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發生恐襲 成恐怖組織頭號敵人 濃煙繚繞、被損毀的地鐵車廂,渾身是血的受傷民眾,3日發生在俄羅斯聖彼得堡地鐵爆炸現場的這些畫面,令眾多的受害者想起了以往曾經發生的襲擊事件。截至目前,死亡人數上升至14人,11人在爆炸現場死亡,另有3人因傷勢過重死亡。俄偵查部門已經鎖定了一名俄羅斯國籍的中亞嫌犯,但還沒有任何恐怖組織聲明與此事有關。目前仍有49人住院治療,13名輕傷者已經回家。 塔斯社4日稱,聖彼得堡市政府決定為每位地鐵爆炸事件遇難者的家庭撥款100萬盧布,同時為每位重傷者和輕傷者撥款50萬和25萬盧布。聖彼得堡市還宣布從4日至6日為哀悼日,當地各機構降半旗哀悼,廣播和電視停止播放一切娛樂活動。此外,亞馬爾等多個城市也宣布3天哀悼日。 在聖彼得堡地鐵爆炸事件發生時,普京正在當地,他當即就爆炸事件作出回應。 4日凌晨,普京來到聖彼得堡「技術學院」地鐵站為爆炸死難者獻花,隨後前往俄聯邦安全總局聖彼得堡分局就地鐵爆炸案召開專門會議。 初步調查顯示,此次恐怖分子是單獨行動。他用背包挾帶爆炸裝置進入地鐵,在地鐵行駛在「技術學院」和「先納亞廣場」地鐵站之間時引爆了爆炸裝置。爆炸發生後,地鐵司機並未停車,而是直接將列車開進車站,這一決定是正確的,為立刻展開疏散和幫助受害者提供了可能。 同路點評: 據悉,恐怖嫌犯還曾將一個威力大三四倍的爆炸裝置偽裝成滅火器放在「起義廣場」地鐵站上。這枚爆炸裝置沒爆炸就被發現,否則後果更加不堪設想。俄羅斯正快速取代美國成為「基地」組織、「伊斯蘭國」和其他恐怖激進組織的頭號敵人,聖彼得堡地鐵爆炸案可能是新一波國際恐怖行動浪潮的開端。 2015年普京首次下令對敘利亞進行空襲,就是想搶先於生活在敘利亞的恐怖分子返回俄羅斯之前把他們幹掉。這與法國、比利時和英國一樣,俄羅斯政府一直擔心這些人會返回國內製造恐怖襲擊,這可能就是俄羅斯成為恐怖襲擊新目標的原因。 颶風黛比 為東岸帶來水災 颶風黛比侵襲澳洲,其引發的洪水肆虐東岸, 澳洲當局發現第3名罹難者遺體。河水暴漲下,當局擔心死亡人數可能再上升,因各地仍有幾萬人被洪水圍困。路透社報導,災區範圍長達1000公里,從昆士蘭省熱帶渡假島嶼和黃金海岸觀光區到新南威爾斯省的農田。重災區之一的新南威爾士州利斯莫爾堤壩被洪水沖斷後,市內變成一片澤國。機場亦被洪水淹浸,水深一度高達11.6米,打破2005年的紀錄。商業區也被淹沒,救援人員用繩索救出被困人士。利斯莫爾市長史密斯指:「水位上升速度是史無前例,廿四小時內雨量創紀錄。」當局發出十二年來首個疏散命令,有災民表示損失慘重。利斯莫爾居民表示:「我失去一切,露營車泡在水中,家園盡毀,很多人也如此。」 新州國家緊急救難服務處派出超過四百人,拯救被洪水圍困人士,但急速水流和強風令救援受阻。這次水災災區範圍橫跨昆士蘭及新南威爾士,長達一千公里,過萬人被洪水圍困。氣象局表示,六條主要河流水位達頂峰,其中昆士蘭東南部的河流水位持續上升,當局要求低窪地區民眾撤離。根據地方公園的紀念碑,位在布里斯本南方的北麥克林居民對洪水已司空見慣,此區過去共發生6次大洪水。 但當地人表示,黛比走了之後引發的洪水,造成的損壞程度之嚴重是前所未見的。 