圍修訂建議電子版本中,被揭與調查對象、特首梁振英私下溝通且私下修改文件內容,修改者一欄名稱為「CEO_CE」,亦即是特首辦(Chief Executive Office)的英文簡稱,而文件修改日期為今年4月21日晚上10時至11時,即是上月25日首次提交文件前4日。 事件發生後梁振英公開承認與周浩鼎接觸,周浩鼎也在民建聯黨團開會後為事件致歉,但僅承認政治敏感度不足,又稱接觸調查對象沒有問題。他直認提交文件前,曾與特首辦接觸,特首辦向他提出修訂意見,但強調「從來無隱暪過」。但事件引起委員爭議,有委員質疑周浩鼎與調查對象接觸,並受干涉,要求周浩鼎避席,甚至辭去委員會職務。另亦有委員指出,以往類似的調查委員會,包括涉及前立法會議員甘乃威的調查,擬訂相關建議時,事前均會向涉事議員諮詢意見,但諮詢前均會先徵得委員會同意。 然而,委員會在19日決定第四次會議將改為閉門形式處理涉及周浩鼎的事件。主席謝偉俊就表示,議事規則不容許委員會跟進及懲處洩密問題,又指委員會不會接受特首梁振英要求擴大調查範圍的意見。他強調,會議閉門全因今次事件出現「案中案」,會在討論完有關事件,以及補選委員副主席後會,盡快重新公開會議,取證及聆訊過程均會公開。而泛民則批評閉門會議是否有什麼不可告人之事要討論,專責委員會一直以公開形式進行,如今閉門令人百思不得其解,也令公眾無從監察事件發展。 而在泛民啟動彈劾及UGL專責委員會開會前夕,周浩鼎在各種的壓力下宣布即時辭去UGL專責委員會職務。他聲稱這決定是考慮委員會日後運作,希望盡快平息政治紛爭,重申自己並無隱瞞、違規或違法,只是希望調查完整及公正。 狙擊梁繼昌 21日,特首梁振英在網誌向民主派立法會議員梁繼昌發13點公開信,向泛民開刀。梁振英表示,發現在2年多前寫說給稅務局長要求調查他的稅務問題的人原來是梁繼昌,2年後他亦是其中一名呈請人,發動成立專責調查委員會調查他的稅務問題。 公開信一出,約廿名民主派議員召開記者會批評梁振英的行為是要轉移公眾視線、干預專委會的運作、甚至無視三權分立。立法會調查UGL事宜專責委員會總共有四名民主派議員,分別為林卓廷與楊岳橋、尹兆堅、梁繼昌,但特首梁振英卻將炮頭全力對準身為立法會會計界議員的專業議政梁繼昌身上。明眼一看便是為涉嫌干預立法會調查及與民建聯周浩鼎打龍通的醜聞轉移線綫,令公眾不再關注梁振英與周浩鼎私下聯絡,而把目光聚焦在梁繼昌身份利益衝突中。 梁繼昌本身有會計師及律師的專業資格,正正是調查梁振英涉嫌未有申報利益、而當中又涉及稅務問題所需的資歷。據了解梁繼昌是委員會內四位泛民議員中最有力的一位,他具有足夠的知識及歷練看破UGL案件的各種漏洞,梁振英藉此把障礙處理也不是沒可能的。再說,梁振英為了在剩下不到六週的任期內大篇幅狙擊梁繼昌,實為阻止立法會認真調查UGL事件,以打擊梁繼昌的公信力和去除他的委員資格為目標。 說梁繼昌的身份有利益衝突也只是在混淆視聽,梁繼昌早前已重申,專責委員會是根據議事規則,由他和尹兆堅以呈請形式,共20位議員支持下成立,委員會組成都經過立法會內會正常程序,由議員間互相選出成員,所以組成是合法合憲。他曾指,UGL事件不是他對梁振英的偏見,而是希望知道UGL事件有否帶來稅務負擔,並不是偏見,而是專業意見。他並早於會議開始前與委員會主席謝偉俊和法律顧問詳細討論民事訴訟,對他在委員會工作的影響,結論是不構成利益衝突,無須作任何申報。在22日,梁繼昌會見記者,表明不會辭職,無懼梁振英的指控。 梁振英動機什麼 梁振英想的無非是拖延時間,他一連串行動都暗示著本人不想在任期內出席研訊,現在他還是香港特首,身為公職人員沒有拒絕出席研訊的理由,要是把整個研訊拖延至7月1日後,即他退位後,他便可以自由地拒絕出席。而他近日一直不停狙擊梁繼昌,認為梁繼昌既然不能就UGL事件作出評論,就不應參與專委會工作。 「浩鼎門」的發生就連與周浩鼎周屬建制派的工聯會榮譽會長陳婉嫻也撰文說周浩鼎進入議會工作,應抱持律師專業,堅守法治和維持公平公義的原則,另一位工聯會理事長吳秋北也認為周浩鼎「無能」、「怠惰」、「愚不可及」,把修改地方原封不動上交。這次連同黨派的人員也不認同周的做法,完全沒有身為律師私操手,更何況是香港的市民呢。 再者,全國政協委員及自由黨榮譽主席周梁淑怡亦在facebook炮轟梁振英和周浩鼎,力數兩人五大錯處。她認為,梁振英錯在「堂而皇之干預立法會自主權」、試圖影響調查他自己的委員會,又批評梁振英不肯認錯之餘,反將壞事說成好事。又批評周浩鼎忘記了作為民選立法會議員責任在於維護立法會主權,以及作為調查委員會成員,忘記自己是向委員會負責,而非政府或特首。 周梁淑怡站出來公然對抗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意義重大,可謂是繼梁繼昌後的第二個轉捩點,要說梁繼昌是梁振英用來拖延UGL的調查進度,周梁淑怡是表明不和梁振英站在同一陣線,再看本是建制派的陳婉嫻、吳秋北也出來在這大事大非問題上說句公道話,是否意味著梁振英不再受寵呢? 還有,在天下都被大篇幅的UGL報導洗腦的時候,香港大學法律學院首席講師張達明向梁振英提出九大疑問,包括質疑所謂的離職「握手費」。梁振英多次強調與UGL的協議是正常的離職協議,而UGL 給他400萬英鎊,作為在兩年時間內「不挖角,不競爭」的補償,因此不必納稅。如真如梁振英所說,他沒有向UGL提供過任何服務,UGL亦沒有向他要求提供任何服務,那麼離職的「握手費」何來之有?張達明一言完全是突破盲點,再次把目光放到梁振英從UGL收受利益中。 小結 事件已過去超過一星期,主角周浩鼎辭去UGL專責委員會副主席後沒有把事件平息,反而梁振英再把梁繼昌牽扯進來,打算來一個魚死網破。今次明顯地是梁振英和周浩鼎二人私通,梁振英以行政干預立法會事務,現在連會議都改成閉門,到底是有什麼東西不能公開大眾?立法會應該是公平公正地進行調查,「浩鼎門」過後大部分人可能已對立法會失去信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