同路點評 這次颶風「黛比」所引發的水災,令澳洲東岸多處地方受破壞,巨浪摧毀房屋、破壞碼頭設施、切斷電力供應,導致一些沿海城市和外界的聯繫中斷。昆士蘭州最有名的是旅遊業,每年全球各地人會慕名到昆州享受陽光與海灘,這次會令旅遊業造成重大損失。昆州政界人士瑞恩說,在惠森迪島(Whitsunday islands)的熱門度假勝地聖地艾爾利海灘(Airline Beach)因水災造成一片名混亂,大樹倒下,窗戶玻璃震裂,以及有些房屋的屋頂陷塌,加上在昆州已有三萬多戶人家沒有電力供應。如昆州旅遊業想恢復如以前般的旺盛,一定要盡快修復損失,恢復電力供應。 阿富汗總統訪澳簽署3.2億合作協議 阿富汗總統加尼(Mohammad Ashraf Ghani)於2日抵達澳洲,展開為期四天的訪問,是首位訪問澳洲的阿富汗總統。澳洲總理譚保在堪培拉與他簽署了一項3.2億澳元的合作開發協議,並將在基礎設施、教育、婦女就業、農業和水資源管理、培訓阿富汗公務員和反腐敗舉措等方面進行合作。澳洲地球科學局將與阿富汗礦業部門在改善能源管理、礦產和水資源方面展開合作。他們席間還討論了阿富汗的安全局勢問題。譚保表示澳洲將繼續致力於幫助阿富汗努力成為更加繁榮、更加安全和自力更生的國家。 同路點評: 2011年兩國簽署的難民協議,規定難民申請失敗的尋求庇護者將被送回阿富汗,引起很多人不滿,在3日有許多哈扎拉人來到堪培拉抗議該協議。2015年敘利亞與阿富汗分別是難民來源的前2名國家,有不少人冒險乘船偷渡到澳洲。今次加尼並沒有與譚保再落實有關難民的協議,只說會助阿富汗變好,可見澳洲對難民的態度堅決。 Myki充值應用程式 名大於實 墨爾本一名年輕華人開發的一個免費手機應用程式「Mypal」,可以幫助大家用手機為Myki卡充值。開發動機是因為現有的網站讓手機用戶在細小的頁面上點擊、縮放和輸入文字,並不是方便的手機操作。用戶們通過該手機應用程序添加Myki卡號就可以查看餘額,只需輕鬆一點,就可以隨時隨地給Myki充值。該軟件沒有其它功能,只是方便用戶使用手機瀏覽PTV網站,充值並非立即到賬,PTV的服務器需要90分鐘來處理交易並進行餘額更新。...
文/本刊編輯部 圖/網上截圖 小學時,我們還不知道愛。中學時,我們不知如何去愛。大學時,走著走著便發現沒人值得去愛。工作後,新現代女性崇尚孤獨無罪、工作萬歲,男性亦因女人不婚觀念而難以尋覓下半生對象。因此,日本Vinclu公司推出全息投影交流機器,來滿足廣大男性對妻子的各種美好幻想。隨著科技發展,我們的日常生活開始有了改變,世界定律是有得必有失。到底科技發展是人類智慧的延伸,或是治標不治本的方案呢﹖ 在虛擬世界找到虛擬伴侶 日本Vinclu公司推出的全息投影交流機器名為「Gatebox」,是使用全息投影技術與各種傳感器的活用,使角色能自動識別主人的行動與語言,並進行對話或操縱相關的家用電器等。「Gatebox」會投影出立體的二次元管家女孩,你只要透過對話就可以直接讓這個虛擬女孩幫你開關燈、冷氣、電視機,還可以詢問她天氣等日常資訊,同時也能夠在早晨準時把你喚醒。另外,「Gatebox」最大的亮點在於不是單調的執行主人的命令,而是會表達「自己」的意見。比如在不理會她的時候,她就會一個人自然自語,或者在主人的推特上投稿,或者向主人的手機打電話等。要是還不理她的話,她就會鬧脾氣擅自操縱家中的燈等來吸引主人的注意。雖然最初只有「光」這一名角色,之後預計還有更多的角色登場。另外在今後還將與動畫角色聯動或者是由用戶自己開發角色等的計劃。 Vinclu的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武地實表示,開發的契機是曾想到與初音未來一起生活的想法。Vinclu認為的全息投影並不是便利,而是實現與喜歡的角色共同生活,而所受眾就是宅男。Vinclu公司對該產品的定位是「和最喜愛的動漫人物生活在一起」,該公司表示,這款機器人並不是單純為了娛樂和帶來生活便捷,「而是讓最喜歡的動漫人物很自然地融入到我們的生活當中去,和我們一起度過放鬆的時間。」 高科技帶來肉眼看不到的危機 其實「Gatebox」也不算是新型虛擬另一半 , 日本3D遊戲製作公司Illusion出品的多個VR遊戲系列,其高度逼真的人物角色功能設定,可算得上「身心兼顧」。隨著傳統家庭觀念的變化,日本年輕人逐漸變得「草食化」,也就是對情愛和婚姻的熱情雙低,更不願結婚生子,於是只能在虛擬世界尋求愛的慰藉。有了虛擬,男性還會去追求真實世界裡的愛情嗎?高科技將使人口危機雪上加霜。 為什麼呢?道理很簡單,如今科技發展到足不出戶便能擁有完美伴侶,省略了人與人之間的磨合相處,科技化越來越嚴重,人也就越來越少行動,那麼單身者還有目的出外結識現實的人嗎?既然與虛擬作伴,何用與人交流?更別說與伴侶生兒育女。從農業社會,到工業社會,再來服務性社會,直至今日的資訊社會,而這樣的轉變卻是對於人類的生產模式有重大的影響,甚至進一步的改變社會型態,改變人類的行為。 此外,VR的逼真效果讓多數人趨之若鶩,除以假亂真的實景遊戲外,VR也有功能 性的用法,比如想去小島渡假,但不是每個人都有預算可以去渡假,那麼他可以戴上一個VR裝置取得趨近的體驗。或是孩子想去學歷史,可以利用裝置回到一百年前或者一萬年前的世界,讓他身臨其境去感受。一個VR能讓世界縮小到機器裡,如此吸引的功能,用家與科技的連繫只會越來越密切,以至於不吃飯、不回家、不上課、不上班,影響正常的生活。人與人之間可須交流,只有一機在手全世界便能掌握。與人的溝通會因此而失去了真實性,變成了一種自我滿足,肯定自我和投入幻想世界的工具。麻省理工學院社會科學與技術社會學教授雪莉•特爾柯(Sherry Turkle)在她的著作《一起孤獨》(Alone Together)中所言,科技改變了人際關係,重新定義了人們對親密與孤獨的觀念,沉溺於科技工具,減少了社交活動,人與人之間的情感疏離,心理越發孤獨、情緒低落、影響溝通能力。 犧牲一些 回報一些 虛擬帶給現實巨人的衝擊,接受此類偽技術關係以替代持久的情感聯繫,是極其危險的。人需要與科技共生而不是被其主導生活。讀到虛擬技術對生活的突破後,反觀現在還有其他科技範疇為我們生活帶來負面影響。 舉一例子,科技進步讓醫療也發達起來,以前的人得病了愁如何治療,現在基本不用擔心,反正總有一道藥可延長生命。世界沒有免費的午餐,正如所有事情都有代價。有些病患以機器勉強維持一口氣,又有什麼用呢?躺在病床上依賴儀器生活,得到了生的機會,卻失去了生活的意義各樂趣。 經常聽到科學界正逐漸掌握延緩衰老的方法,試想一個衰老已被消除的世界,試想你和朋友正慶祝95歲生日。人體機能總會在時間流逝中衰退,人人在所難逃。以現時科技看,停止衰老尚無可能,但延緩衰老大概還是有希望。人類的平均壽命在過去一百年已經大幅延長,但這得益於飲食、住房、公共醫療的改善以及一些藥物的作用。若要 進一步延長壽命也許就要靠專門的抗衰老藥物,有些可能已經研發出來了。如果身體的某一部分耗損了,可以將其修復或整個置換。為了實現長壽,DNA 將被優化。再加上抗衰老藥物的作用,滿街都將會是百歲老人。 有科學家進行研究,希望有朝一日可以用現代基因編 輯技術對DNA做出關鍵性微調,幫助有需要的人延長壽命。而這些研究對人類產生深遠的影響。長壽導致社會老化是明顯的問題,還讓已有的社會和經濟問題進一步惡化。如果要長壽得花大價錢,誰會先享受?收入已經是壽命的最佳預測指標之一。窮人無法負擔療程以延長壽命,這可能會加深國家的貧富分化。再者有社會歷練的老闆們可能佔著位子,妨礙下屬的晉升。老年人有可能不再認為自己是老人,始終保持同身體狀態一樣年輕而有活力的精神狀態,讓這個社會更加保守,欠缺生氣。 另一個例子是電子垃圾。隨著電子產品換代加劇和頻繁,有很多人為了趕上潮流不管有沒有這個需要,也要換上一台最新的智能手機。被報廢的各類電腦、手機、家用電器等電子垃圾,增量驚人。自2003年起,中國每年至少報廢500萬台電視機,400萬台電冰箱,500萬台洗衣機,500萬台電腦及上千萬部手機。 當前美國是最大電子垃圾製造國,每年產生300萬噸的電子垃圾,中國則排名第二,每年產生230萬噸電子垃圾。全世界的電子垃圾有80%出口至亞洲,其中有90%進入中國,中國已經成為世界最大的「電子垃圾場」。廣東省汕頭市貴嶼鎮是著名的「電子垃圾之都」,很多年來,電子廢棄物的再利用是當地的一個重要產業。貴嶼只有15萬常住人口,卻是全球最大的廢棄電子產品拆解地。公開數據顯示,汕頭市貴嶼鎮超過80%的家庭直接參與電子垃圾分解,每年分解量超過150萬噸,過程中釋放出的大量有毒氣體和廢物,不僅對大氣和河流造成污染,也給工人和居民的健康帶來極大威脅。...
3月24日,在香港上市的輝山乳業股價跳水式地暴跌85%,市值蒸發322億港元,隨後緊急停牌。 你可能不知的輝山乳業 輝山乳業,曾被看做是財大氣粗的代表,其官方資訊顯示,該公司是中國東北地區最大的奶牛養殖企業,擁有近50萬畝苜蓿草及輔助飼料種植基地、年產50萬噸奶牛專用精飼料加工廠、超過20萬頭純種進口奶牛、82座規模化自營牧場以及6座現代化乳品加工生產基地。 輝山乳業在中國東北地區市場佔有率超過20%,穩踞東北地區液態奶產品市場之首,其中低溫優酪乳市占率為33%,巴氏奶市占率更高達39.5%。輝山目前擁有超過50條生產線,瀋陽、錦州兩座生產基地的液態奶專案,現有62餘個SKU(Stock Keeping Unit,單品項管理),其中包含傑茜牧場系列、鮮博士鮮奶系列、特色優酪乳系列。 金融套路? 在這個資訊化時代,很多高手深居互聯網之中,每每發生大事,我們才能看見他們的大作。這一次同樣,很多人對於輝山股票大跌,拿出很多令人信服的資料和依據,來分析輝山乳業股票大跌的根本原因。 其中甚至有人認為這是如香港股票中一些個案常用獲取收益的「套路」,尤其對比了香港股票「傳奇」——恒發洋參(前海健康)。恒發洋參(前海健康),先利用股票融資,讓股票變成銀紙,接著使股價上漲,並通過配股方式,降低入場成本。之後,再去證券行抵押借錢,讓股票真正地成為真金白銀。即便股票大跌,也可以通過手中的股份低價配售,換回資金。如此一來,股票變成了廢紙一張,遭殃的是小股民,而並不是大股東。 輝山的股票,的確有很多相似之處,即在估價高時,抵押給平安銀行,之後大股東一路增持,但是我們沒有證據證明輝山的大股東楊凱在效仿恒發洋參(前海健康),我們更願意相信,這次突如其來的大跌,是楊凱自己也沒有想到的,而令股票大跌的原因是財務造假。 天堂與地獄只在一念之間 去年12月16日和19日,美國知名做空機構渾水(Muddy Waters)前後發佈兩份做空報告,將輝山乳業稱為「騙子」,稱該公司至少從2014年開始發佈虛假財務報表、誇大其資產價值及負債頗多,因此,該公司估值實際接近零。報告主要內容包括: 一、牧草供應來源欺詐 輝山乳業宣稱其用於奶牛飼養的苜蓿是自產自足,但大量證據表明這是個謊言,這家公司長期從協力廠商供應商手中大量購買苜蓿。 二、資本開支造假 輝山乳業在其奶牛養殖場的資本開支方面存在造假行為,他們誇大了這些養殖場所需的花費,誇大程度約在8.93億到16億元人民幣之間。資本開支造假的主要目的很有可能是為了支援公司收入報表舞弊。 三、董事局主席轉移資產 輝山乳業董事局主席楊凱似乎從公司竊取了至少1.5億元人民幣的資產——實際數字可能更高。當中涉及將一家最少擁有四個乳牛牧場的附屬公司向一位未披露的關聯方轉移。此事未有披露。相信楊凱控制著這家附屬公司及相關牧場。 因此,渾水認為,由於利潤造假、現金流和生物類資產被高估(程度尚不清楚)、以及某些極其可疑的資產帳戶,輝山乳業資產負債表的資產端被嚴重誇大。此外,渾水還稱,即使沒有財務造假,因其杠杆過,高輝山乳業也似乎處於違約邊緣。即使以面值計,該公司的信貸指標也「高得可怕」,公司2016財年的杠杆運用是如此之多,以至於審計師需作出警告意見。 該報告認為,鑒於其認為輝山乳業出具虛假財務報表,故相信該公司下一年(2017年)發生違約風險的概率非常高。有清晰跡象表明輝山乳業正承受巨大的財務壓力,包括其正試圖融資,並已經叫停了一些項目。 港交所中央結算系統(CCASS)資料顯示,輝山乳業在外流通股有相當一部分已經被用作融資質押。有鑑於此,渾水得出結論稱,輝山乳業的股票「基本一文不值」。 財務造假這件事,基本上是坐實了的,因為東北企業財務造假的普遍性,最近都已經被揭露,包括昆明機床財務嚴重造假(其全稱是沈機集團昆明機床股份有限公司)、「造假退市第一股」欣泰電氣、東北特鋼債務違約、獐子島(水產品養殖企業)迷局等等。 財務造假≠產品造假 輝山生產的乳製品,在東北不僅佔據了非常大的市場份額(超過20%),而且口碑也很好。但是,最近有人說,一個企業連財務都能造假,憑這些人的良心,他們的產品也一定是造假了。...
澳門歌手羅嘉豪來澳洲旅遊 大談個人信念如何令夢想成真 採訪/撰文︰顏海倫 圖︰受訪者提供 3月時,澳門唱片公司超級娛樂(SP Entertainment)聯絡《同路人》,指他們其中一個歌手羅嘉豪(Hyper Lo)會於3月尾到4月初來澳洲旅行,於是便促成是次訪問。乍聽是澳門歌手,相信不少讀者腦海會一片空白,更可能會問︰澳門有藝人的嗎?筆者帶着同樣的疑問,採訪Hyper,發掘出他在澳門這片小土地上如何開墾夢想的故事。 被舞台的魔力吸引 「投放歲月 投放我的心血誠意 別人評論我 理想很幼稚 發誓不要做個無夢影子」——《衝線》 2000年,Hyper就讀初中時,獲老師挑選去參加校際戲劇比賽,由那時便開始參與戲劇,之後又在澳門演藝學院學習,隨後接觸到澳門歌手,替他們伴舞,第一場表演便是當大型煙花匯演的舞蹈員。那時開始他被舞台的魔力吸引住,在舞台上能夠看到那麼多觀眾、聽到那麼響亮的掌聲,由此令他喜歡上舞台。後來他參加不同的歌唱比賽,雖然一開始成績不太理想,但他也沒有放棄,不斷的參與。 直至2002年,Hyper參與一個全澳青少年歌唱創作比賽,囊括了三個獎項,包括最佳作曲獎﹑最佳填詞獎和最佳歌曲創作大獎,發現原來自己的創作是受人認同的,所以開始於這方面發展,也是自此為人認識,其後陸續有人找他表演。Hyper說他當時有很多不同的表演,並不是他特別厲害,而是他自己很積極爭取回來,一心抱着賺取更多表演經驗的心態,所以很多時接的表演都是無償的。 參加創作比賽前Hyper全無經驗,筆者好奇這份才能是從哪裏來的,Hyper卻坦言從未學過作曲、作詞,可以說天賦來自家庭或自小的興趣。「真的要感謝爸爸媽媽,他們很喜歡買唱片、聽音樂,自己小時候已經常常聽歌,記得那時很喜歡「對你愛不完」,便將它改寫為粵語歌詞。」他更指自己的記事簿上全都寫滿了歌詞,可能正因如此,慢慢地培養出創作的能力來。至於作曲的過程更是奇妙,他不懂樂器,全憑喉嚨來作曲,有個前輩曾跟他說,人最好的樂器就是自己的喉嚨,所以他一直只是用喉嚨哼出來作曲,現時他有不少自己創作的歌曲。 從無名氏到成立公司 當Hyper還是十多歲時,澳門的娛樂事業非常冷淡,可謂沒有明星可言,即使是為人熟知的肥媽、甄妮也非在澳門本地出道。對於這樣的氛圍,他打算一邊去做,一邊開拓自己的方向,既然前面無人開始,就更無框架規限自己。高三後,Hyper 報考澳門大學教育系的英文專業,原打算做老師,但受同學提醒自己做歌手的夢,意識到如果再晚幾年就年紀不小了。適逢當時台灣的娛樂事業蓬勃,台灣明星和戲劇在港澳地區非常火紅,於是他毅然決定前往台灣。媽媽原本並不放心他去,放手全因他當時說了一句話︰「如果我不去的話會後悔一輩子。」 就這樣他帶着很少路費隻身勇闖寶島,一開始只能接一些散件工作,如做模特兒、臨時演員等,後來著名經理人李烈簽了他,為他安排了正規的戲劇課程,修讀半年,更為他包辦學費,他很感恩,認為這是個寶貴的經驗。在台灣待了兩年後,他便回到澳門。他之後做了兩年的穩定工作,2006年左右,Hyper把工作辭掉,決定再給自己兩年時間,看看可否在娛樂事業上創出一些成績,如果不行,就面對現實,腳踏實地工作。正當那時候,香港有線電視給予他擔正當飲食節目主持的機會,澳門和海外中文電視台也有購買轉播,對他很大幫助。 兩年後,Hyper發現自己還是最愛唱歌,於是在2008年自資成立唱片公司——超級娛樂,為了自己的夢想,他把當主持賺的錢都投放到這間公司上。「你喜歡一件事情,你是無法計較那麼多。」他認為比自己優秀的人更多,與其等人給你機會,不如自己製造機會。2012年公司正式運作,營運至今算有點成就,旗下的藝人在澳門的曝光率是最高的,Hyper個人於2013年進軍香港樂壇。今年1月的澳門樂壇頒獎典禮上,全部歌手都進到男女歌手五強,這對Hyper來說是一項的鼓勵,代表了業界對他們的認同。他又認為,其實能有這樣的發展,也應該多謝澳門政府,因為近十年當澳門的賭博事業穩定後,政府開始重視文創事業,除了給予金錢上的資助,更鼓勵大型公司和協會支持澳門的藝人。 深信吸引力法則 「以澳門明星的身份站上舞台,是我想都沒想過的。」——羅嘉豪 Hyper坦言,作為一名澳門歌手,即使在澳門本地有點名聲,但始終離國際還是有段距離,自己一直以王力宏和羅志祥作為目標,去到今天仍想衝出國際,心態卻是希望宣揚澳門的音樂,他眼見澳門有不少音樂人才,不希望澳門的音樂被視而不見。 回想年少時,自己無經理人,化妝、頭髮造型、穿衣,全都是自己一手包辦,幸好那時一班同學捱義氣肯為他伴舞,但也少不免給一些同行冷言冷語,認為他找了一班人來裝作是大明星,當時的他其實頗為介意,但到了今天,即使是以往曾取笑他的人,現在都有肯定他的成就。Hyper認為很多人在一開始已經打定輸數,認為自己做不到,但他自己就深信吸引力法則,當自己保持正面思想,深信凡事是有可能的,你所相信的就會發生。所以他常常鼓勵自己公司的同事,叫他們設定一個目標給自己,例如是開演唱會,很多時他們會質疑是否真的做到,他就會回應道︰「若你自己都不信會做到,就一定無法實現。」 去年,Hyper與YMCA合作在澳門美高梅(MGM)舉辦分享會,眼見在場的學生受他的說話激勵,他很感動,於是出了一首歌叫《傑作》,收錄在《我們的主題曲》此專輯中,這首歌鼓勵年輕人,人生的傑作並不是以輸贏或成敗來斷定,或許我們很努力也未必有輝煌的成就,但總好過那些空談夢想卻從沒作出行動的人,就如歌詞所言︰「別問結果/暗黑或明亮/斷定成敗不止得一仗/如無能為力擔得起這重傷/別談夢想」,當中是Hyper經歷過追夢過程的艱苦與心酸而得出的看法,他希望能藉着歌曲把正能量帶給人。 SP三子 同行不覺累 「同道行勝過孤身隻影漂泊 陪你闖天高海深風與浪...
香港管弦樂團五月來澳演出 專訪藝術策劃總監林丰 採訪/撰文︰顏海倫 圖︰受訪者提供 香港管弦樂團將於5月前來墨爾本和悉尼演出,《同路人》率先聯繫藝術策劃總監林丰,作深入的採訪。林丰生於香港,曾到海外讀書十多年,醉心於古典音樂,尤其是管弦樂,作為藝術策劃總監前又曾是港樂的註團作曲家。談藝術、談創作的人常常與夢想拉上關係,有時或會脫離現實,但林丰卻主張看夢想之餘,也要看現實條件是否許可,雖然他曾有一段時間是全職作曲家,但卻把目光定睛到擔任藝術行政工作上,現時可說已實現了自己的計劃,把夢想與現實融為一體。這是一個不容易的過程,卻也是一趟高潮迭起、精彩絕倫的旅程。 學音樂的過程 林丰分享他學音樂的過程,指自己在6歲時開始學鋼琴,10歲時在香港演藝學院的初級生課程上學習大提琴班,16歲考完香港中學會考後到了英國讀書,就這樣留了17年,直至三年前才回港。 林丰在讀大學前以拉大提琴為主力,說到真正對作曲有興趣,是大學時開始,到二年級時才花多了時間作曲,後來讀碩士時才真正把自己焦點投放到作曲上。他在大學時讀的是音樂系,沒有選定某一範疇,讀畢碩士後又在薩塞克斯大學(University of Sussex)修讀了以作曲為專業的博士學位,並在2012年畢業。 從拉大提琴到展開作曲之路,林丰笑言全是因為當時的「不安於本份」,他憶述自己拉了好幾年大提琴,和其他人一樣都是拉古典音樂,特別是一些已故的著名作曲家的作品為主,他漸漸開始想尋求新意,在中六、七年級左右便開始拉奏20世紀的作品,到後來上了大學,教授他的老師更讓他涉獵一些在世的當代作曲家的作品,並在過程中看到他的天份,建議他可以嘗試作曲,由此開拓了一場奇妙的創作人之旅。 追求具藝術價值的音樂 管弦樂是林丰創作的主軸,其最重要的作品都被管弦樂團取用,他形容管弦樂獨特的魅力在於,可以展現出很多不同的音色,能發揮的空間大,他自己本身也很喜歡管弦樂。管弦樂屬於藝術性很強、很專門的音樂,並不同於大眾化的流行音樂那麼容易入口,最近在奧斯卡獲得多個獎項的《愛樂之城》(La La Land)中,男主角醉心爵士樂,卻無奈表示它是正在死亡的音樂(Dying Music)。這是夢想和現實中的掙扎,筆者很好奇,林丰會否有同樣的掙扎,他是怎樣看待自己所作的音樂的呢?他回應說,的確有些流行藝術是很容易賣,而有些作品是比較概念性的,但藝術價值卻高得多,這是個人興趣的取捨。他目標很明確,就是想做一些有藝術價值、具創意的音樂,而非商業化的作品,把音樂當成賺錢的工具,更明言對這些不太感興趣。「我想做一些作品,在十五、二十年後回望,自己都會感到自豪的。」 當然,這個取捨是不容易的,當他於2007至2017年這段時間沒有正職,作全職作曲家時,他也有過徬徨,不能預期自己的下一步會怎樣,但林丰仍然保持自己創作的狀態,不斷的作曲。他也很慶幸家庭對他非常支持。他父親是香港前天文台台長,母親曾是中學校長,現為註冊中醫師,哥哥則在美國華盛頓大學任電機工程講師,同時亦是時裝攝影師,又設立工作室助人建立業務。林丰並未如一般人幻想中生於音樂世家,一家人所做的更可謂風牛馬不相及,但家庭的風氣是開放自由的,父母認同興趣比起金錢為本重要,最重要是知道自己做甚麼,對所做的負責,並且不後悔自己的決定。 辭掉工作只為給音樂一個機會 2004至2007年,身處英國的林丰曾在古典音樂出版社「Boosey & Hawkes Music Publishers」工作,主要作一些行政的事務,期間他負責接洽一些世界知名的作曲家,從而接觸他們的音樂,並對古典音樂世界有更多的認識,為他日後在這方面發展奠定基礎。 2007年,林丰辭掉出版社的工作,「當時我並未有甚麼打算,只是想給自己的音樂一個機會。」他說,辭職不到一個月,便獲英國廣播公司(BBC)委約作曲,他需要更多的空間和時間去作曲,便下定決心當全職作曲家。令他意想不到的是,第一首BBC委約曲便是20分鐘的管弦樂作品,這首曲是《解》(Unlocking)。他坦言在當時有人委約他作一首五分鐘的鋼琴獨奏已經很好了,想不到會是那麼長的作品,這無疑是莫大的鼓舞。隔年,林丰再度獲BBC委約,作了一首較短的歌曲《BE》。 2012年對林丰來說是目前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年,那年7月18日,對他人生意義重大的兩件事在同一天發生了,分別是其音樂在倫敦的「逍遙音樂會」(BBC Proms)首演,以及他的博士學位畢業典禮。他憶述,約2010-2011年左右,他接受過某傳媒的訪問,當時被問到自己夢想的成就是甚麼,他想都不用想便說是BBC...